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娟 《科技信息》2010,(35):I0235-I0235,I0254
做好翻译的关键在于对两种文化的掌握程度,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商务英语翻译者必须了解掌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商务活动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还是一种文化交流。商务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市场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翻译时也须采用新的策略。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具体影响,并就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是任何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崭新的领域,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以及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本文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入手,提出用语用意义指导翻译,从而实现动态对等翻译.词语,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别和文学翻译三个不同方面的实例,不仅展示了英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也说明了译者对比两种语言和文化进行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肖男  吴丽艳 《科技信息》2009,(5):92-92,97
翻译在促进异民族间的文化对话及译介异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加深了相互了解、又促进了相互尊重和发展。译者既要读懂作者又要理解原作。会其意,表于形。使读者也能够跨越译者直接与作者产生共鸣。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的问世,译者首先要读懂原作者,更要充分地理解原作。既要要经过词语的认真斟酌,又要经历句式的反复推敲。本文以芥川龙之介的《鼻子》的翻译实践为中心,试从阅读原作、句式分析、词语斟酌等三方面浅谈日汉翻译中的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4.
穆志韬  金平 《科技信息》2007,(17):139-140
英汉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色彩词语表达形式及词义的选择,对翻译的影响也有目共睹。本文从文化语境所包含的诸多因素出发,分析阐述了如何进行色彩词语的英汉翻译。从而得出结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原色彩词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与语言个性,充分理解色彩词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意味,尽可能结合原文的文化背景,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语言形式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互相关联,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不同的语言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译者所从事的不仅是语言上的转换,更应是文化信息的传递。译者应分析词语概念意义与社会文化意义的相同性及相异性,理解和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芳 《咸宁学院学报》2013,(10):132-133
文化负载词是指某一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带来诸多问题。关联理论认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译的,因为它所寻求的是最佳关联和足够的语境效果。以莫言小说《丰乳肥臀》英译本为出发点,通过对译本中五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解析,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既要传递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考虑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实现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7.
杨帆  孙燕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0,(27):128-128,130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中文、英文中词语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说明译者只有加强中外文词汇的不对等研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出的内容既能忠于原文,又能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新闻英语中众多的新词汇、多义词、习语、谚语等等,给译者带来了翻译上的困难。新词汇的翻译需要译者根据词的结构和上下文的意思,决定是直译、意译还是音译。多义词词义的确定,要依靠词语出现的上下文语境、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及主题等因素。引申词的词义则要从原词的内在含义出发,根据其上下文、作者的意图及所描写对象的思想来进行分析。习语和谚语的翻译中,可以采用内涵相近的表达、意译或直译,保留原词语的形象说法并加注。  相似文献   

9.
汉语政治词语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发展变化的产物。通过汉语政治词语,人们可以了解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这就需要译者能够将汉语政治词语及时准确地翻译成地道的英语,达到既能实现交流,又能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本文试就汉语政治词语的社会文化特点及其翻译策略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丽萍 《科技信息》2011,(11):I0255-I0255,I0267
本文从语用等效理论角度探究实用文体翻译。语用等效翻译即译者力求译文接近或等于原文的效果,既要注意具有明显民族文化特征词语的翻译,也要注重对“言外之义”的理解与传达。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语言则是将各种文化具体化的一个重要工具。两者密不可分。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者不仅仅是承担者词语的转换工作,还承担着发扬文化,促进双方沟通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跨文化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作用。该文以中日翻译实例为基础,考察了在中日文化翻译中文化输出过程里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2.
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对文学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而根据该理论分析可得出:理解的历史性视文本理解总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的;视域融合是文本视域和理解者视域差异性的相互交融,文学翻译是译者努力实现视域融合的过程;效果历史视理解对象为历史的存在,为同一文学文本重译提供了理论诠释。可见,文学翻译是特定历史背景下译者竭力使理解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汉语色彩词的英译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方面的多个问题,如词汇空缺、词义联想、情感反应、民族心理差异,并通过对涵义最丰富的色彩词:红、黄、绿、蓝、黑、白、灰等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色彩词语翻译的要求,即译者需真切了解源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能把握和细究色彩词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背景、社会风俗、经济体系、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引起了在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词语时,在英语中无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出现文化空缺现象。本文针对文化差异带给翻译的种种不便,要求译者不仅精通原语和译语而且应通晓这两种语言所反应的文化,提出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中国特色文化英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恰当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黎 《科技信息》2012,(13):246-247
首先作者简单介绍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译者的翻译目的,源文本的文本类型,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程度,译者的文化态度和源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地位等等,最后得出结论:译者选择某种翻译策略是建立在一个或者是同时多个因素的基础上的,译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小说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和文化误译总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文化缺省和误译的主要原因除了语言文化本身的特异性和译者文化认知处理方面的局限性之外,主要是译者的单一文化心态,即译者的主体性。从《浮躁》Turbulence英译本误译分析的结果看,地域文化、方言土语、民风民俗等文化翻译的“滞阻点”是“归化”的翻译观,而非文化缺省本身。  相似文献   

17.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红楼梦》死亡委婉语翻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因素——文化取向及翻译目的对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书从解构主义的观点入手,对十七世纪至今流行的一种通畅翻译、透明的译文的归化翻译策略提出了质疑。本文主要从译者的前见、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性别和译者的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入手对译者在翻译中的现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N ida说过:"翻译就是交际",这种交际是译者与原文作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顺应原作者的语言结构和语言语境,又要考虑到译文读者所处的文化语境.事实上,译者很难做到让原文与译文的内容完全对等,当译者在目的语中找不到与原文意思完全对等的词语时,创造性叛逆就帮助译者作出了成功的顺应.本文对新近提出的两个翻译理论"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和"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 L ingu istic Adaptation)"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其运用于实例中,通过分析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的两篇中文译本,作者得出翻译是译者创造性地选择与顺应的过程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文化身份研究是近三十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其主要研究成果,从译者的视角着手,以林语堂的译者文化身份为个案,分析翻译研究中的活动主体译者的杂糅特质,旨在进一步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担当的重要作用,促使翻译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