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韶华 《甘肃科技》2009,25(10):114-115
分析了隧道施工中岩爆形成机理,归纳了产生岩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岩爆防治措施,为隧道施工中岩爆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维锋 《海峡科学》2012,(5):21-24,29
通过对京福高铁北武夷山隧道岩层应力和结构分析,结合以往岩爆理论和控制经验,对隧道实际开挖时岩爆发生情况,制定隧道岩爆的预防和施工措施,在开挖过程中逐步修正,保证了隧道开挖时岩爆的预防和安全控制,满足了隧道开挖支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岩爆危害,根据以往工程经验,为避免岩爆的危害均采取在开挖后及时对洞壁进行锚杆支护、喷混凝土/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架立钢拱架等措施,但这些措施都是在岩爆开挖后进行的,其施作过程中有冒岩爆突发的风险,而且还会由于支护不及时或施工质量问题等原因仍会发生洞室的大规模应力型塌方。以锦屏二级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重点探讨了钻爆法施工主动防治岩爆的工程措施,以企指导引水隧洞的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秦岭隧道Ⅱ线平导开挖过程中岩爆发生的地质条件、岩爆特点和破坏机制分析,总结出了在开挖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措施,为岩爆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乐西高速大凉山2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对大凉山地区深埋高地应力公路隧道岩爆机理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从深埋隧道岩爆孕育力学角度出发,结合能量及应力条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NX分别建立隧道在不同埋深、进深及断面形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围岩应力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力学角度来看,岩爆的孕育过程是由弹性转换为塑性,并发生在塑性岩体中,周围弹性岩体负责为其提供能量,围岩储存的能量和开挖导致的应力集中分别是岩爆发生的根本条件和触发条件;隧道埋深、进深以及断面形状是影响隧道岩爆的重要因素,其中埋深对其影响最为明显,围岩最大主应力与隧道埋深、开挖进深及断面大小呈正相关性;隧道埋深在600 m左右时,围岩最大主应力达到45.90 MPa。根据强度应力比法,结合施工钻孔取芯参数,最终结果表明大凉山隧道属于极高地应力区,具有发生岩爆的风险,施工时应当采取相关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陆春昌 《科技信息》2012,(32):I0181-I0181
本文阐述云雾山隧道岩爆特征:硬质石英岩的现象。综合岩爆治理措施与安全施工防护体系,重点突出了高地应力岩层隧道施工的预防对策实施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地下工程硐室开挖施工中常见的一类动力失稳地质现象。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为背景,通过对2#竖井工程施工过程中岩爆进行综合调查与理论分析,采用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预报技术进行了综合预测和分析,得出岩爆发生时的声发射特征与动态演化规律,并提出岩爆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了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8.
福建某隧道岩爆工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扬洪 《广东科技》2008,(20):90-92
本文根据福建某隧道施工中发生的岩爆,通过现场地质观测资料,具体地分析了其形成的规模、位置、诱发因素以及地质条件,从地质工程的角度,对岩爆发生地段隧道的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地应力特征以及地下水情况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岩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岩爆是地下洞室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地质灾害之一,通过锦屏二级水电站探洞内出现的岩爆现象和发生岩爆的地质条件分析研究,采用弹性理论和点荷载强度等方法预测长隧洞的地应力及岩爆,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桑珠岭隧道是拉萨-林芝铁路的控制性工程,工程区地质条件复杂,面临着深埋隧道高地应力灾害问题。因此,对其展开初始地应力场分析为保障隧道安全施工及优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勘察工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工程区地质资料,利用工程类比法和Anderson理论估算了隧址区主应力方向与量值范围;结合现场地应力实测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隧道工程区地应力场的三维反演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测点地应力反演值与实测值在量值与方向上存在较好拟合关系;且同区域构造背景相一致,说明计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最后,通过分析桑珠岭隧道沿轴向的地应力分布规律,对隧道沿线的易发岩爆段及岩爆等级进行了初步预测,为后期隧道开挖及支护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就在采矿、掘进等岩土工程活动中诱发冲击地压特点及其破坏特征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而可行的防治冲击地压成灾的卸压洞法。同时又从岩石力学系统稳定性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该法从本质上是在矿山采掘活动中以人为定点开挖卸压洞来弱化煤体,使由采掘诱发的冲击地压在预定点发生,释放其周围系统中的大部分能量.。即在人为预定点放灾而达到控制或防治冲击地压灾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及煤岩实验分析,较详细地介绍了城子矿—250米水平八层煤西巷呆滞煤柱开采可行性。该煤柱尚有一定的流变现象,但其四周存在着较高的应力集中地段,它是冲击地压显现的危险区域,在回采中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城子矿—250m水平孤老煤柱安全采出的实践,论述了防治冲击地压措施中的几个问题。其中,主要有合理选择、开拓布署、超前卸压爆破、卸压钻孔及避峰送巷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地综述了十年来,我国煤矿冲击地压显现的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对冲击地压问题今后值得重视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隧道岩溶、断裂带等高压涌水是隧道修建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隧道突涌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成为影响隧道施工和安全的主要障碍。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所穿越暗河、溶洞、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高压突涌水地段,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正在施工的齐岳山隧道F11断层破碎带,水压高、水量大、地质条件复杂,成为唯一制约全线的主要技术难题。以平导F11断层的注浆施工治水防坍为实例,介绍F11高水压断裂带治水防坍新方案、新工艺及效果检查新方法等,为以后类似工程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造形迹分析,岩移观测、巷道变形调查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获得的大量资料分析,说明陶庄煤矿存在着现今构造应力场,冲击地压显现与水平构造应力作用密切相关。在采掘工程实施中,对此予以采取控制措施已是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坂山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工艺设计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道227线控制工程大坂山隧道病害检测基础上,综合考虑高寒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原隧道施工工艺、施工工法、运营养护等人为因素,分析了渗漏水、衬砌裂缝、低温冻融、混凝土材料劣化等病害演化过程,以及各种不良因素在高寒隧道病害演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在病害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大坂山高寒隧道渗漏水、保温、衬砌加固等病害处治的基本原则、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后续类似高寒隧道和寒区隧道的病害处治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常家山隧道的地质病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常家山隧道综合勘察资料的分析,详述了隧道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施工中遇见的地质灾害。该区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的地质病害包括采空区、突水涌水、有害气体、出口端滑坡,由于区内存在的各种地质灾害会影响到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安全施工,因此必须对这些地质灾害进行治理,针对灾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公路隧道防渗漏质量控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控制公路隧道的渗漏,结合工程实践研究了公路隧道的防渗漏问题,提出防渗漏工作应贯穿于隧道施工全过程的思路。给出施工过程中防渗漏环节的质量控制方法,重点介绍CPE防水板、排水管、纵向排水盲沟的施工要点及高抗渗耐蚀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公路隧道的防渗漏工作,应该向前扩展至铺设防水层之前的开挖和初期支护阶段,向后延伸至二次衬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