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等模数以下滚刀齿形的全齿面以及齿顶和齿底圆弧要求一次铲磨形成,铲磨砂轮截形需要精确计算.分析滚刀径向铲磨运动,以整体精确铲磨出滚刀设计齿形为目标,依据齿面啮合原理,建立滚刀铲磨砂轮廓形的数学模型.再由砂轮截面廓形及铲磨时砂轮与滚刀的啮合条件,建立滚刀实际铲背曲面模型,并给出滚刀重磨后齿形与理想齿形的偏差计算方法.对一种直槽零前角剃前滚刀、一种螺旋槽零前角圆弧滚刀进行铲背砂轮截形及滚刀重磨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精确、有效.可用于计算滚刀径向铲磨砂轮数控修整的时砂轮截形和确定滚刀铲磨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啮合原理使用微机对蜗轮滚刀的精加工工序——铲磨进行模似计算,分析结果认为:当前蜗轮滚刀齿侧面的铲磨工艺由于砂轮的曲率半径较大,造成干涉,使滚刀齿侧面产生畸变。从而使大前角蜗轮刀的刃形产生原理误差,建议采用指状砂轮径向铲磨工艺与直接测量刀具切削刃形精度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该思想适用于法向直廊蜗轮滚刀及齿轮滚刀的径向铲磨工艺。  相似文献   

3.
铲磨加工是制造齿轮滚刀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因此铲磨加工必须使切削刃在设计所要求的滚刀基础蜗杆表面上的位置保持高度精确。而且在重磨前后仍保持其位置不变。这是对齿轮滚刀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主要从制造方法下手研究,也就是从制造滚刀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铲磨加工入手,分析研究铲磨加工中各工艺参数对齿轮滚刀的精度及精度寿命的影响规律。也就是设法解决滚刀的重磨长度,让它用到报废之前都能保持原来的精度。本课题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尖齿刮削刀盘对弧齿锥齿轮硬齿面进行刮削加工时,刀盘切削刃采用斜角直线造形法,切削刃较大刀具造形误差和重磨误差较大。充分分析各种参数对刀具造形误差和重磨误差的影响,合理选取刀具参数,是促进硬齿面刮削加工工艺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优化尖齿刮削刀盘造形的方法,并对影响刀盘造形误差和重磨误差的参数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选取造形参数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铲磨滚刀时,滚刀和砂轮的相对运动关系出发,应用“共轭曲面原理”推导出计算r(?)0°的滚刀铲磨砂轮的廓形所需公式。只要给出切削刃方程,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齿轮滚刀,蜗轮滚刀和花键滚刀等,均可使用本公式,这对于某些很难写出侧铲面方程的滚刀(如r(?)0°的滾刀)就显得极为方便。文中最后给出了常用滚刀的切削刃方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渐开线齿轮滚刀的铲磨问题。严格地说,渐开线齿轮滚刀的基本蜗杆曲面应是渐开线螺旋面,其轴断面内的截线是一条中凸的曲线。但是这种螺旋面不可能用现有的铲齿机床加工出来,所以工程上常用轴断面截线为直母线的螺旋面来代替。在铲齿工序中,铲刀刃口具有一个径向运动,同时毛坯和铲刀作相对螺旋运动切出螺旋面.而在铲磨中,刀齿侧面为砂轮的包络曲面,这是两种工序的基本区别。本文证明了在铲磨中不可能获得准确的螺旋面.因为在铲磨情况下,标准后隙面的共轭曲面为一柱面,不可能用一个回转的砂轮曲面来代替.所以铲磨加工只能得到近似的曲面。毫无疑问,影响铲磨误差的主要因素在于砂轮与滚刀之间的接触线的位置和形状。这一因素中的最佳状况为,接触线位于后隙面上的水平直母线附近。这一直母线也即铲齿时的铲刀片刃口直线。于是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找到砂轮轴线在空间的最佳位置以满足这一条件。设想一个单叶双曲面和滚刀螺旋面相交,交线之一为公共直母线。一般地说,两曲面之间必存在有另一交线。两交线之间为两个曲面的干涉区。改变单叶双曲面轴线的空间位置并调整其参数,可以使干涉区减为最小。当干涉区域缩到足够小时,这两个曲面可以认为是近似地沿直母线相切,这样最佳砂轮轴线位置就可以确定了。与铲磨精度有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滚刀后隙面上的包络区和成形区的分界。在铲磨中,砂轮的径向运动常受到限制,这是因为当其运动到某一位置时,在砂轮外圆和第二刀齿刃口之间会发生干涉。这一位置是砂轮运动的最终位置。这时,留在滚刀后隙面上的剩余区域是成形区。成形区保留了砂轮原有的形状,所以完全失去了所需的精度。就这一问题,本文也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齿轮加工中的齿轮滚刀造成所加工齿轮副接触精度较低,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问题,经过对滚刀齿廓的造型工艺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使用新型刀具材料,采用铲削工艺来取代一直沿用的铲磨工艺可对齿轮滚刀进行精加工,从而使齿轮滚刀的设计方法和加工方法在造型原理上相一致,以达到提高齿轮滚刀制造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齿轮加工中的齿轮滚刀造成所加工齿轮副接触精度较低,直接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平稳性问题,经过对滚刀齿廓的造型工艺出现的偏差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了使用新型刀具材料,采用铲削工艺来取代一直沿用的铲磨工艺可对齿轮滚刀进行精加工,从而使齿轮滚刀的设计方法和加工方法在造型原理上相一致,以达到提高齿轮滚刀制造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用于加工硬齿面齿轮的新型液刀.此种滚刀精度高、结构简单、刀片更换方便、成本低.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焊接式滚刀易崩刃、曲线刃形加工难且精度难于保证、重磨后精度下降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本滚刀结构合理、可行.便于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轮齿的切成原理解决了负压力角的擒纵轮齿廓的等齿距铲磨滚刀的齿形设计问题,从而可大大提高滚刀的使用寿命,节省滚刀制作时间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谐波齿轮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适应双圆弧谐波刚轮的刮齿加工原理和刀具设计方法 .根据包络理论求解谐波刚轮共轭齿廓,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通过构建刮齿加工坐标系和前刀面坐标系求解刮齿刀具共轭面和前刀面模型,并用NURBS曲面拟合;根据牛顿迭代法求解前刀面与共轭面交点获取切削刃数据,导入CAD软件建立刮齿刀具数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国内小批量生产大、中模数硬齿面齿轮加工的需要,首次提出两圈完整齿刮削滚刀新结构.对这种结构的合理性、新形式焊接刀排机夹结构的可靠性、硬质合金牌号选择以及滚刀齿形设计和制造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最后将M6滚刀的切齿试验结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弧齿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刮削加工工艺中,刮削刀盘需要采用大的负前角和大的负刃倾角,已有的“斜角直线造形法”为解决刀具的强度和易崩刃问题,要求刀具的负刃倾角的绝对值要尽可能大,而此时造形误差又有较大的增加,本文提出“斜角圆弧造形法”既保留了斜角切削刮削刀刃强度好和抗冲击性能好的优点,同时又使造形误差大大减小,抗崩刃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4.
圆柱形球头立铣刀是一种高效刀具。本文推导出球头立铣刀周齿螺旋面、S刃前刀面的数学模型,S刃的方程式以及刃磨S刃时运动参数的关系,并初步探讨了周齿螺旋面与S刃前面的光滑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负前角硬质合金齿轮滚刀具有曲线刀刃,提高其齿形精度保持性比具有直线刀刃的普通齿轮滚刀更复杂、更困难。针对负前角硬质合金齿轮滚刀齿侧面铲磨畸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使用新型凸轮曲线的变K值铲磨工艺,并优化设计了相应的新型变K值凸轮,在生产中进行了实验验证。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精度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提出滚刀切制蜗轮过渡曲面的概念,建立了相应的求解尖点解的条件,结果表明,刃形上满足尖点解的点为滚刀与蜗轮之间的啮合点,否则为干涉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圆磨齿轮滚刀的优化造形法.该方法使圆磨滚刀的造形精度得到明显提高。改变了造形误差随滚刀模数、前角和螺旋升角的传统变化关系。为发展大模数、正前角、多头和小直径精切圆磨齿轮滚刀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运动关系简明、刃磨加工调整参数较少的球头立铣刀前刀面加工数学模型,同时对球头立铣刀前刀面刃磨参数进行优化,保证了球刃前刀面与周刃前刀面的光滑连接和良好的“S”形刃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