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水文模型都应该做相应的调整迎接新时代的挑战.灰色系统建模方法能否适应不同时间尺度的水文建模还未可知.通过灰色系统GM(1,N)模型模拟预测泉域的年均降水量和月流量,并与小波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灰色系统GM(1,N)模型可以较准确的预测泉水流量,小波分析对于泉水流量和降水量的周期效果更明显.进而得出灰色系统对于大尺度的数据建模与预测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小尺度的数据建模则有不吻合的效果.而小波分析可以清楚地解释不同时间尺度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不足是不能预测.  相似文献   

2.
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岩溶大泉,泉域面积为10950km^2,泉水多年平均流量为9.64m^3/s,是长治市的主要供水水源。监测资料显示,泉水流量总体上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在对泉域内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降雨量等分析基础上,建立了泉流量与降雨量间的相关关系,阐明了降雨量的变化是影响泉水流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根据多年来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描述了龙子祠泉域的概况、地层及泉域构造控水特征,总结了泉域主要含水层特征和泉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说明了泉域重点保护区的范围、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晋城市延河泉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采用基于迦辽金(Galerkin)有限单元法的AQUA3D软件对泉域岩溶地下水资源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模型识别与检验,将岩溶地下水位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较好地拟合,表明所建模型是合理和有效的,可以用于实际.据此用所建模型计算了两个降水方案条件下的泉域岩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最终确定可开采资源量为6.26 m3/s.研究结果可为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些学者已经通过研究得知印度夏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和东亚夏季风这三种季风都对娘子关泉域的降雨和泉水流量有着非常强的影响作用.为了揭示三种季风在季风期,非季风期对降水和泉水流量的作用,选址山西省娘子关泉,利用小波相干方法对季风,非季风与降雨,泉水流量的相干性进行了分析.其中季风包括印度夏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和东亚夏季风. 6月到9月为季风期,10月到5月为非季风期.小波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季风在非季风期对降雨和泉水流量都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相干系数可以得知,三种季风对降雨的作用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6.
阳泉市娘子关供水二期工程水源泵站位于娘子关泉域,基坑开挖后地下水集中涌向基垸,附近的五龙泉和石板磨泉泉水受到影响,通过地质调查和抽水试验,提出了可行的施工和封堵方案,工程实施后泉水水位迅速回升,泉域原水文地质条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我国北方岩溶分布最广的省份,有19个岩溶大泉,岩溶水成为山西重要的供水水源。从泉流量变化趋势、降水补给及时滞、岩溶水资源评价、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脆弱性、采煤及工程建设对岩溶水影响、泉域子系统划分、保护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山西岩溶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山西部分泉域岩溶水水质已不同程度地遭受污染,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分别是影响岩溶泉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人类活动对岩溶泉影响的主要行为为过度开采岩溶水及采煤排水等。因此,建议加强岩溶泉水保护,并指出了山西岩溶泉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可为山西岩溶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溶泉域地下水储量的计算是该区域岩溶水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岩溶泉域地下水具有集中排泄的特点,它类似于流体力学中的非恒定孔口出流。本文导出了新的公式,可以简便地计算其储水量而不涉及任何水文地质参数。其应用条件为该泉域岩溶水系统是独立的,在衰减期内无补给且流量可以精确地测量。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9.
根据雷鸣寺泉的位置、成因、水动力条件和泉水动态特征,探讨了用数值分析法中求解矛盾方程组的方法计算了雷鸣寺泉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进一步计算了雷鸣寺泉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山西龙子祠泉为例,在阐明泉域过界、确定喀斯特含水系统的补给、径流、排泄 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频谱分析及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提取泉的各种信息,然后建 立了能客观地描述泉流量动态的门限自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