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路径,是内外联动、互相呼应的问题。总结了科技强国的文化科技创新之路,分析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探讨了中国文化科技创新的现实路径。分析表明,文化需求与创意引导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支撑文化产业创新。设计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整合与提升。面向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力求进一步将文化科技创新的内在机理研深,将现实路径夯实。  相似文献   

2.
高应 《科技潮》2005,(2):33-33
为把“科技奥运”的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物质技术成果,2002年,北京市政府和奥组委联合制定了“科技奥运建设规划”。此后,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9部委和北京市政府又共同组成了“奥运会科技委员会”,试图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同时使之成为展示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窗口。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首都信息亭是“数字北京,,与“科技奥运”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亭现已被国家奥组委采用、并将作为重要的自动刀良务终端应用于“科技率运”_工业设计作品精选$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相似文献   

5.
《今日科技》2003,(12):46-47
为使科技创新成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主题的有力保障,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 实施“奥运科技行动计划”,总体目标是将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科技含量最高的体育盛会,使北京奥运会同时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和创新实力的窗口和舞台。创造一个清洁、优美,安全、便捷的  相似文献   

6.
于敬 《今日科技》2007,(6):56-57
奥运,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梦想,在2008年它即将变为现实。我们选取科技的角度,是因为“科技奥运”乃“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之根基,人们在看到奥运筹备工作重大进展的同时,更需了解科学技术的支撑魅力。看看为了筹备北京奥运会,全国科技界在近6年里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08,(3):42-44
政府联动市场 食用菌产业注入新活力——市级食用菌产业农村科技协调员资源站成立;“科技奥运与工业设计”论坛举办;通州区表彰农村科技协调员先进典型;昌平区引进农业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于兆杰 《广东科技》2008,(11):60-63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与灵魂。奥运会在我国举办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也深刻影响着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深度与广度。“科技奥运”是北京奥运会的基本理念之一,必将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今后两年崇文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崇文区实施首都“二四八”创新工程、“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及崇文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任务,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政策法规,抓好科技创新与服务,全力打造“崇文科技新经济”,推进崇文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08,(6):70-70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萨马兰奇的一句“北京”,将中国人期盼的奥运梦想变成了现实。如今,七年一过。奥运真的来了。对于发生在家门口的这次特殊奥运,我们该看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看绿色奥运,看科技奥运,看人文奥运!但我要说的是,我们还要看时尚奥运!  相似文献   

11.
科技自立自强是应对“科技脱钩”、抢抓变革先机的战略举措,而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图景认知、测度体系构建是科技自立自强方向锚定与过程优化的基础支撑。从立足中国科技发展现实情境与借鉴世界科技强国经验有机结合的角度出发,回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演绎进程,识别关键要素,提炼出“基-势-度-景”(CGPL)四位一体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图景:以自力更生的自主创新为基石、以攻坚克难的引领创新为位势、以互利共赢的开放创新为气度、以科技支撑的现代化强国为蓝图的科技创新格局。进而构建基于“过程-功能”逻辑框架的科技自立自强测度体系,设计科技自立自强综合指数测算过程及方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理论引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杭州科技》2012,(3):59-59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主抓七件事:1.加强顶层设计.把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作为首都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重点推进文化科技融合等九大工程市财政设立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形成文化、科技并重的“双百亿”投入格局。  相似文献   

13.
日前,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与“科技奥运”相关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20项,经授权专利已逾180项,“科技奥运”正快速提升中国在汽车、信息、环保等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林炜 《今日科技》2006,(6):33-34
工业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椒江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科技兴工“”、科教兴区”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来,椒江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技发展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进步机制已初步形成,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高,但科技创新活动中也还存在创新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产品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但由于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对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要保持科技水平与经济增长同步,…  相似文献   

15.
施岩 《科技智囊》2008,(2):62-66
科技与奥运在精神上相通,在实践中互动。进入信息时代,科技与奥运的关系更加密切,赋予科技奥运新的内涵。“数字奥运”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是“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是“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每届奥运会科技含量的多少,不但是判断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更可体现出承办国家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全省推进自主创新大会精神,精心打造“千亿安庆”、“和谐安庆”、“活力安庆”和文化强市,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引领与支撑。全面增强安庆市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整合科技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贯彻落实全省推进自主创新大会精神,精心打造“千亿安庆”、“和谐安庆”、“活力安庆”和文化强市,离不开自主创新的引领与支撑。全面增强安庆市自主创新能力.关键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并整合科技资源,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彭雨田 《安徽科技》2008,(10):26-27
安庆是中国最早接受现代文明熏陶的城市之一。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安庆科技曾独领风骚、大放光芒!洋务运动后中国第一个军械所在安庆创办、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在安庆制造、中国第一艘机动船在安庆下水……,安庆,为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安庆市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整合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为着力点,精心组织实施创新推动、人才强市战略,重点从“整合科技计划、做大科技项目;整合特色技术、做强特色产业;整合共性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三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力促科技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在当今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的支持,这是科技创新的空间和软环境。它从制度、观念等方面影响着创新的进程。本文简述了再造中国创新文化原由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技奥运战略与环境保护协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奥运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科技创新系统工程,科技奥运创新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是奥运与国家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环境问题是国际奥委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举办奥运会对环境的保护,是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在研究科技奥运由理念到战略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论述北京科技奥运创新战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