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2002年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人数大幅攀升,到目前回国人数已突破14万人。占出国留学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国家期待留学人员归国创业。创业园,作为留学人员归国的创业基地,培养了一批批留学人员,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留学生企业。有人这样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对自己的留学生这么优待了,简直像对独生子一样呵护。政府精心栽下梧桐树,等待“凤凰”们栖息。广东省首届“青年回国创业之星”、富通集团董事长马春印说:“企业家是在市场中摔打出来的,靠政府是扶持不成企业家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既要符合市场需求又要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创业者无须报怨,创业就是一种挑战,创业过程本身就意味着艰辛。不可否认,由于国内体制、机制的原因,限制了一些海外留学人员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机制比优惠条件更重要,这也是许多“海归派”共同的心声。“机制不理顺,事业便难有大的发展。”留学归国博士、山东省立医院副院长陈子江如是说。目前国内从政府机构到留学生创业园区,对“海归派”存有的种种误区,阻碍了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的若干意见》,对有意回国工作的留学人员在政策、资金等方面重点倾斜,力争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目前,全国共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区60多个,入团企业近4000家,近两万名留学人员入园创业。随着环境的改善,近几年,学成回国的留学生数量以13%的速度递增,有些地区的增速甚至超过了50%。国家力争在“十五”期间,每年吸引1万名留学生回国创业。针对“海归派”,有人回国创办的事业就红红火火,而有人却一事无成这一现象,一直主管留学生工作的广州市副市长林元和说,这太值得我们思考了,也值得我们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他认为,留学生回国创业,只有高科技是不行的,还要有企业家的素质,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留学生企业要实行国民待遇,留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再次关注这个群体是怎样融入中国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太原科技》2011,(9):107-107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011年8月22日在全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会议上表示,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尹蔚民提出。要以“千人计划”为龙头,鼓励各大国有机构、各类企业和园区拓宽视野、加大投人.面向海内外引进和重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央层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主要是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一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若干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千人计划”是我国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战略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这个战略工程深深吸引了海内外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4.
"千人计划"     
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知识产权战略,核心是人才问题.以留学人才为主体的海外人才是中国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来源之一.2008年12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召开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的意见>,要求分层次组织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在国家重点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中央企业和国有商业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5.
“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小平同志的召唤,党和政府对留学人员制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广阔天地,它激励与吸引着众多中国海外学子,回国服务,报效祖国。上海留学人员嘉定创业园区创建两年多来,现已成为上海地区吸纳留学生企业最多的一个园区。 一、创造条件,为留学生企业发展服务。 上海留学人员嘉定创业园区是由  相似文献   

6.
正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政府的努力,中国从21世纪开始成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和"人才环流"的接纳国。[1]国内目前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高新技术领域的市场空白,以及宽松的创业环境,造就了目前留学归国人员(即通常所说的"海归",下文多数情况下用海归表示)最佳的创业时机。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开始回国在高新技术园区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将他们在海外所学  相似文献   

7.
海外留学人员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他们回国创新创业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以下简称“留创政策”),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主要袁现在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近5年来留学回国的人数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回国的留学人员占留学人员总数的比例仅1/4左右,现行的留创政策还存在不足和改进完善的空间。继续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太原科技》2014,(10):23-23
2015年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近日公布。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围绕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以国际视野引进科技人才、寻求项目合作,引导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参加山西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竞标、产业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和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重点支持范围:一是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支持其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二是支持中央"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在山西省开展合作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三是支持山西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国外著名机构共同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四是围绕产业创新链建设相关工作,支持山西省国家公派、省筹公派回国科研人员利用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开展技术引进、合作研究及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9.
民间的力量     
多年来,中国政府为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制定了多项政策,留学生在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祖国是个大舞台”这一共识,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竞相报效国家,回国创业的留学生排起长队,却苦于无处孵化。管爱国呼吁,各地的创业园要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充分发挥团队作用,横向之间多交流、沟通,把众多留学生凝集在一起,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0.
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留学人员是一笔宝贵的人才资源,鼓励他们回国创新创业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以下简称“留创政策”),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留学回国人员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近5年来留学回国人员数量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强劲的发展,留学生回国创业已成潮流。目前,全国共有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留学生企业近4000家,产值超过100亿元。然而,这支高科技新军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也有不少的隐忧:少数“海龟派”创业不那么顺利,他们创办的一些企业“水土不服”,是什么阻碍了“海龟派”在国内的创业?  相似文献   

12.
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一部分进入跨国公司、国有大型企业或民营企业担任职业经理人:一部分选择创业报国。从整体上看,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有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小,资金短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回国留学生创办的企业一般是留学人员单独创业,以自有资金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大多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小规模企业居多(也有少数已形成相当规模),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资金短缺的特征。二是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13.
赵浚宏 《华东科技》2009,(12):56-59
2009年11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命名暨宣传推进会,”会上宣布,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以及上海高新区内的几家园区等分别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协调小组组长沈红光在会上讲话表示,要突出政策创新、强化政策导向作用,把人才基地建设成为人才特区,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造出成果,出大成果,把上海建设成为海外高层次人才最能发挥作用、最能产生效益的创新创业乐土。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才流失问题的一个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才流失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回国率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海外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国家政策、留学生回国率、留学生回国对国家贡献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并就回国率的优化机制展开讨论.以经济效益最大为出发点,建立模型,讨论实现优化回国率的政策条件,最后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人才流失模型在政策制定上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的战略,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产业急需的海外创新型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期,在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机遇期,广东省出台引进创新科研团队专项计划,填补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紧缺的人才与核心技术的空白。本文作者以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形成创新模式为重要标杆,比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工作的各项要素,通过分析提取弗劳恩霍夫创新模式的成功点与经验做法,探讨与思考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广州闭幕的第八届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适逢“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背景。大量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瞄准了创业的契机,掀起了新一轮回国热潮,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生力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说,近年来高素质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的人数增多,加入外国籍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北京等地部分留学生企业的创业模式,创业特点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总结了留学生企业的五种创业模式、对留学生回国创业所关心的问题以及创业地点选择等方面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进一步搞好留学生企业引进与服务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既不是科技园也不是开发区、高新区,这是以人才优先发展开辟新路的未来科技城。2008年,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产业基地,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选择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与一般的创新创业园区不同,由实力雄厚的央企共同建设的未来科技城,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  相似文献   

19.
动态     
在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整个园区的人均产值达63万元,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回沪创办企业的海外留学生,90%选择张江;截至今年5月,有740余家企业注册浦东软件园,上海市35%软件企业汇聚园区。明年,几代人期盼的“中国芯”就将在张江园区奔腾。到“十五”期末,浦东软件园的总面积将达到45万平方米,集聚2000家软件企业,软件产值达130亿元人民币。迅速腾飞的张江已与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并肩成为  相似文献   

20.
既不是科技园也不是开发区、高新区,这是以人才优先发展开辟新路的未来科技城。2008年,为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产业基地,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作出建设未来科技城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选择北京、天津、武汉、杭州作为先期试点城市。与一般的创新创业园区不同,由实力雄厚的央企共同建设的未来科技城,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发展规划,围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建设伊始就把目标锁定在“具有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