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对混合型卷烟加工工艺流程的理论及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混合型卷烟加工工艺流程。该流程采用分类分组加工处理工艺,充分挖掘了原料的加工潜质,提高了烟叶使用价值;通过采用分步加料技术,提高了料液有效利用率;通过改变传统的烘焙干燥处理模式,提出了白肋烟“丝烤工艺”的加工理念,提高了白肋烟的处理质量。改进后的流程体现了简捷、流畅、经济实用的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分析叶片加料机加料出料含水率波动这一问题的发生原因,应用现场调查和试验的方法来探寻叶片加料自动补水系统的研制方法,确保叶片加料后出料叶片含水率均匀稳定,消除含水率低点,提高叶片的含水率,满足后续生产工艺要求,保证了烟丝内在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了昆明卷烟厂叶片加料设备现状,结合加料管路图分析了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实施了加料系统优化改造,对效果进行总结说明.  相似文献   

4.
对烟草分组加工工艺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有国 《科技信息》2010,(3):352-352,317
作为一种新的卷烟生产模式,分组加工与全配方加工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工艺技术优势体现在卷烟设计和加工过程的各个方面。根据品质性加工和功能性加工的要求,可以分阶段进行烟草模块、过程控制的设计,实现烟草分组加工的系统化集成。分组加工工艺实施,要避免形式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田虎 《当代地方科技》2012,(11):120-120
分组加工工艺与其他加工方式优势体现在卷烟设计及加工流程的不同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烟草分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各阶段的烟草模块及控制过程了作了细致划分和设计,期望对卷烟工艺创新模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叶片电解加工精度,分析了过去电解加工叶片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由此推导出机床运动、加工编程、对刀间隙产生的叶片加工误差的计算公式;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整体叶盘的加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取叶片因电解加工过切产生的加工误差分布,其误差随着叶片的扭转角度增加而增大;在此基础上对叶片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了分步法叶片电解加工工艺,在加工中针对叶背加工误差来源采取了不同的补偿措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步法加工及补偿措施对叶背加工精度进行补偿,叶背加工误差被控制在0.1mm内,叶根采取单独加工,消除了叶根过切.分步法加工工艺与误差补偿措施的运用可显著提高叶片的加工精度,满足叶片电解加工工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的加工难题,在单步加工法的基础上对叶片电解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了分步法叶片电解加工工艺.首先制定了叶片的分步电解加工方案,采用切片法提取叶片加工的工艺数据,并利用整体叶轮叶片电解加工的专用软件对叶片电解加工工序的加工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对加工路径进行规划,据此计算出阴极运动的控制路径与各坐标轴运动分量,实现了叶片数控加工编程,最后通过加工试验验证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试验证明,该工艺方法解决了整体叶轮叶片的加工难题,提高了叶片加工的精度,缩短了加工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航空发动机大直径整体叶轮加工难题,在单步加工法工艺基础上对叶片电解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分步法叶片电解加工工艺方法。制定了叶片的分步电解加工方案,开发了整体叶轮叶片电解加工的专用软件,利用该软件对叶片电解加工工序的加工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并对加工路径进行了规划;采用切片法提取了叶片加工的工艺数据,据此计算出阴极运动的控制轨迹与各坐标轴运动分量,实现了叶片数控加工编程;最后通过加工试验验证了该工艺方法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工艺方法从加工原理上和技术手段上解决了大直径整体叶轮叶片加工问题,提高了叶片加工质量与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混流式叶片主要加工方式有五轴和三轴两种。五轴加工空间定位能力强,可弥补由叶片定位问题引起的不足,但是五轴加工所需要设备较为稀少,并且加工费用较高。现阶段国内厂家所用叶片加工设备多为三轴设备,所以对5米*4米左右大小及其以下的叶片多采用三轴加工方式,而在三轴加工中能保证叶片的型线精度和加工无盲区的方式就是一次性定位胎具加工。本文主要针对一次性定位胎具三轴加工混流式叶片数控编程工艺流程做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此论文分析和研讨了三峡地下电站转轮叶片的数控加工方法和加工过程,主要分析了大型机组叶片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方法,为今后大型叶片的加工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1.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特殊的高科技产品,航空动力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发动机的四大转子叶片外径要求在组合状态下进行加工,且要求在工作状态下进行,即转子高速旋转叶片完全甩开的情况下得到叶片外径尺寸。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外圆磨床或普通车床改制的磨床,利用模拟盘螺栓顶紧叶片底面或在叶片底面塞塞片的方法将叶片固定到工作位置的方法来模拟叶片甩开的状态。本文主要从叶片的不同结构出发,总结其叶片外径的加工方法,重点针对叶片与轮盘底面间隙较大的叶片外径加工方法进行创新,设计一种涨紧装置将转子叶片涨紧以模拟叶片的工作状态。此种涨具应用于各类转子叶片的外径加工,可作为一种通用的工装工具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型的某叶片(成联)盆向缘板尺寸测具设计特点,通过与传统测具的对比,详细的分析了在新型叶片盆向缘板尺寸测具中,高效的六点定位结构的使用方式,简明夹紧机构的应用方法以及有效测量系统的选择应用。通过对以上改进方法的阐述,论证了新的量具不仅具有量具的测量功能,而且具有夹具的功能;同时为测具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该测具的使用可以简化加工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测量精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加工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航空发动机叶片叶身部分的螺旋铣数控加工过程,在螺旋加工的基础上用等高度残留法推导了五坐标数控铣加工的叶片刀位点计算公式。根据叶片特征和数控加工理论,详细讨论了叶身加工过程中的刀位计算方法,在采用端面立铣刀刀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螺旋形切触点轨迹的构造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刀具过切现象,保证了桨叶的扭角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减少了后续工序的加工难度。本文的刀位计算方法在叶片螺旋铣加工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叶片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速加工是一种很有效的叶片加工方法.应用高速加工,可以有效地防止叶片的变形,保证叶片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叶片的加工效率,缩短叶片的加工周期.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长叶片型面双刀加工刀位轨迹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汽轮机长叶片型面加工中的变形问题,提出了2种优化目标下的叶片型面双铣刀对刀加工刀位轨迹规划算法。首先建立了牛鼻刀的切削力与切削参数、刀具姿态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以最小径向切削合力和最小切削合力矩为优化目标计算了2把铣刀的切削刀位点和刀具姿态。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比了传统单铣刀切削加工路径、未优化双刀切削加工路径和2种双铣刀切削加工路径下的叶片加工变形情况,结果显示:在一组给定的常用切削参数下,径向切削合力优化轨迹算法和切削合力矩优化轨迹算法可分别将叶片的平均加工变形减小约31%和55%;沿优化后的双刀切削加工路径加工能够有效改善叶片整体受力情况,减小叶片的加工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薄壁叶片在数控加工中容易变形,影响加工精度,提出了采用柔性变形迭代方法计算叶片铣削过程中的变形量.首先利用正交切削仿真试验确定球头铣刀的铣削力模型,并给出叶片数控加工刀触点计算方法,再将切削力加载到叶片的有限元网格节点上,采用柔性变形迭代方法计算出薄壁叶片的变形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地预测薄壁零件的变形,为叶片加工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加工航空发动机圆弧形榫头的工作叶片浇注与车加工一体化夹具的设计方案。夹具通过模拟叶片在发动机中的装配关系,利用低熔点合金将叶片和夹具主体浇注为一个整体环,再进行车削加工,这样,既满足了设计与工艺要求,保证了叶片加工的一致性及精度要求,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和加工番茄红果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测定棉花叶片和加工番茄的果实等组织器官的主要物质含量,分析影响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表明:以加工番茄叶片饲喂的棉铃虫上幼虫发育历期最短16.04 d、幼虫存活率最高54.44%,蛹羽化率最高83.58%,以加工番茄红果发育历期最长26.17 d,幼虫成活率最低3.67%,蛹羽化率最低0.00%。因此,4种食料中棉铃虫的适合度为:加工番茄叶片棉花叶片加工番茄青果加工番茄红果。棉花叶片、加工番茄叶片和果实中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其中加工番茄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为15.14%、C/N为0.91;加工番茄红果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为3.04%、C/N为9.65。因此,植物组织内的可溶性糖含量低、C/N小、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有利于棉铃虫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导致频繁的切换,产生了大量作业切换时间并影响了生产效率.为了缩短作业切换时间,提出一种基于加工资源的零件聚类分组遗传算法.首先对加工零件所需资源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资源再划分子类,0-1整数编码表示加工是否需要该项资源;其次根据加工资源对于作业切换时间长短的不同影响,确定核心加工资源和一般加工资源的权重.采用Jaccard系数计算零件间相似度,应用分组遗传算法确定零件的分类成组.最后以M航空紧固件企业零件为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组遗传算法比系统聚类极小值法和K-means聚类法更有效地缩短了作业切换时间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减少了单位成本.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专用叶片典型化工装结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后筛选出通用的工装单元结构,设计制造成组合工装标准模块,经标准化、系列化之后使之提升为叶片组合专用工装元件,适应叶片加工生产准备需要,在以后叶片机加中,用标准模块元件拼装专用工装,能简化组合工装结构和组合工装加工中的稳定性,扩大组合工装在叶片加工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