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为了探明生防木霉菌剂LTR-2对冬小麦籽粒的影响,同时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实践方法,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木霉菌剂LTR-2,对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木霉菌剂,小麦籽粒千粒重、蛋白质、氨基酸和湿面筋含量均较对照有提高,孕穗期喷施木霉菌剂有助于提高产量以及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2.
浙江庆元高山藜麦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了种植于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镇三堆村的藜麦的营养成分.庆元高山藜麦中粗蛋白与粗脂肪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13%和6.80%.样品中共测得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77.04 mg/g,必需氨基酸(包括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6.57 mg/g;含量最高的是赖氨酸(Lys),达5.40 mg/g,显著高于大米和小麦;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Met)+半胱氨酸(Cys);蛋白质化学评分为68.51,高于大米和小麦,且氨基酸种类较均衡.样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90.2%,主要组成成分是必须脂肪酸——油酸,占60.8%.样品中维生素含量高于大米、小麦和荞麦.每g藜麦中钾、钙、锌、镁分别达到7.090,0.787,0.160和2.122 mg,是常见食物中含量最高的.  相似文献   

3.
将甜荞、苦荞粉碎后乙醇浸提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其黄酮粗提物的得率分别为1.39%和2.76%,粗提物中黄酮含量分别为0.589%和3.22%.以BHT和Vc为阳性对照,研究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对植物油和动物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荞麦黄酮粗提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能,其中苦荞黄酮粗提物在两种油脂中的抗氧化性高于BHT和Vc.  相似文献   

4.
导入大豆总DNA改良大麦籽粒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将大豆总DNA直接导入大麦。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大麦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1)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大豆总DNA获得的大麦后代有6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2.91%),它们是18.23%,16.61%,16.42%,16.58%,16.22%和16.38%,占总数比例的7.06%;(2)经基因枪法导入大豆总DNA共获得12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3.29%),它们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6.70%,16.52%,17.9l%,19.59%,17.44%,18.56%,18.46%,17.3l%,16.5l%,18.8l%,18.8l%和19.02%,占总数比例的8.33%;(3)籽粒氨基酸含量分析显示在高蛋白变异后代中,随着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籽粒总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明显提高.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导入大豆总DNA的后代籽粒赖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结果充分说明,直接导入大豆总DNA有可能提高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探明降解阿特拉津的产脲节杆菌Dn L1-1对小麦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降解菌Dn L1-1的功能,更好地应用该菌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利用产脲节杆菌Dn L1-1拌种小麦种子并播种在夏玉米田中,使小麦籽粒附着不同浓度的活菌数目(1×105CFU/粒、1×106CFU/粒),从而测定其对收获小麦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收获期,两种浓度的处理均能够提高小麦的产量,上涨幅度为3. 51%和7. 14%,并且小麦籽粒含有的18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提高13. 94%和19. 33%,蛋白质含量提高10. 56%和22. 26%。由此可见,降解阿特拉津的产脲节杆菌Dn L1-1拌种小麦种子,有利于小麦籽粒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小麦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9823和9优418为材料进行超高产栽培,测定了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显著降低稻米垩白度与垩白粒率,增加稻米的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对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RVA特征值没有显著影响;超高产栽培显著提高了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表明超高产栽培可以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彩色青稞作为一种特殊粒色的种质资源,其籽粒颜色的不同决定其品质的不同。为了解彩色(种皮)青稞营养品质(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和抗氧化活性物质(总酚、黄酮、维生素E)含量与白色(种皮)青稞的差异,为彩色青稞在营养和保健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淀粉含量参照GB 5009.9—2016测定、膳食纤维含量参照GB 5009.88—2014测定、蛋白质含量参照GB 5009.5—2010测定,总酚参照福林酚比色法、维生素E参照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7份白粒、2份紫粒、6份黑粒青稞品种(品系)的基本营养品质指标和重要抗氧化活性物质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参试青稞品种(品系)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其中淀粉含量为31.90%~52.70%,膳食纤维含量为10.59%~15.39%,蛋白质含量为11.90%~17.30%,总酚含量为0.23%~0.35%,黄酮含量为0.15%~0.25%,维生素E含量为0.29%~0.85%;(2)不同粒色青稞品种(品系)营养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彩色品种(品系)的淀粉、膳食纤维和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比白色青稞品种高2.63%,3.66%,19.85%;抗氧化活性物质(除总酚外)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彩色品种(品系)的总酚、黄酮和维生素E含量分别比白色青稞品种高11.54%,7.10%,12.47%。彩色青稞在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物质含量方面优于白色青稞,在功能性保健产品开发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普通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在后代群体中的分离和分布,同时对籽粒蛋白质组分与其它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籽粒蛋白质组分在群体后代中表现为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相对亲本的性状变异较大.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相对含量与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与硬度呈正相关.清蛋白、球蛋白相对含量与湿面筋含量、SDS沉降值和硬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暗管排降对小麦养 分、干物质、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探讨了南方不同生态类型圩区农田埋设塑料暗管对小麦地上部分矿质营养吸收、干物质累积和分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农田埋设塑料暗管排水能显著提高麦株地上部分对N、P,K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促进小麦各生育期尤其是拔节孕穗期地上部分干物质累积,小麦增产幅度达到20.3% ̄53.3%,并能提高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改善小麦籽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3个苦荞品种川荞1号、KP9920、榆6-21为辐射诱变材料,通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照诱发产生突变体,从苦荞突变体的M2代籽粒中选出高黄酮含量的突变体27个,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表明辐照处理产生的突变体黄酮、可溶性蛋白、总氮、Zn和M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M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营养成分含量变化不明显,以此来筛选出综合品质最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1.
用单相C0及只在晶界上有碳化物析出C2的两种Fe-15Cr-26Ni奥氏体合 金,在应力39.2 MPa,温度 1123 K下,研究了晶粒尺寸及晶界碳化物对蠕变断裂 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最小蠕变速率em及断裂时间tr很好地符合 Dobes-Milicka关系即:是断裂应变。C0与C2合金在研究的 晶粒尺寸范围内(20-300μm),断裂应变差别不大,但C2合金的断裂时间比C0合 金长一个数量级。C0合金断裂时间与断裂应变都在晶粒尺寸约40μm的有最大值。 C合金断裂时间则在晶粒尺寸约80μm时有最大值,但断裂应变与晶粒尺寸无关。 文中还探讨了它们随晶粒尺寸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SEM,TEM和EBSD研究了电铸Cu的微观组织形貌、晶粒取向和晶界特征.SEM观察表明,沿沉积方向,组织由细小等轴晶区、等轴晶和柱状晶的混合晶区转变为粗大柱状晶区.EBSD分析表明,对于所有晶区,小角度晶界(15°)的分布频率较小,大角度(≥15°)晶界为电铸Cu组织的主要晶界.在大角度晶界中,CSL晶界占有很大比例,其中Σ3的分布频率较大.柱状晶由平行分布的层状孪晶构成,近似垂直于沉积厚度方向,层间孪晶界为Σ3类型,TEM的观察也显示了孪晶的存在.细等轴晶区晶粒的择优取向不明显,混合晶区和粗柱状晶区有明显的〈111〉和〈101〉择优取向.在粗柱状晶区,平行于沉积厚度方向,具有较强的〈111〉择优取向,表明大多数{111}孪晶面垂直于沉积厚度方向.  相似文献   

13.
粮食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 ,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13.0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指“国家满足所有人以合理价格对粮食的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 ,并具备抵御各种粮食风险的能力”。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十分关注 ,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安全更加引人注目。“民以食为天”、“无粮则乱” ,实现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保证粮食安全 ,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一、粮食安全形势的历…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小穗位及粒位角度,探讨了青海高原地区四个春小麦品种(系)籽粒增重过程中的形态和重量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中部与上下部小穗籽粒的长宽和干重,或有本质差异,或因环境条件影响而产生差异,或无显著差异,同部位小穗不同粒位间籽粒长度,干重的变化也呈同样状况,因此,我们可以培养新品种,并培养栽培措施影响其发育过程,尽量减小中部与上下部,不同粒位间籽粒的差异,加强其发育过程中的同步性,物质供应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实仓实验研究了10种小麦、3种粉碎粒度(1.5、2.0和2.5 mm)及4种使用量(200、400、600和800 mg)对4种储粮害虫引诱效果的影响.储粮害虫主要有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结果表明小麦的品种、粒度和使用量对诱虫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晶界和晶粒取向对定向凝固Fe—6.5%Si合金弯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沿(100)生长的定向凝固Fe-6.5%Si合金,以研究昌界和晶粒取向对定向凝固Fe6.5%Si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并非定向凝固Fe-6.5Si最薄弱的部分,裂纹可以直接或转向后穿过晶界,但不能持续地沿晶界扩展,所有试样都是以解理方式断裂的,解理面是100,晶粒取向对定向凝固Fe-6.5%Si合金的弯曲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00)是其中较弱的取向之一,长度方向平行于(100)的弯曲试样无室温塑性,而垂直于(100)的麻样具有一定的室温塑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 Hastelloy C-276 合金经冷轧变形后,分别采用一次退火和二次退火方法进行热处理,其晶界特征分布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初始较大晶粒组织有利于晶界特征分布的优化,特殊晶界比例比小尺寸晶粒组织提高了近10%,达到了78.8%,同时形成了平均尺寸为200μm晶粒团簇组织.在相同晶粒尺寸条件下,采用二次退火工艺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晶界特征分布,∑3n晶界比例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形成了良好的团簇组织.这是由于较多的非共格∑3晶界,容易产生∑9和∑27晶界,从而形成更多的三叉晶界,阻断了大角度晶界的连通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摘穗收获方式 ,研制了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背负式谷物摘穗联合收获机 ,并对其作业质量进行田间试验 ,其喂入量达 1 .94kg/s,总损失率小于 3.0 0 % .  相似文献   

19.
对联合收割机随机喂入量实时测试技术进行了理论探讨,通过台架试验研究提出了当量喂入量测试方法的设想,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粮库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控制系统和仓储信息管理系统。控制系统采用上下两级控制。上位机起监控作用,采用了组态软件编写;下位机以PLC为核心,完成现场设备的顺序控制。控制系统具有完备的故障处理功能,其程序设计基于面向设备和分级的原则。仓储信息系统采用VisualC 开发而成,具有图像清晰、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