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盐度、温度等环境变化对介形类的属种组合、丰度、分异度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地区潍坊北部的GK59孔、GK74孔、GK79孔、GK89孔的介形类样本的实验处理和分析,对以Neomonoceratina delicate,Neomonoceratina dongtaiensis,Pistocythereis bradyformis,Pontocythere spatiosus,Leptocythere ventriclivosa为优势的海相介形类和以Candoniella albicans,Candoniella pellucida,Ilyocypris subbradyi,Ilyocypris subpulchra为优势的淡水介形类进行划分,并与周边已知钻孔进行对比,认为此区域共发育三个海侵层,第Ⅲ海侵层和第Ⅱ海侵层发生在晚更新世,分别对应晚沾化海侵和献县海侵,第Ⅰ海侵层发生在全新世,对应黄骅海侵。并总结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和海侵范围,阐明研究区的沉积环境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
广西浪平地区石炭纪地层出露完整,在黄龙组底部发育一套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为了深入认识核形石的形成环境及地质意义,开展了古生物学、沉积学和岩相学研究.核形石生物碎屑灰岩中虫筳类化石表现出Profusulinella aljutovica-Taitzehoella taitzehoensis extensa带的特征,指示其发育在莫斯科期的初期.本文共识别出4种核形石类型:泥晶核形石、富屑纹层核形石、藻(菌)纹层核形石和复合纹层核形石;以及4种沉积微相:MF1,MF2,MF3和MF4.在莫斯科期初期,海平面开始回升,使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发生变化,为核形石的形成提供了微生物活动基础和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3.
贵州贞丰晚二叠世晚期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贵州贞丰晚二叠世长兴组介形类化石计15属26种(包括新种8个)。这一介形类动物群与北美及我国浙江长兴等地二叠纪地层所产介形类相似,其中二叠纪的特有属种数量丰富、种类繁多。贞丰二叠系与三叠系沉积连续,介形类化石的研究为二叠系与三叠系的界线划分提供了重要的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3种类型浅色层,即沉积时期形成的浅色层、成岩期形成的浅色层、成岩期后(后生)形成的浅色层.并阐明其特征、与成矿的关系,及在找矿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腹足类15属、介形类14种4未定种以及玻屑、微球粒等在江西乐平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中的发现,介形类Langdaia suboblonga和腹足类1新属恙Hindeodus parous同层,同样是三叠系界和早三叠世早期的标志化石。  相似文献   

6.
林又玲  伍耀忠 《河南科学》1992,10(2):192-204
本文介绍了对焦作地区太原组介形类的研究成果,共获24属46种,可分为两个组合.下组合为Cryptobairdia xiaodonggouensis-Lobobairdiaventiconcava—Rectobairdia(L_1-L_5);上组合为Orthobairdia chasae-Amphissites-Discoidella(L_6-L_9)。上、下组合介形类的特征和生活习性均有明显的差异。文章并分析对比了该区太原组介形类、牙形刺及蜓类组合变化的界线和介形类、蜓类、珊瑚、腕足类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的变化趋势及其与太原组沉积期海面变化事件的关系,从而为石炭—二叠系界线的确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泥盆纪牙形石、竹节石分带及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泥盆纪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是研究泥盆纪生物地层较为理想的地区。本区岩相横向变化极为复杂,故地层类型较多。其中有两种重要类型:1.象州型或底栖型——代表富氧、动荡、滨浅海沉积,生物群以底栖动物为主,如珊瑚、苔藓虫、层孔虫、海百合、腕足动物,介形类等。2.南丹型或浮游型——代表缺氧静水海盆沉积,生物群以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8.
该文报道了腹足类15属(包括1新属)、介形类11属14种4未定种以及玻屑、微球粒等在江西乐平地区二叠三叠系(简称“P\T”,下同)界线层中的发现.介形类Langdaiasuboblonga和腹足类1新属与Hindeodusparvus同层,同样是三叠系底界和早三叠世早期的标志化石.  相似文献   

9.
在防御严寒侵袭方面北极熊可谓得到独厚。大自然赋予了它一套既简单又奇妙的热防护系统:即使气温极低,它也能确保严寒不侵入体内。这个系统的基本构造是:一层浅色、透明的外皮,下面是深色的内皮。首先,太阳光可以透过浅色外皮照射到深色的内皮上。在寒冷季节,深色的内皮也能起到吸热器作用,把光能转化成热能。同时,外皮还起到隔热作用,防止体内热量向外散发,和北极熊相比,人类的身体以及住  相似文献   

10.
洞穴石笋沉积纹层的形态组合及其滴水的水动力条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石笋沉积纹层的组合、厚度、粒度和层面构造等,是恢复成笋滴水动态及相关古水文件的物质基础,根据众多大型石笋纵剖面的沉积纹 层的详细观测表明,石笋纹层组合形态,主要有:①平顶(柱)状对称昨纹层;②圆顶锥柱状对称叠复纹层;③尖顶锥状对称叠复纹层;④斜锥(柱)状不对称叠复纹层;⑤缓一平顶凹凸状叠复纹层;⑥其它复合叠加纹层,研究表明,石笋沉积纹层的形成,受洞穴滴水的水量、滴速或滴率、滴落、着落点的集中与分散、饱和度、水动力条件、PH值、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滴水的补给量、着落点的改变,导致在固-水界面的运动状态不同,所形成的滴石类型和石笋沉积纹层组合形态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在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调查采集和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发现并报道了新疆凤尾藓属的两个新疆新记录种:多形凤尾藓(Fissidens diversifolius Mitt.) 和大叶凤尾藓(Fissidens grandifrons Brid.).多形凤尾藓的识别特征为:植物体浅绿色或黄绿色,茎中轴不分化,叶卵形至长椭圆披针形,叶分化边缘局限于叶鞘部或仅见于雌苞叶的鞘部,叶近于全缘,蒴盖圆锥形至短喙状,孢子直径达14~32 μm.大叶凤尾藓识别特征为:植物体较大,棕褐色或深绿色,叶硬而不透明,先端钝至弧形,叶上部厚1~6层细胞,鞘部厚1~4层细胞,无气孔,长柄上具颈卵器.对这2种藓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图示,并对其生境和地理分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几种不同含水率(湿基)的叶丝和未膨胀梗丝的填充值进行了测定,运用计算机和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找出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烟丝含水率对烟丝填充值有很大影响;在不同含水率范围内,烟丝填充值与其含水率(湿基)呈线性关系,且斜率不同;不同部位的叶丝与梗丝的填充值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相似但不雷同。  相似文献   

13.
B D Kuppermann  T Kasamatsu 《Nature》1983,306(5942):465-468
When a kitten is subjected to monocular lid suture early in life, cells in laminae of the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 connected to the sutured eye grow less than normal and cells in those laminae connected to the non-sutured eye grow more than normal. These changes are seen primarily in the binocular segment of the LG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central visual field, and are due to competition either between intracortical afferents originating from the different LGN laminae, or directly among cells within the LGN. The afferent deprivation induced by lid suture, however, is not complete, as retinal ganglion cells fire tonically both in darkness and in light.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this tonic retinal activity is necessary to maintain neuronal excitability at normal threshold in the central visual pathway. In the visual cortex of developing kittens, we previously showed a long-lasting change in ocular dominance of binocular cells by a brief blockade of retinal activity in one optic nerve. We report here that a complete blockade of retinal activity in one eye causes major changes in LGN cell size within 1 week. These changes occur throughout the LGN, including the monocular segment where binocular competition does not occur.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onic retinal activity may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trol of geniculate cell size.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色度学的理论出发,阐述了评价照明剂光色的三个特性参数:色坐标、色温或相关色温、显色指数.给出了目前通常使用的四种照明剂的光色特性参数的试验结果.首次报道了中国女性肤色在这四种照明剂光辐射照射下的特殊显色指数.  相似文献   

15.
海拔高度的变化对植物叶片内部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生长在不同海拔地区的珠芽蓼、扁蓄、车前、鹅绒委陵菜、蒲公英和藜等六种植物叶片内部结构进行比较解剖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由低到高的增加,植物叶片内部结构亦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有些植物的叶片随着海高度的增加逐渐加厚,栅栏组织层数的增多;(2)有些植物的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叶肉细胞间隙加大,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3)有的植物在叶表皮上的角质层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加厚,柔毛增多,表皮细胞  相似文献   

16.
中新世早期青藏高原腹地曾经发育了面积巨大的古大湖,此时恰逢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关键时期.为研究高原腹地在此期间环境的演化,对五道梁组中介形虫壳体的Mg/Ca 和Sr/Ca的值进行了测试.通天河盆地五道梁组地层中的介形虫壳体的Mg/Ca 和Sr/Ca数值的特征,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反映了23.8~21.8 Ma前该湖泊区域气候由湿润-干旱-暖湿的演化趋势.其气候的变化可能是此时期青藏高原从快速隆升到剥蚀夷平后高原北部构造隆升活动的结果.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腹地的古环境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激光测油液污染度的原理及其测定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了光测法检测油液污染度,在适合的波段内,油样对光均具有一般吸收,透光率相对稳定且较大;油样粘度的变化对透光率影响较小,而油液颜色的深浅对透光率有影响。导出了定量分析油液污染程度、消除油液颜色影响和提高检测精确度的理论公式,讨论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具有色彩特征的CamShift算法可以在弱干扰场景中实现良好的跟随,但在光线明显变化或相似颜色干扰的复杂场景中跟踪性能较差的劣势,采用颜色、纹理和边缘特征进行自适应融合的方法来提高算法的抗干扰能力,并通过目标框的尺寸限定和概率密度图的修正进一步提高算法在复杂场景下跟随的稳定性.分别使用机器人操作系统(robot oper-ating system,ROS)跟随小车对优化后的改进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了该改进算法在光线明显变化或相似颜色干扰的复杂场景下相比于传统的算法具有更高的鲁棒性、跟随精度以及良好的跟随性能.  相似文献   

19.
低照度图像存在图像整体亮度偏低、亮度不均匀、色彩饱和度过高、图像模糊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彩色模型空间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在该算法中,将图像的亮度增强与图像色彩恢复转换至不同的彩色模型空间分别进行处理:在RGB彩色模型空间中,首先对图像的高灰度级进行预处理,随后进行滤波处理,最后再用三分量增强函数对图像进行亮度恢复;在HSV彩色模型空间中,利用非线性色彩饱和度校正函数与亮度增强函数进行图像的色彩恢复,最后将两个空间中的处理结果进行加权融合。最终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避免图像出现过度增强、色彩恢复与图像照度增强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所处理的图像符合人眼视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