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叫周二毛的传销受害者。通过黄师傅与周二毛接触后才发现,非法传销真正的可怕在于,即使周二毛主动跳离了传销窝点,但他的价值观还是脱离不了非法传销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在这个地方,黄师傅看惯了行业的悲欢离合,但当他又亲眼目睹了一场父亲骗女儿的悲哀传销骗局时,毕竟还是忍不住老泪横流。是什么东西让父亲敢于欺骗亲生女儿,又是什么让女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请听黄师傅婉转道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乡,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今天开讲的是打传,谣言太多,真假难变。信者,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不信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相似文献   

4.
疯狂的手机     
黄师傅的茶馆开在直销省的直销县的直销村,此处直销泛滥,传销不断。 直销村虽然小而偏,但是却不妨碍异人辈出。这不,今天黄师傅就遇到一个卖手机的。卖手机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他竟然卖的是个修都修不好的烂手机;卖烂手机也不要紧,因为也许就有人专拣破烂,但神奇的是他号称要以卖烂手机来创造打破营销界进化论的奇观……[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衮动之灾     
《当代地方科技》2006,(8):50-53
自《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正式高悬于商务部网站上,在中国的各种粤销和传销公司都在思考如何应对,一直饱受非议的“滚动制”却乘机卷土重来,在最敏感时期的中国直销市场上兴风作浪。目前的滚动制以“卖二赠一”的模式现身炒作,乒圣与其它直销制度嫁接,演化出各种变种,但其带来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却是直销界所始料不及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盘点     
事件直销法规千呼万唤终出台,将于12月1日实施9月2日,国务院终于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将于12月1日实施,而《禁止传销条例》则提前在11月1日实施。根据国家的申报批准程序,估计要到明年初,首批获得“牌照”的直销企业才能在华开展业务。据悉,国家这次制定出台该条例的目的在于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同时履行入世承诺。新规首次对直销与传销或变相传销做了明确区分:传销一般以购买产品或资金形式收取“入门费”;通过多个“上线人员”与“下线人员”之  相似文献   

7.
直销立法对非法传销的组织和行为有多大杀伤力和遏止力,目前看来仍是有待观察。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做传销,显然是累积原始资本或者改变企业经营面貌的一条出路。因此即使在立法和执法的双重压力下,仍然会有人冒险来做传销。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中国直销》杂志的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直销员,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在谈论关于“传销罪”的事。由于之前国务院已经颁发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所以现在突然要在《刑法》中增加“传销罪”,令大家比较困惑,急切地想弄清楚这件事的始末?对直销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颁布之后,中国直销业已经进入一个法制化的规范时代。在此,我们特别推出一份以《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相关规定为法律准绳的0PP标准版本,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直销人的业务开展需要。我们希望此文能够协助广大直销人从旧的多层次痕迹明显的0PP模式中走出来,以健康、合法、正确、充满激情的业务说明会来彰显自己在新直销形势下的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冯宗智 《科技智囊》2004,(10):32-36
就像谁也不能回答“安利做的是什么”一样,什么是“多层次直销”?什么是“传销”?在基本概念上需要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2):90-92
No.1 Japan Life:中国直销从偷渡开始 随着直销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腾飞,特别是日本的企业开始向外输出直销后,在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一家卖磁性保健床垫的Japan Life公司以高于日本三倍的价格在深圳开始以传销制度销售床垫,标志着传销正式登陆我国。  相似文献   

12.
入秋的9月,对中国直销界来说,是一个收获的季节。9月2日,苦盼了近8年的直销法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由国务院授权新华社正式向外公布。中国的直销从业人员和直销企业,在经过苦苦守候、望眼欲穿的等待之后,终于看到了中国直销业的再次春暖花开。  相似文献   

13.
在没有正式的立法前,关于直销和传销的区别讨论已经很多,但都还没有系统的讲解和宣传,更不可能有定论,即使是在《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出台后,直销和传销的争议也一直在进行。《中国直销》切入这一行业,即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既要为直销业的健康发展正本清源,也要为指出传销危害性,帮助更多民众区别二者而努力。  相似文献   

14.
投诉     
辽宁丹东 本溪中绿(四川达县 廖女士投诉) 今年春节后,邻居说她在辽宁丹东的生意做得比较火,并且有点忙不过来,邀请我去帮她。谁知过来后她让我加入什么“本溪中绿公司”做“直销”行业。我以前做过这所谓的直销,知道这个“中绿公司”应该是个变相的传销组织。据邻居所说中绿在这里发展也有不短时间了,很奇怪为什么当地的工商局不依法整顿他们,我是看清楚他们在干嘛了,  相似文献   

15.
表面看,直销立法,已不见传销的踪迹,而事实上,开放直销,就是恢复中国1998年被禁止的传销,换句话说,此次直销立法实质意味着对传销的重新定义和合法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是给以前统称意义上的“传销”平反昭雪。 因此,直销立法可以改变人们对传销一词的根本看法,随着往后媒体正面宣传的增多,“传销”的名声自然会得以改观,人们不会再“谈传色变”,整个社会也不会将传销打入“冷宫”。  相似文献   

16.
说起直销来,我们差不多都要联系起传销。只因为直销和传销有着很深的渊源…… 这些日子,关于“扫荡”传销和治理直销的报道很多。而再过一个月,就是中国加入WTO的最后日子。有人说,这是放开前的肃清,是迎接前的打扫。 整顿风起 2001年8月17日,《经济半小时》以“坑人的传销”、“要命的传销”、“传销为何屡禁不止”为主题作了系列报道,提出,非法传销在全国许多地方死灰复燃。8月26日,又报道“公安部人士称非法传销是经济邪教”。 2001年9月4日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7.
传销,这个曾经造成深重社会危机的非法经营行为,在国家的严厉打击之下沉寂一段时间后,如今又在直销立法出台的前夕,死而不僵地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萁隐蔽性和反侦察性均大大增强,成为一种新式传销、直接危及到了民族经济和民族道德。为此,本文作者分析了新式传销的特点及危害,呼吁构建直销立法体系,完善打击传销的政策,提出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打击传销方针,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2004年7月被国务院领导批示。  相似文献   

18.
从第一次接触到直销这种商业模式起,张小伟就一直对直销有着理智而准确的认识。1997年,正值那场传销风暴的高峰期,张小伟在朋友的怂恿下加入一家销售摇摆机的传销公司。出于对新生事物的求知欲,张小伟付出极大的热情去了解它,在了解了直销文化和直销精神后,他很是看好这种商业模式的前景,随即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在这个事业中。虽然他的热诚和努力最终化为黄梁一梦,但他并没有对直销从此灰心丧气,而且这段经历对他来说,并不是像竹篮打水一场空般的没有半分收获,“直销在国外已经被证实了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在中国只是由于操作不正确,让它暂时误入迷途。有了这段经历,我更坚信自己当初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中国直销》杂志编辑的同志们,你们好!我是一名刚加入直销行业不久的直销员,随着国家立法将传销罪列入刑法,直销牌照的发放,直销管理条例的颁布,中国的直销行业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发展趋势良好。我才下定决心加入了直销员行列。  相似文献   

20.
在长期的直销采访中,我们常常惊诧于大量直销人对行业的陌生程度;同时,我们也总是听到一些行业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做直销啊,真的是越做越明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多是糊里糊涂的,做到后来,才越来越明白这个行业的一些真正概念。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明明白白地做呢?仔细想来,其根源在于直销行业在中国的低透明度、长期的灰色运作,以及来自传销时代的不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