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在小学阶段的低段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后实现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这样一个过程。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开展低段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看待、分析朗读教学的过程,了解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接受力方面的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陈翔高  熊建武 《科技信息》2009,(21):I0246-I0246,I0230
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的职业是“演讲”。既是演讲,就得锤炼自己的语言,用好自己的语言。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个别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正确迅速解题,忽视了课堂语言。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实践效果,就有声语言应达到什么程度,怎样达到这个标准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科技》2006,(20):69-69
眼下正值中小学放暑假,不少商场为招徕更多顾客,纷纷建起诸如“儿童娱乐城”、“游乐大世界”等娱乐性儿童活动设施。由于儿童其自我保护意识差,防火防灾能力低,因此,这类场所的防火要求应十分严格,以让儿童玩得开心,让家长来得放心。  相似文献   

4.
刘婉绵 《科技信息》2012,(3):429-429,424
《课程标准》强调指出:“习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表达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学生对习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进行自由表达。”然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其文中的语言千篇一律,众口一词.词汇贫乏.满腹“大人腔”等现象屡见不鲜,丧失了儿童时代富有的灵性与气息.其独立的个性.思想的灵魂,思维的火花受到了严重的抹杀。因此.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自主表达能力.已成为当前习作教学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5.
实践性课程在幼儿园教师培养中具有重要价值。而实践性课程资源的丰富与适切程度影响实践性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本文试图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性课程资源的内涵、分类、载体、筛选等问题进行研究及理论建构,以期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实践性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谊文解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语文教师,一定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文章的文眼,咀嚼语言、细心体味,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落脚点。如何在解读文本中关注词句。把阅读的触角伸到咀嚼词句的滋味,玩味词句的意蕴,进行情感的熏陶,这也是低段阅读教学亟待加强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认知为依据,概述了目前语言磨蚀的研究,着重分析了语言磨蚀过程中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规律和记忆特点,并讨论得出:在我国这种外语语境下,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是不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8.
情景教学法认为“语言结构”和使用语言的“时空情景”有密切的关联性,注重语言习得与说话时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把所教语言与特定环境中的人联系起来,不强调预设的固定教学目标,不对学生提出统一的教学要求,而是强调学生借着老师的引导,在各种因素的互动中主动地探索和掌握知识。同传统教学法相比,情景教学法除了强调教学生掌握语言结构外,更加注重能力的掌握和在情景中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9.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小学生平时对语言积累得太少,没有足够的“米”,最巧的“媳妇”也难以烧出可口的饭来。长此下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激不起兴趣。要使自己的语言能够不假思索、得心应手,必须对语言文字作千百次地重复,千百次地积累,才能使语言文字的规律、含义、情味等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等到说时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无声语言”和口头言语同时并存。“无声语言”的运用能补充、强化教学信息的传递,影响学生心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无声语言”表达的几个要素,让“无声语言”与口头言语有机结合,共同表达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是高等院校计算机软,硬件及应用专业必修的课程之一,不少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比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要难学得多,作者在本文中就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12.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外语语言教学方法。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准备”阶段是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学生语言运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性等方面。了解“准备”阶段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有助于教师在设计任务时重视“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尽量拓宽学生语言训练之路,要运用多种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要善于发现教材中语言训练的素材,相机诱导学生“说”。在教学实践中,可运用“数诗歌”法、语流变化法、对比法等模式训练学生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14.
《新概念英语》的作者 L.G.Alexander 说:“教师不应当把努力的方向定在供给学生以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而应当定在供给学生以使用语言的能力上。学生是否掌握一种语言最终要靠他使用得如何,而不是知道得多少来进行估量。”又说:“从学习者的观点来看,在语言结构中处理词的技能才是掌握语言的关键。因为在句型中所传达的意义大多取决于词在结构中能否起互相搭配的作用。”我相信很多教师都会同意这种观点,并在教学中也在这样摸索着。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段的写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对低段的写话教学,教师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同时课程标准强调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丹麦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曾说:“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一定是孩子们语言表达得较多的课,也一定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那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并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监控过多,习得不足造成语言能力很弱。通过对习得活动的类型、课堂组织步骤及其与英语学习的相关性浅析,以期把习得活动引人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习得”语言,在潜移默化的语言积累和沉淀过程中增强运用能力,从而改善高分低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周静宜 《科技信息》2009,(8):259-260
真正的儿童绘画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充满着童真和稚气,可以让幼儿发泄感情、缓解紧张、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的“原生态儿童画”。它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保护儿童的原创造就是保护人类的美好未来!本文就如何理解“原生态”儿童画,提倡学校、家庭共同保护孩子思维的创造性,保护孩子的原创造,以期抛砖引玉,旨在希望广大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能走进儿童世界去认识“原生态”儿童画。  相似文献   

19.
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引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情绪,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从而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素质。  相似文献   

20.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许多高校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少教师不能因地制宜组织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程序设计”与“语言知识”二者关系处理不当;“程序设计”教学处理不当,讲解偏重“编程实现”;教学过程未能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思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参与;“调试程序”教学环节处理不当,学生调试程序能力差。本文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法,设计了教法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