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文学教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途径应通过加强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指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背景;利用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等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教学,实则是一个感知语言———再造形象———鉴赏品析的审美过程。本文依据接受美学原理并遵循文学鉴赏的自身规律,从赏析式教学法的角度,就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及点拨引导和启发学生想象、联想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了阐述。肯定并强调只有运用赏析式教学,学生才有可能在切身感受或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领悟到文学形象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学作品的真正魅力。通过教学活动中的鉴赏感悟,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养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进而使学生形成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学鉴赏是实现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人生体验、价值追求的重要手段。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直觉性原则为我们从鉴赏角度理解文本意象的构成、走入作品设置的美的境地,提供了某种启示,并由此形成了文学鉴赏的“格式塔”效应。  相似文献   

4.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要达到“文”与“质”的统一,同时在作品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文”与“情”的统一和“文”与“心”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靳桂玲 《科技信息》2009,(31):146-146
文学鉴赏,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应,得到审美的享受,从而领会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在进行文学鉴赏。  相似文献   

6.
陈巍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54-155
这里所说的鉴赏,主要指文学鉴赏,即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文学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鉴赏主体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生活感受、知识积累和文学修养,发掘、领悟文学作品的内在意韵和艺术表现,在对作品的感知中获得美的享受。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它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能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能提高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诗歌鉴赏既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下面,笔者针对诗歌的特性谈谈诗歌鉴赏中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味”作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鉴赏理论和接受方式,从春秋时期一直沿用至今,这和中国封建士大夫的心理状况、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味”的提倡以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关趣味有关,“味”也经历了从文学的词采关、声韵关走向意蕴关、意境关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文学概论》在整个专业课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指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正确认识、分析、评判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创作和评论能力,为将来更好地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在校学习其他文学课寻得一把科学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同时,古诗也是传承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和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古代诗歌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对文学作品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量的古代诗歌积累。所以,在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教学中,要求教师除了教授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之外,教授的诗歌的内容还要有深度。那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古代诗歌的文本解读能力,掌握诗歌解读方法。教师要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完善的将古诗表达、传授给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诗歌教学中适当运用文学文体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题,深刻体会到英语诗歌之美学价值和文学的无穷魅力。文章拟以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叙事诗《乌鸦》为例来说明在课堂上如何把文体学的分析方法和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之一,在教学中,师生双方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的教学局面。因此,必须抓住课型特点,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勤学巧教,知用并重,才能真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摭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教大专<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针对学情,必须增强现代意识,拓宽宏观视野,使学生爱学;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法,让学生主动、活泼地学;可以采用"线"、"面"、"点"兼顾的教学架构,努力引导探究式学习,使教学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乐学"教育源远流长,它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审美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乐学"教育资源,在教师先进理念的指导下,经过学生的探究创新,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效果将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北山移文》是一篇流传较广的南朝骈文,见诸多种栽籍,但四川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集体编写的《中国文学》本录文却与其它几种常见版本有不同处。择其中几处异文追本溯源,以探讨辨析。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存在的研究。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打交道的智慧、精神、美感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以及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是触及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的教育,它需要施教者与受教者用智慧、精神和美感去浇灌,需要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真情大碰撞。因此,语文教育要紧紧关注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并向着施教者与受教者的智慧、精神和美感世界着意开拓。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在《大学语文》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贯穿以史带文,以文述史,以赏促读,读赏结合,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是文艺理论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50年代苏联文学理论教材对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影响,以及文艺理论工作者如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教材的写作历程的研究,展示了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教材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从中看出我国文艺理论工作者如何一步步从学习模仿到走自己的路的艰难历程,也为今后文艺理论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史的教学、教材编写和研究三之间肛春必然的联系,但又各自属于不同视角的内容。研究更多地注意于学术层面,教材需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篇幅的大小、观点的平衡等等因素,教学则是以教师为主体并可以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行为。教学和教材需要学术研究作为基础,但更要在各个方面涉及到“施”与“受”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美学的统一”是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基本准则。但“历史”的内涵异常丰富,包括各种社会要素,特别是社会心理和流行时尚。用社会学视角全面审视文学研究和教学,是获取特定历史阶段文学创作真实信息的保障;同理,只有把特定的文学作品置于时代发展的横断面上进行整体的社会学分析,才能真正切入作品的历史真实,从而确保美学审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实利主义观念的盛行,图像阅读和娱乐化、低俗化文化思潮的影响,教学方法的陈旧等,致使大学生对古代文学逐渐失去兴趣,以致目前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处于困境。要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就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同时改变以科研为主导的教师评价体系,制定新的评价标准,从制度上给教学以切实的保证和有力的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