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查明武汉过江隧道所经长江区段内地下水流速、流向等水文地质参数,采用单井同位素稀释法代替抽水试验法测试水文地质参数,测试结果表明:江南孔含水层地下水流速下部略大于上部,流向为NE10°;江北孔含水层地下水流速上部大于下部,两者相差较大,与该井洗井情况有关,流向为NE50°.图1,表4,参10.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的多重散射X_α方法,对Cr:Mg_2SiO_4晶体中(CrO_4)~(4-)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络离子的能级结构。计算中对Cr-O距离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纯电动客车自动机械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实现纯电动客车用自动机械变速器(AMT)快速、平顺、准确换挡,以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的纯电动客车为研究平台,分析了无离合器的AMT换挡过程控制方法,研究了电机驱动式AMT执行机构控制方法,开发了纯电动客车适用的无离合器多挡AMT系统.经试验场与北京公交线路上的实际考核表明,所设计的AMT换挡过程控制方法满足实用要求.采用该方式换挡的AMT系统已被小批量应用于纯电动客车和混合动力客车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氮氧同位素示踪的滨州市水体硝酸盐污染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硝酸盐氮氧双同位素技术和同位素混合模型,对滨州市水体硝酸盐的氮氧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硝酸盐污染溯源,确定各污染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分别为0~168.07、0~336.04 mg·L?1,超标率分别为8.70%和27.78%;从河流上游到下游,地表水硝酸盐污染有加重的趋势,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空间变异性较大.地表水和地下水δ(15N-NO3)范围分别为4.02‰~10.10‰、9.07‰~18.75‰,δ(18O-NO3)范围分别为2.24‰~6.14‰、4.93‰~10.64‰;有机肥和污水是本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和81%,其次为含氮化肥,分别占26%和17%。通过定量分析地表水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来源,可以为本地区制定防治水体污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聚苯胺(PANI)是一种导电性良好、光电转化效率高的p型有机半导体.采用旋涂法制备了聚苯胺/氧化铟锡(PANI/ITO)电极,然后通过静电吸附将脲酶(urease)固定在PANI/ITO表面,形成Urease/PANI/ITO复合电极.利用脲酶分解尿素(urea)产生的氨可以改变PANI膜质子化状态,从而影响其光电性能的原理,发展可特异性检测尿素的光电化学(PEC)方法.该方法对尿素的线性检测范围较宽(10-3~10-8mol·L-1),特异性、稳定性和可重现性也较好,可用于人体尿液中尿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针对主要受三氯乙烯(TCE)和二氯乙烯(DCE)污染的地下水,将复合药剂注入地下,在缺氧/厌氧条件下,经30 d的修复,可以使TCE完全去除,同时使DCE浓度降至风险控制值以下.注药前,地下水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高达95.44%.注入复合药剂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至53.45%.同时,具有TCE和DCE降解功能的梭菌属(Clostridium)和毛球菌属(Trichococcus)在复合药剂的刺激下富集,其相对丰度从0分别增加到35.17%和14.00%,成为了新的优势菌属,使受污染的地下水得到有效修复.热图分析表明,复合药剂对TCE和DCE降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分析地下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以间接评估地下水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自旋极化的多重散射X_α方法,对Cr:Mg_2SiO_4晶体中(CrO_4)~4-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络离子的能级结构.计算中对Cr-O距离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反硝化条件下表面活性剂强化苯污染地下水厌氧生物修复的可能性,利用渭河河床沉积物及地下水,构建了厌氧微宇宙系统模拟地下水环境,实验研究了反硝化条件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对苯生物降解的影响及其与硝酸盐之间关系.结果发现,低浓度的LAS对苯降解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该促进作用随LAS的升高而增加,至LAS的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升高则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变为抑制作用.LAS的较优浓度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硝酸盐的较优浓度却不随LAS浓度而变.LAS浓度一定时,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苯降解速率不断增加,至较优浓度后再继续增加,该速率则不增反降.一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对于苯降解速率的增幅而言,也存在LAS的较优浓度.可见,LAS对地下水中苯降解的影响明显,且该影响的性质及强度,不仅受LAS的浓度控制,还与硝酸盐浓度有关.该成果为采用硝酸盐与LAS联合使用的方式强化对苯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C28p- CDR- AE型PC通过定时、移位等方法,对发光二极管进行控制,以显示分相式单相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在特定时刻的电流值、流向及合成磁场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赵新华  王永敏  潘国锋  李艳洁 《科技信息》2011,(10):I0379-I0380
本文介绍了采用同位素测井技术进行地下水流速流向测量系统研制的过程,对测试原理、系统结构、各单元设计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工作可靠,可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自改—1”玉米自交系是由“330×oh43HtHt—早”组合中经多代选株自交而成。“自改—1”自交系既保持了“330”自交系主要优良性状,又克服了“330”的缺点,并提高了抗病能力、缩短了生育期。是一个自身产量高、配合力好、早熟、抗病、抗倒、抗旱性强、农艺性状优良的理想自交系。“自改—1”玉米自交系具有较高的配合力。“自改—1×黄早四”杂交种(原名廊玉2号),已被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冀单15号”。“8112×自改—1”、“1984×自改—1”参加了省区域试验。“自改—1×掖107"、“自改—1×23”等组合在多点试验评比中表现突出。这些组合在生产上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修建水库后水域面积的扩大必然会引起一些气候要素的变化。本文根据岗南、黄壁庄水库地区建库前后多年的降水量统计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法和综合系数法,比较科学地分析了大型水库水体对其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建库使得该地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间苯酚法一般用酮糖和醛糖的定性鉴别。已糖与盐酸共热脱水。生成的羟甲基糖醛与间苯二酚结合成鲜红色化合物。当酮糖基本反应完全时,醛糖仅有千分之几反应。通过间苯二酚用量实验可看出间苯二酚与糖量之比等于1:1时吸光度基本不变。这说明当果糖反应完全后。葡萄糖还很少反应。利用二者的反应速度悬殊,在控制一定反应条件下。可以定量测定果糖。根据上述原理测定了由葡萄糖异构酶产生菌的菌丝体和固定化异构酶所转化的果葡糖浆中果糖含量。并测定了链霉菌发酵液中葡萄糖异构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传统注疏多将"菼,骓也"释读为用实体特征解释实体本身,即以"白色"义训释菼类植物。这种释读过于牵强,通过推断"骓、鵻、萑、蓷"几个字之间的关系,认为这个词条应为"菼,鵻也"。同时,《尔雅》编纂者在编辑这一词条时,混淆了"萑"字所记录的"菼类植物"、"益母草"两个词,训释错误。  相似文献   

15.
用抗促黄体激素(LH)单克隆抗体为试样,进行了叠氮钠(NaN_3)在ELISA检测中影响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活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酶标二抗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ODP底物工作液能将其中的HRP全部失活;而当底物工作液中不舍NaN_3时,含0.02%NaN_3的酶标二抗工作液中的HRP有30%~60%失活。提出在以HRP作为标记酶的ELISA检测所用的部分缓冲液中废止使用NaN_3作为防腐剂。  相似文献   

16.
生态位及其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生态位的涵义及其在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结合我省情况,探讨了生态位的结构及其变量集。并运用生态位原理对我省九个省辖市的生态位进行剖析,揭示出人口激增,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据此,以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为目标,遵循高效、和谐的原则调控生态位,以缩小区域生态势。  相似文献   

17.
 通过Uq(sp(6))的最高权模的自然表示理论,给出了 量子辛型群@(Spq(6))的所有定义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目前在采光屋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C)(Spq(4))经由Uq(sp(4))的Jantzen途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Jantzen由Uq(sl2(C)) 的表示论通过R-矩阵的方法给出了SLq(2)的定义关系式,用Jantzen的方法通过Uq(sp(4))的表示理论实现了(C)(Spq(4))的定义关系式.  相似文献   

20.
柿叶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介绍了柿叶黄酮甙的提取分离方法。即采用70%乙醇为提取剂,以乙酸乙酯为萃取剂进行提取分离可得柿叶黄酮甙。经薄层色谱法、颜色反应法及紫外光谱扫描法进行分析鉴定可知柿叶黄酮甙主要为异槲皮甙(水解为槲皮素)和黄芪甙,并建立了柿叶黄酮甙的定量分析方法。同时还对新采柿叶及存放一段时间的柿叶黄酮含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柿叶黄酮含量不因存放时间延长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