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煤层采空区及采空区积水的存在,对煤层的开采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查明采空积水区对煤矿防灾、治灾方面的意义重大,采用综合性的物探方法进行煤矿采空区及采空区积水探测具有明显优势,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介绍瞬变电磁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综合电法勘探技术用于采空区及采空积水区勘查的应用效果,说明这两种物探方法进行煤矿采空区综合探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矿井地质勘探的槽波地震法的原理,对两种槽波地震法透射波法和反射波法进行了技术分析,简述了槽波地震法的应用。槽波地震法是矿井物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槽波地震勘探可确定煤层地质构造变动或地质异常的位置和规模大小。  相似文献   

3.
王禹 《太原科技》2015,(4):53-55
针对煤矿采空区透水事故频发的问题,采用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分布及其积水情况进行物探。确定瞬变电磁法在正常煤层、采空区和积水区的视电阻值范围,圈定采空区边界及范围效果好,分辨率高,提高了采空区及其积水情况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4.
瞬变电磁法在矿井底板富水性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单侯煤矿为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层底板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底板富水位置和范围比较准确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综合物探在岩溶地区公路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岩溶地区公路勘察中物探技术存在的多解性问题,以贵州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K175 500~K176 600岩溶路段场地为对象,应用地震映像法、地震面波法、三极直流电测深法、高密度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和地质雷达法进行勘察,通过对同一位置不同物探方法解释结果的综合对比分析,采用打分法来判断异常体的性质,提高了物探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图7,表3,参8.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矿井电法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宝泰隆集团一矿为例,探讨了矿井电法在探测煤层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电法是现今在工程勘察中运用广泛的物探方法之一。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异常现象直观等优点,在管线探测、物探找水、岩溶及地质灾害调查等工程物探中已逐渐成为常用的方法。本文中,将运用高密度电法在兰州某场地进行场地地层反演,并运用前期工程勘察手段加以佐证,再一次证明高密度电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石槽村煤矿为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层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线运输已成为油气运输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长输管线的建设施工,但是在管道非开挖工程如盾构、顶管、HDD,仅靠钻探对地质结构的判断是不够的,对断层、变异岩体必须依靠准确精细的物探。本文对现在国内外管线施工中常用工程物探手段进行简要论述。着重论述浅层地震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的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局限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以期对地质条件进行准确解释,为管线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煤层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岩层变形与破坏特征可利用物探方法进行综合测试与判断。淮南潘北矿3煤层距底板灰岩层较近,现场利用底板巷道布置钻孔电法测试系统,根据煤层开采进度进行实时监测,获得了煤层开采过程中底板岩层电阻率值变化过程参数,结合背景值对比分析获得了岩层破坏特征规律认识。结果表明,该工作面3煤层顶分层开采破坏深度为14.5 m左右,其结果动态、可靠。  相似文献   

11.
煤在低温自燃发火过程中的热效应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煤与氧的化学反应热.通过装煤850kg的大型煤低温自燃发火实验台模拟煤自燃过程,根据实验台测定的温度场变化和传热学理论,推导出计算不同温度时松散煤体低温氧化放热强度的热平衡测算法.通过对不同煤样的自燃发火测试,利用该方法推算出不同的煤在相同温度下的放热强度,为煤自燃特性的定量分析及自燃发火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12.
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大型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松散煤体放热强度和耗氧速率,通过测定采空区氧浓度分布状况,推断出采空区漏风强度分布规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结合采空区实际的浮煤厚度、漏风强度和氧浓度的分布,提出了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的计算方法,构建了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的必要条件,根据采空区氧化升温区的宽度和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提出了能引起自烯的最小推进速度计算方法,从而构建自烯危险区域判定的充分条件,采用煤自然发火二维数学模型,推算出实际生产条件下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的最短自然发火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煤田火灾发展过程中地磁异常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根据自燃煤层过火顶板内传热特性建立了多层梯度烧变地质模型,结合烧变围岩热磁性质建立了煤火二维非均质地层磁异常正演模型。模拟了不同条件下煤火地层局部磁异常剖面,分析了顶板岩性、烧变热特性及燃烧煤层深度对地磁异常的影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岩性烧变地层的磁异常差异显著,磁异常强度随自燃中心温度升高非线性增加,而深部煤层燃烧产生磁异常强度远小于浅部煤火。  相似文献   

14.
以煤的着火点、燃尽点、燃烧烈度、平均放热强度和发热量为评价指标,利用TG-DSC分析添加剂Na2Cr2O7和NaClO4对水泥窑用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燃煤添加剂均能改变水泥窑用煤的燃烧特性.两类添加剂的加入降低了水泥窑用煤燃烧的着火点和燃尽点,使其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燃烧,提高煤的燃烧性和燃尽性,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15.
用有限单元法研究回采工作面围岩散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回采工作面围岩温度和围岩散热难以计算的问题,研究了动坐标下的导热微分方程以及该方程的有限单元求解方法和计算式,以FORTRAN语言编制了计算程序并进行了实例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回采工作面的围岩散热。  相似文献   

16.
17.
IntroductionTheluminousflametemperaturedistributionmustbeaccuratelyknownforresearchoncombustionmechanisms,burnout,andpollutioncontrol,andforthedesignandoptimizationofallsortsofcombustionequipment.Moderncomputertomography(CT)technologyprovidesabasisforthemeasurementofthree-dimensionalflametemperaturedistributions.CTtechnology,whichcanmeasurethetemperaturedistributioninsideabody,includesfourmethods:theinterferencemethod,thebeam-deflectionmethod,theabsorptionmethod,andtheemissionmethod.Sincethe…  相似文献   

18.
将煤粉空气两相流在着火前和着火期间基本上仍遵从的射流发展规律作为模型基础,考虑了煤粉颗粒与气相间的速度滑移与温度滑移。气相场按射流规律发展井计及颗粒群对气相温度、速度、浓度变化的影响;颗粒群则按Lagrange处理方法追踪颗粒变化史。模型首次采用了挥发分与环境氧气匹配达着火限方能产生挥发分火焰的概念并取得了与实验现象一致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祥元镁业一期工程煅烧车间以半工业化生产试验结果为设计依据,充分利用通化、白山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回转窑燃料制备系统应用了劣质煤造气技术和混合煤种喷煤技术,实现了成本和发热值缺陷的互补;燃烧器选用五通道气煤烧嘴,实现了气煤同烧供热;原煤干燥选用窑体烘干机,有效回收了回转窑高温段外壳余热。通过新型燃料的探究和合理的设备选型,为煅烧白云石提供了可靠的热源保障,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0.
根据煤氧复合理论,煤自燃是由于煤和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引起煤温度升高达到煤的自燃点而发生的。故煤的氧化放热特性反应了煤自燃能力的强弱。为测定煤的放热能力大小本文设计了煤的氧化升温实验,并采集薛村煤矿2#煤层、4#煤层、6#煤层三组煤样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低温条件下不同温度时煤样对氧气的消耗速率、CO的生成速率及CO2的生成速率进行了测定,并根据其测量值对煤样的放热强度进行了计算,绘制放热强度与温度关系的散点图。然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煤氧化升温过程中放热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在低温阶段临界温度前后煤的放热强度与温度都呈线性关系。在临界温度之前煤的放热强度较低,而达到临界温度后煤的放热强度会急剧增加。研究结果对煤自然发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