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极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保护与传承太极拳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通过解读太极拳文化相关信息,分析太极拳文化开发的战略路径,探索太极拳文化产权、人才培养、市场开发、资金保证等相应问题,针对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内容进行相关研究,提出高校太极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建议和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2.
技击是太极拳武术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它的精髓和灵魂。弱化太极拳技击内涵不利于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阻碍了传统太极文化的传承。强化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结合技击文化思想和攻防内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开展校园太极拳教学,是传承太极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谢斌 《科技资讯》2013,(34):225-225
杨式太极拳自创立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杨露禅、杨健侯和杨班侯、杨澄甫和杨少侯祖孙三代的努力下,杨式太极拳已越来越多的被人们认识和喜爱,在当代也不断地得到传承和发展。杨式太极拳也只有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要求,才能不断地发展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陈式太极拳文化意蕴深厚,习练风格独特,攻守技击上乘.明清以来,陈式太极拳薪火相传、延绵不绝,由乡土一隅播迁至世界各地,绘就了绚丽多姿的发展历史画卷.然而,现代市场经济的长足发展解构了陈氏太极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困难重重.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借助多样化的现代社会需求,在现代社会场域中重构与新生,不失为陈氏太极拳谋求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李永彬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2):114-117
从体育运动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出发,阐述音乐对人的运动和心理的影响;通过长拳和太极拳的特征要求比较,分析长拳和太极拳配乐的合理性;从武术的本质和《道德经》的思想核心来探讨,如何灵活运用才能促进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的太极拳运动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太极热".而大众传播媒介正是塑造此热潮的功臣之一.但是,对现代传播媒介与太极拳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内,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文献资料检索表示,近年来,已有体育学者开始进行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运动发展的研究,但是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拟从专题研究入手,探讨大众传播媒介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各个传播媒介的特性和对太极拳发展的影响,较好的掌握传播媒介的传播和促进功能,以便更好地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大众推广.  相似文献   

7.
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是陈式太极拳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文化生态理论为视角对陈式太极拳文化生态系统及其要素构成进行全面审视和深入解读,发掘哺育陈式太极拳生长的独特文化生态环境基因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整合与重建,是陈式太极拳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与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在普通高校的传播有利于其传承和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师生习练太极拳的群体少,积极性不高是目前太极拳在普通高校的传播现状。传播途径单一、传播内容单调枯燥、普通师生对太极拳认同度不高、师资数量及水平是影响其在高校传播的直接原因。而本应当做一门严谨系统学科来发展的太极拳,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却没有给与相一致的学科定位,同时教师以及学生对太极拳在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则是导致太极拳在普通高校传播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政府教育部门的督促协调、校际之间、学校民间的合作交流、专业师资人才培养、高水平太极拳教材体系建设和高校太极拳竞赛体系构建是太极拳突破制约因素,顺利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魏俊清 《科技信息》2007,(28):287-287
太极拳是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它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是以诸多文化为其理论实质。这些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拓延与外放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太极拳的文化实体进行阐释,以求为太极拳与现代体育的同构与整合提供理论参考性。  相似文献   

10.
焦作市要充分发挥太极拳特色资源优势,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注重专业人才引进和研学旅游产品的研发,挖掘太极拳的品牌优势,提升研学基地对访客的吸引力,将优势文化资源和学生素质教育深度有机结合,加强部门联动,不断提升太极拳研学旅游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提高研学基地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其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是以诸多文化为其理论实质.这些文化对现代体育文化的拓延与外放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太极拳的文化实体进行阐释,以求为太极拳与现代体育的同构与整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晓虎 《科技信息》2010,(30):I0262-I0262,I0261
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形载体太极拳因其拥有卓越的健身机理越来越受广大的健身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拳已成为了全民健身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综述法和资料分析法对太极拳的健身机理进行阐释。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解析太极拳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揭示太极拳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锻炼者健康长寿、辅助医疗和保健等独特的健身机理。随着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太极拳的锻炼人群呈现萎缩趋势,本文意义在于通过揭示太极拳健身机理的本质促使更多的人了解太极拳,在从事太极拳健身的同时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太极拳的传播也不例外。研究发现:学校太极拳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动作“体操化”严重,学生兴趣难以持久,专业太极拳教师严重匮乏等现象,学校太极拳教育必须从“国学”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作用和价值,构建一体化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动作犹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柔和缓慢,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些特点与此阶段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不相适应,从而导致中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和没有兴趣。这也是太极拳在中小学开展不畅的主要原因,不利于对太极拳文化的传承。而太极舞是以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为基础,以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具有一定健身价值的运动。它既有太极拳的特点又有舞的韵味,是太极拳和舞的结合体,它为中小学生下一步学习太极拳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解析对太极拳技法的新理解,探讨与思考太极拳技法特点的对立性、统一性又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为更好的弘扬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起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传统武术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遗漏或忽略,以太极拳教学为例,从文化本源切入,将传统文化中相关理论与太极拳运动紧密结合起来,提出太极拳教学按照传统文化理论中事物生成路径来安排教学过程的理念,并论证其具体操作和可行性,以及其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宜昌地区太极拳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在组织、管理及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宜昌地区群众太极拳活动的对策,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太极拳活动的认识,加大对太极拳活动的宣传力度,加强社区指导员和专业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进一步促进宜昌地区太极拳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将2012年《武术竞赛规则》中竞技太极拳规则部分与2009年版本的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新规则的变化特点。论文探讨了竞技太极拳竞赛规则的变化对太极拳技术发展的影响,包括促使竞技太极拳技术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和促进太极拳技术体系不断丰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漆春亭 《科技信息》2007,(34):199-199
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认为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流派,且太极拳最能反映武术的总体特征。并阐述了武术的分类情况,为传统太极拳与现代太极拳的分类解析作了铺垫,从而为在现代社会有针对性、更好地发展太极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在青少年群体中如何普及太极拳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太极拳已被人们誉为“世界第一运动”。为普及太极拳运动,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青少年对太极拳的认识误区、青少年练习太极拳对其身心发展上的益处及终身体育等几个方砸,探讨了在青少年群体中普及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