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安方言动词的完成体和已然体,同普通话相比,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完成体和已然体两个方面描述它们的异同。在动词的完成体方面,普通话的“了1”可以表示动作的发生、完成,也可以表示动作产生的某种结果,吉安方言中用“哩”和“【pu】”来表示这两种情况,同时,“【pu】”除了表示动作的结果以外,还表示说话者对说话内容的强调。在动词的已然体方面,普通话的“了2”,吉安方言用“哩”表示,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了1”和“了2”同时出现的句子当中。  相似文献   

2.
曲靖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与普通话同出一源,一致性较强,但其动词体的表示法与普通话相比有很大区别。按照语法意义、语法形式的差别可以把曲靖方言动词的体分为十二类。曲靖方言动词的体标记大多是用虚化或半虚化的助词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助词“着”与谓词性成分结合,在普通话中主要用于表示“进行/持续”。西南官话荔浦方言的“着”既可以用来表示“完成”,也可以表示“经历”等“体”意义。在西南、江淮官话,吴语,湘语,闽语等汉语南方方言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用“着”表示“完成”的比较多见,而同一方言点中“着”既表“完成”又表“经历”的则比较少见。“着”的特殊表“体”功能总体看来,其地域分布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省潍坊地区的方言中,“着”的用法跟普通话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特殊用法表现在,“着”可以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动作的可能;也可以附加在重叠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后边表示状态等。潍坊方言中“着”的分布很广泛,使用频率也相当高。本文以“着”的句法分布为线索,探讨“着”所出现的语义环境,继而概括“着”的语法意义,并讨论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6.
在和顺方言中,助词"哩"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相当高.结构助词"哩"兼具普通话中三个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作用;动态助词"哩"与普通话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的"着"用法相同,同时动态助词"哩"还具有指明动作或事件在过去发生的作用,这一作用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的"相同;另外"哩"还可以作为语气助词来使用,可分别表达陈述、疑问、感叹等各种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7.
刘宁生同志说:“‘着’由动词虚化为助词,逐步形成了汉语表示动态的两个语法次范畴: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从历史上看,这两个语法范畴并非同时产生。事实是先有状态持续之‘着’,后有动作进行之‘着’。”“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的区别,在现代汉语的某些方言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吴语,闽语、粤语中,表示状态持续时,用与普通话V着相对应的形式,而表示动作进行时,则用另一助词(粤语)或用副词(吴语、闽语)。”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一定规模的语料的考察分析,可以发现“‘这么’+动词”格式和“‘这么一’+动词”格式既有相同点,更有不同点。“‘这么’+动词”中出现的动词种类多,有心理动词、行为动词、能愿动词,及物动词后面可以带宾语,“‘这么’+动词”可以单独出现,此格式除了表示已然动作、未然动作,还可以表示正在持续的动作。“‘这么一’+动词”中出现的动词少,仅为行为动词和心理动词“害怕、想”,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么一’+动词”不能独立单说,不能表示持续动作,由于“一”的存在,此动作都是已然的。  相似文献   

9.
孝感方言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副词和语气助词.“在“用作语气助词时可以出现在多种句法结构中,表示对动作持续状态的肯定语气,它对应于普通话中表示陈述语气的“呢“,来源于近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在“.  相似文献   

10.
英语动词的“时”有两种,“体”有两种,两者可以互相结合,而通称为完成体的have -en的动词形式,我们名之为式态。英语动词有两个'时',即现在时和过去时。英语动词的体态是表示动作是否以过程呈现的动词语法范畴,它由标记式的进行体和无标记的非进行体组成。式态是表示动作或状态与某一时点是否存在先联关系的动词语法范畴。它包括先联式(prior-connective)和非先联式(non-prior-connective)。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描写了余干方言动词体的分布环境,分析了其语法形式及与此相联系的语法意义。同时,比较并讨论了余干方言和普通话体表现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普通话的进行体一般用时间副词"在、正在"来表示,持续体一般用"着"来表示。玉林方言的进行体主要用动态助词"住(紧)"和时间副词"在"来表示,而持续体则主要用句尾助词"在"来表示。  相似文献   

1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 ,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 ;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 ,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 ,“呀”表示将来的 ,“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14.
浮梁方言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被动标记词的,句法形式与主动句没有区别,我们称为意念上的被动,如“衣裳洗个”。另一类是有被动标记词“来”,我们称为“来”字句,如“我家哩个狗来别人打死个”。本文通过浮梁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来说明“来”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表示过去和完了的词语,同时随着动作、状态的实现与完成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各种各样的陈述语气。下面分析一下汉语的“了”和日语的“タ”在用法上的一些异同,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两国语言间的这一联系,正确地进行翻译。 汉的语态助动词“了”,大致分为两种用法:表示动作的完成,通常以“了_1”表示,“了_1”一般用在其动词后、宾语前;表示事态发生了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用“了_2”表示,用在句末,有一些语法书称其为语气词。  相似文献   

16.
宜昌方言中的体标记主要有“哒、倒、起、着、在、过”等特定形式,可以表示持续、完成、经历、起始、继续、将然、进行等语法意义。宜昌方言中的体标记和其意义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体标记可以表示几种体意义,一种体意义也可以由几个体标记来标示。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玉林话的“在”,除了用作动词、介词和副词之外,还可以用作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也可以表示确定语气。本文全面描述玉林话“在”的各种意义及其具体用法,并对其运用规律作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太谷话里的动态助词“来”“呀”“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谷方言与整个汉语一样,动词没有自身的时的形态和形态变化。汉语中的时态主要是通过用时间词对动词加以限制来表示的}而太谷话里却少见普通话中的时间词,它的时态是靠“来”、“呀”、“的”等助词表示的。太谷语中“来”表示过去时,“呀”表示将来的,“的”表示现在时。  相似文献   

19.
莲花方言的完成体标记有两个,即"呱"和"哩","呱"和"哩"的句法语用功能有同又有异。  相似文献   

20.
一、时和体的基本概念英语动词的“时”(Tense)(也有译为“时制”的)是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的一种语法形式。动词的“体”(Aspect)(也有译为“方式”、“体貌”等)是说明动作在某一时间里进行的方式或情况(正在进行还是已经完成)的语法形式。“时”指明动作或状态是在哪个时间内发生的,而“体”则着重于动作情况的说明,故“时”和“体”是动词的两个不同的语法范畴,不应混为一谈。但“时”和“体”两者都与动作有关,它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时”和“体”常可结合使用,一个“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