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产品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以纺织工业为背景,首先探讨产品结构变化的涵义、重要性及其度量方法;以此为基础,又提出了包含资本投入、劳力投入、产品结构变化和科学技术进步等4项经济增长因素的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测算了一些地区纺织工业发展中上述各项因素(尤其是产品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所超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在广义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已经成为改造传统产业、传统社会的有利工具了。信息技术产业及其衍生产业往往都是具有高知识含量且能实现边际效益递增的产业。信息化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生产工艺、劳动方式等发生重大的变化;信息化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体现在信息化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资源基础,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崛起,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以及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践行科学发展观从持续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目标、落脚于人的全面发展等对经济结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发展不匹配等结构性矛盾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从物质基础、现实抓手和实践手段等层面看,调整经济结构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强有力的现实支撑。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及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并探讨了导致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原因.利用绿色GNP的概念讨论了绿色GNP变化特点以及生态风险的评估方法,该方法对在生态脆弱区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避免生态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淑宏 《科技资讯》2014,(13):230-23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基础就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同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只有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机油较强针对性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朝着更加稳定、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7,(2):325-332
运用区制转换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及对外贸易结构的非线性和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动态关联存在明显的区制转换性和非对称效应.在经济低增长状态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经济高增长状态下,投资消费结构与对外贸易结构变化是造成经济增长剧烈波动的重要根源.在目前低经济增长状态下,政府可以通过提升有效投资、刺激消费、强化民生工程、调整产业结构等改革性措施来维持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自1978年到2002年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方面.经济总量和人均量都有显著的增长,经济结构上出现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本文以经济发展的分析为铺垫.从4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的变迁:人口数量和性别结构的变化;从业人数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中的变化:城乡结构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分解;社会组织结构中城乡居委会和村委会组织的变化、单位组织的松动、社会中介组织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奥肯定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增长越快,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从而减少社会的失业率。我们承认奥肯定律的普遍科学性,但是却在中国出现了失灵。  相似文献   

9.
《科技智囊》2010,(1):8-18
<正>矛盾点:怎样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比重、经济发展动力与制度保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是我们思考经济问题的基本框架。围绕这一框架,不同的国家,处于不同时期,面对特定的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下一年度的总体经济发展思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协整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财政收入的作用主要是长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变化1%,财政收入相应变化约0.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互为双向因果关系,财政收入的快速发展能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的发展定位和科学的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实现的.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定位,对我国城市社区经济规划的依据及原则进行了梳理,探讨了政府在城市社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研究结论显示,城市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的增长,还要注重社会的发展、民生的改善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完善,政府在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上依然是主导者,是宏观调控的角色,推动制度建设,成为决策者、管理者和公共产品资源提供者,政府角色由管理转变为服务,才能推动城市社区经济更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对美国、原苏联、日本、原西德、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从人均GNP200美元、1000美元、2000美元、5000美元到10000美元发展过程中的电力增长情况作概略的分析,并以此人均GNP为参照系,预测我国电力的发展前景。GNP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一国经济水平的标准。人均GNP的增长,足以体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且显示人民的教育水平、生活水准以及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国力的增强,同时也为交通运输、邮电通信、能源供应等公  相似文献   

13.
通过选取我国1990—2006年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数据,检验我国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后,建立了我国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关系模型,量化分析了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是环境质量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环境质量的变化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服务业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质量。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驱动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现实需要,通过构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教育创新共同推进的创新机制,探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居民消费的新变化是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研究居民的消费,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居民消费,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协调发展,进行科学决策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良性循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讨了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特别针对社会阶层这个新概念,进一步解析目前制约消费和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以求获得更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通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根据生态经济原理,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曲线应该是倒U型曲线。老挝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认识到老挝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而提出经济干预老挝环境污染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86年至2013年的28年间,江西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且呈波动现象。其总的状况是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不同步:居民收入的增长比经济增长缓慢。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目标,就要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扩大就业门路,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和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包括动力机制、传递机制和协调机制。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实现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必须建立运行良好、系统完整的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在总结前人对经济增长要素分析折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定量衡量各种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方法,并结合中国的数据,计算了1952-1997年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