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Fe–Mn–Al–C轻质钢以其优异力学性能和较低密度等优点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热轧态Fe–Mn–Al–C轻质钢的热变形行为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特别是该钢种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对其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动稳定性影响尚不明确。本文探究了Fe–27.34Mn–8.63Al–1.03C轻质钢的热变形行为,运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在900–1150°C温度范围及0.01–5 s?1应变速率范围内进行了热压缩测试。结果表明,热变形过程中试验钢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构建了试验钢本构方程,得出其热变形激活能为422.88 kJ·mol?1;阐明了临界应力σc与峰值应力σp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根据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理清了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的影响,并结合微观组织分析了试验钢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绘制了各变形量下的热加工图,明确了试验钢热变形时失稳区域;基于微观组织和热加工图结果,论述了热变形过程中试验钢发生流动失稳与动态再结晶程度相关性,最终总结出试验钢优化热加工工艺为0.01 s?1低应变速率下于1010–1100°C温度范围内加工。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国家“七五”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大型火电成套设备(材料)专题《工业汽轮机整锻转子用28CrMoNiV钢的研究》课题总结报告的一部分。 课题是以杭汽厂为主,经抚顺钢厂、北京钢研总院、上海材料所等单位共同努力完成的。1990年10月通过部级专家鉴定会鉴定。 本文记述了工业汽轮机整转子用28CrMoNiV钢热加工工艺试验情况。确立了符合国情,在复杂工况下运行的,适用于制造直径900毫米以下工业汽轮机整缎转子用的28CrMoNiV钢冶炼、锻压,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3.
锻造等温淬火对半钢的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1.7%C,1.85%Cr和1.78%Mn的半钢径1150℃-900℃锻造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对半钢材料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锻造等温淬工艺可以改善半钢材料的冲击韧性,从而达到了提高半钢冲击韧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所叙述的纺丝模头所采用的1Cr17Ni2材料是一种高强度耐酸不锈钢,因这种钢的一些特殊性能,对热加工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材料化学成分的调整,选取了几种方案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经硬度检测、金相分析后优化了一组工艺参数,成功完成了大型主关键件纺丝模头的热处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国家“七五”重大技术装备科技攻关项目--大型火电成套设备(材料)专题《工业汽轮机整锻转子用28CrMoNiV钢的研究》课题总结报告的一部分。课题是以杭汽厂为主,经抚顺钢厂、北京钢研总院、上海材料所等单位共同努力完成的,1990年10月通过部级专家鉴定会鉴定。本文了工业汽轮机整转子用28CrMoNiV钢热加工工艺试验情况,确立了符合国情,在复杂工况下运行的,适用于制造直径900毫米以下工业汽轮机整锻转子用的28CrMoNiV钢冶炼、锻压、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EPM处理Q235钢方坯热加工后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电脉冲孕育(EPM)处理和未经处理的Q235钢连铸小方坯热加工后组织及性能的比较,研究了经EPM自理后改善和细化了的凝固组织对热加工后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EPM处理后的Q235钢连铸小方坯铸造。热处理后的组织均匀,比未经处理钢的晶粒更为细小,晶粒尺寸由40μ冯小到20μm;提高了6.9%,值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现场轧制工艺的模拟,借助热加工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变形量。变形温度及变形后的冷却速度,对一般强度船板钢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变形量,降低变形温度,减缓冷却速度可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和珠光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道次压缩试验,对Fe-Mn-C系孪生诱导塑性钢(TWIP钢),在800~1 000℃,应变速率0.01~10.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和降低应变速率均可促进奥氏体发生动态再结晶.根据实验所得流变应力曲线,由热变形方程计算得到了TWIP钢热变形激活能Q=421.37 kJ/mol.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TWIP钢高温变形的热加工方程.采用Z参数预测了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当Z≤9.94×1018时TWIP钢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高温压缩试验研究齿轮钢SAE8620H在950~1100℃、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的高温变形行为.该合金钢的流动应力符合稳态流变特征,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升高以及应变速率降低而减小,其本构方程可以采用双曲正弦方程来描述.基于峰值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相关数据推导出SAE8620H高温变形激活能Q=280359.9 J·mol-1.根据变形量40%和60%下应力构建该齿轮钢的热加工图,通过热加工图中耗散值及流变失稳区确定其热变形工艺参数范围. SAE8620H钢在在变形程度较小时宜选取低的应变速率进行成形,而在变形程度大时则要选取低温低应变速率或者高温高应变速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研究稀土对含砷钢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入手,考察了砷在钢中的行为,证实了添加一定量的稀土是消除热加工过程中砷在表面富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大变形等温压缩试验,研究Cr-Co-Mo-Ni齿轮钢的高温热变形行为和显微组织,分析材料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关系,建立热变形过程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该材料的流变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用双曲正弦函数式可描述其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热变形活化能为487.21kJ·mol-1;热加工图显示的适宜加工区间为温度1000~1100℃,应变速率0.1 ~1s-1.在热模拟试验基础上进行该钢种锻造工艺的有限元模拟,并结合热加工图分析初锻温度和加工道次对于锻件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模锻工艺参数为初锻温度1000~1100℃,锻造道次15次.  相似文献   

12.
郭淑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705-2707
本文结合抚钢生产的小尺寸冷拔材—马氏体气阀钢粗晶、脆断问题现状,着重对气阀钢的成分、相变点、热加工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了工艺标定试验。结果表明:终轧温度对粗晶影响较大,终轧温度≥850℃可保证获得细晶达8 ~10级;严格进行电炉冶炼操作,将钢中Si含量控制在中下线较为有利;避免在临界变形量为7-14%范围内成型,基本上成功解决了气阀钢断口粗晶问题。此外,640~720℃?h,500℃出炉空冷退火处理对原本细化的钢材不会产生粗晶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钢材由于碳化物和氮化物等在晶界的弥散作用,在热加工过程中易出现表面裂纹,导致成材率降低;尤其在高合金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我们以21-4N钢为例,通过宏观和显微分析方法,在微量元素等成分控制和热加工工艺上着手,进行一系列模拟试验,并制定了较为合理的新工艺,在提高高合金钢的成材率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采用恒应变速率凸轮式压缩试验机,测定研究了GCr15、16MnNb钢在两道次变形过程中,热加工道次时间间隔对钢流动应力及道次间软化率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成分(wt%)为1.5%C、1.0%Mn、0.5%Si和0.8%Cr的半钢试样经锻造后正火,再进行等温淬火处理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与直接等温淬火处理铸态试样的组织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冲击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铸态半钢经过锻造、正火后再等温淬火工艺,可破碎连续网状分布的块状共晶组织,提高铸态半钢的冲击韧性与硬度。铸态半钢经过锻造、正火后再等温淬火,其内部析出大量的下贝氏体组织,并含有少量的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6.
轧制理论中对钢在热轧状态下变形情形的研究,通常是在一定的理论条件下进行的.本文从热加工实际出发,对影响钢的热轧变形的一些因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高淬透性的汽车锥板弹簧用Si-Mn-Cr-V-B钢的使用性能。该钢具有高强度、高的屈强比、高的疲劳极限、低的脱碳敏感性、良好的塑性及良好的热加工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汽车锥板弹簧用钢。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耐热马氏体不锈钢0Cr17Ni4Cu4Nb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0Cr17Ni4Cu4Nb钢是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多用作既要求不锈性及耐腐蚀性又要求高强度的轴类等部件,为保证性能要求,对此钢种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合理控制化学成分及调整热处理制度,摸索出热加工性能良好及在480℃时效处理后强度最高等各种工艺参数及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性能水平,满足了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12CrMov钢焊接、热处理的组织变化。12CrlMov钢在各热加工工序中易于获得粒状贝氏体,而且,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以及原始组织对粒状贝氏体的的组织形态有很大影响。以粒状贝氏体为原始组织进行的慢速加热会造成组织遗传。  相似文献   

20.
超低氧车轮钢精炼过程非金属夹杂物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采用LD-LF-VD-CC工艺流程生产超低氧高速车轮钢时,精炼过程中夹杂物的生成与变化.实验在出钢时加入足够的Al进行终脱氧,LF精炼过程采用强脱氧、高碱度和强还原性精炼渣工艺,能使最终铸坯w(T.O)达到7×10-6,获得高洁净度的铸坯;而且在LF精炼过程中,夹杂物完成了Al2O3→MgO·Al2O3→CaO-MgO-Al2O3类复合夹杂物的转变,得到在炼钢温度下呈液态的复合氧化物夹杂,这些液态夹杂物通过碰撞、长大和上浮去除,残留于钢中的氧化物夹杂以较低熔点的CaO-MgO-Al2O3类复合夹杂形态存在,它们在热加工过程中可以发生稍许变形,能有效改善车轮钢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