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海龙 《科技资讯》2023,(18):164-167
基坑开挖引起的沉降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更是工程能否如期结束的关键因素,分析研究基坑竖井及基坑竖井开挖工程中的建筑物沉降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以沈阳地铁三好街站为例,利用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物沉降,得到基坑附近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为今后的暗挖基坑施工提供规律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吴坤标 《科技信息》2013,(6):463-464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施工会对附近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当建筑物距离基坑边缘近,基坑深度大,土层工程性质差,建筑物自身稳定性差时,往往很难控制建筑物的沉降,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土体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技术可以在基坑与建筑物之间的地层形成一道幕墙,减少了基坑开挖施工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天津地铁某车站基坑开挖施工为例,对该项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其可行性及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沈阳地铁中街站实际工程,对浅埋暗挖施工中横通道及导洞开挖、大跨度初支扣拱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列建筑物和管线安全保护措施。对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拱顶下沉、管线沉降及建筑物沉降等指标进行了监控量测。对监测结果的分析表明,采用系列沉降控制措施后,该浅埋暗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各沉降值均控制在了预警值范围内,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采用PBA工法暗挖地铁车站时最优的导洞双向开挖方案.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横通道内小导洞双向开挖的过程,对比研究不同的导洞间开挖错距和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对横通道处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随着开挖错距的增加,地表的最大沉降值在增加,而反弯点距离在逐渐减少,折中考虑15 m是最为合理的导洞开挖错距;横通道内导洞开挖如果存在紧随相邻且相对导洞的情况,会使得横通道处地表沉降值增加,而边导洞支护体系形成越早,会使得反弯点距离减小.结论在多种开挖顺序中,方案(2,4)-(5,7)-(1,3)-(6,8)引起的地表沉降值最小,反弯点距离较小,开挖顺序合理,有利于组织施工,且每一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均匀,是最为合理的开挖顺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在砂性富水地层条件下进行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以杭州地铁5号线江城路站基坑开挖工程为例,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主要是在房屋基础以上的的范围内,超过建筑物基础深度时,继续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不再有明显变化。基坑围护结构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建筑物的沉降控制有利。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建筑密集区深基坑工程和其他类似的地铁车站施工、隧道穿越等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基坑开挖的一般理论计算方法的不足,很多都是利用理想化的模型去简化计算模型,同时没有考虑到降水对基坑变形及其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本文通过一工程实例利用ADINA有限元软件,在考虑基坑降水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开挖施工对基坑变形和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规律,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的计算理论很难对此作出全面、正确的解释.采用工程软件FLAC-2D对北京地区桩-锚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锚杆层数、开挖深度等因素对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影响的一些规律: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5H时,建筑物的沉降量受锚杆层数的影响较大,并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大于1.5H时,建筑物的沉降量受锚杆层数的影响不大.建筑物的沉降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建筑物沉降位移的变化率比较小,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建筑物沉降位移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影响,建筑物的存在也会增加基坑施工的风险,开展基坑与邻近建筑物的相互影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基坑开挖对围护桩位移的影响,然后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与现场监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围护桩刚度、建筑物层数及基坑与建筑物相对位置等参数下基坑与建筑物的相互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围护桩结合锚索支护会显著减小基坑开挖引起的围护桩变形,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基础沉降和水平位移随围护桩刚度的增加变化幅度均在5%以内;建筑物层数每增加5层,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分别增加约8%和10%,靠近建筑物的基坑围护桩水平位移增加约5.5%;在建筑物与基坑的夹角在30°以上时,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基础变形均在2 mm以内,引起的围护桩水平位移均在0.8 mm以内。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叶滔 《科技资讯》2023,(20):146-149
洞桩法(Pile-Beam-Arch method,PBA)暗挖地铁车站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车站施工,竖井施工作为车站施工的首要施工工序,因此竖井的安全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该文以沈阳地铁三号线三好街站竖井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边桩、钢支撑、角撑等支护结构与开挖过程进行简化模拟,研究了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地层水平位移规律。该研究对同类暗挖车站竖井施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基坑工程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影响的问题,应用弹塑性大变形理论对桩-锚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研究了建筑物距基坑8.5、17.0、25.5和34.0 m时,锚杆层数、开挖深度等因素对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5H(H为基坑开挖深度)时,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受锚杆层数的影响较大,并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大于1.5H时,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受锚杆层数的影响不大;一般地,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变形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呈现正-负-正的变化趋势,即出现了倾斜方向的变化;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临界开挖深度时,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变形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1.
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变形是多种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现有的计算理论很难考虑这种多因素的耦合作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大型工程软件FLAC-2D对土钉墙支护形式下基坑开挖引起的近邻建筑物沉降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基坑开挖深度较小时,建筑物的绝对沉降量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接近线性增加,并受建筑物层数的影响较大;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量随建筑物距基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建筑物的倾斜方向随建筑物与基坑距离的增加由背离基坑方向转变为朝向基坑方向等。  相似文献   

12.
谢青  王伟章 《科技资讯》2010,(20):41-41
潮州供水枢纽西溪厂房基坑开挖地质条件差,承压水头高,周边受力情况复杂,是潮州供水枢纽工程一项重大的技术难关。深基坑开挖不仅是对其支护体系的极大考验,而且会导致基坑周边地面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周边建筑物的破坏。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支护体系进行全过程监测,防微度渐,保证厂房深厚软基基坑的开挖施工安全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兰州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咬合桩加钢支撑支护形式,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沉降特性进行研究。采用曲线拟合最小二乘法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基坑临近建筑物沉降不仅符合二次曲线规律,且能更好地符合三次曲线规律。此外还对多次曲线拟合进行了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选择适量的数据和合适的模型对建筑物的沉降进行预测;若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过大,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基坑开挖过程对建筑物的影响,这对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人身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地铁换乘站基坑开挖顺序对基坑阳角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基于昆明地铁文化宫站基坑实测数据,进行了FLAC3D数值仿真。对比深浅区域不同开挖顺序下建筑物沉降及围护墙体变形情况,发现靠近先开挖区域的建筑物沉降测点和墙体变形比后开挖区域的对应变形要大;与先后开挖区域距离相近的建筑物测点,其沉降受开挖顺序影响较小;位于基坑阳角的建筑物的沉降基本上都发生在最初的两个开挖步骤,且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主要与浅层土体的开挖时间有关。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基坑附件建筑物的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形,应用弹塑性大变形理论与有限差分理论,对哈尔滨地区桩-锚支护形式下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边地表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深度、锚杆层数、建筑物距离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变形的量化范围。结果表明,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量与沉降范围随锚杆层数的增加而减小;建筑物的存在不仅增大了地表的沉降量,而且使基坑周围地表的最大沉降区向基坑方向移动;当建筑物与基坑的距离小于1.0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时,建筑物距离对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较明显;基坑开挖对周边地表的影响范围基本在与基坑边缘相距1.5倍基坑设计开挖深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南京某电力项目基坑工程钻孔咬合桩在环形基坑中的施工工艺、受力特点、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变形、周围土体沉降和临近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分析,总结出咬合桩支护在开挖过程中的土体变形特点,说明该支护方式在深环形基坑临近高层建筑物的情况下,能有效控制土体的位移及沉降,从而保证基坑结构及临近高层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昆明某基坑支护工程,采用土钉墙-双排桩联合支护体系的基坑支护方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水平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处土体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基坑周边土体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变形在初期变化较快,锚索施加完成之后,土体变形稳定,最大水平位移接近11 mm;基坑周边土体最大沉降25 mm左右,邻近建筑物处土体最大沉降接近15 mm,差异沉降2 mm,均小于变形预警值,达到基坑支护要求,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溪洛渡水电站导流洞工程规模居世界前列,其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开挖断面尺寸大、工期紧张、施工干扰大,充分利用竖井断面大、作业面宽的特点,采用了类似于洞外边坡开挖支护的方法开挖支护施工,使工期提前1.5个月,实现了竖井开挖快速施工.对右岸导流洞闸门竖井的开挖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总结,可供其他类似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整个竖井石方洞挖方量1255m^3,历时70天。按时完成了开挖任务,开挖后的断面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整个开挖过程保证了施工安全。竖井开挖施工方法:①用钻机在竖井顶部钻出定位孔,钻通后定位孔偏差为16.5cm,满足定位要求要求;②用手持气退钻自下而上开挖出导井,导井直径1.2m;③自上而下按照设计竖井断面逐步开挖成型;开挖石渣料由导井向下,利用先前已开挖成型的隧洞洞身段作为通道,采用装载机装,铲装8t自卸车8t外运。  相似文献   

20.
基坑进行土方开挖时,会引起邻近土体发生地表沉降,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受到威胁.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案是保证深基坑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因此本文运用ADINA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地表沉降情况做了预测,从基坑土方施工的角度,对某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予以协调,保证施工的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