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春艳  周秀芳  吴娟 《科技信息》2009,(13):134-134
羽毛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素质对比赛胜负影响极大,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克服临场发挥心理障碍,使得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比赛状态,有利于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2.
试述羽毛球运动员临场的心理因素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羽毛球运动员临场心理素质对比赛胜负影响极大,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克服临场发挥心理障碍,使得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比赛状态,有利于提高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3.
曾维刚 《科技信息》2012,(12):271-271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在运动员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显得尤其重要,往往起着比赛胜负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分析研究,培养羽毛球运动员稳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河池学院羽毛球协会成员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业余羽毛球爱好者在比赛中的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心理特点及其对比赛结果的影响.同时,对比赛中不良心理素质的形成进行分析,并对比赛中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勇 《科技资讯》2012,(22):205-20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竞赛规则变化的角度对羽毛球技战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赛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规则,增大了比赛胜负的偶然性;比赛中要求保持良好竞技状态时间更长,给运动员带来的压力更大;鼓励进攻,使比赛交锋更加激烈,观赏性更强,对运动员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以及对注意力集中的要求更高。世界羽毛球运动的技战术发展趋势朝着更加"快速、全面、进攻、多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2013年第20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的资料搜集和数据统计,对赛事级别、冠军归属、比赛时间、赛制设置与运动员受伤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大赛的数据统计和数据的分析,试图为羽毛球运动项目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可信性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5年第35届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的观察、资料搜集和数据统计,对赛事级别、冠军归属、比赛时间、比赛分值、优势项目以及高水平运动员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亚锦赛的数据统计和数据进行分析,试图为羽毛球运动项目向更完善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战术以及心态等为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羽毛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战术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如果运动员要想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胜利,在比赛时的心态变化则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对抗中,心态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容易出现的各种不良心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羽毛球运动员不良比赛心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祯耀 《科技信息》2012,(19):199+224-199,224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心理训练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比较大。我国羽毛球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训练和比赛成绩都有很高的水平,心理训练一直受到羽毛球界的重视,并取得不少成果,但是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心理表现和心理水平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关羽毛球训练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比较多的是有关训练强度、专项素质和战术运用等的选题。如何提高运动员羽毛球基本技术的实用性及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能力这一类的报道还比较少见。处在能力全面提高阶段的运动员,提高其羽毛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的实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对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基本技术训练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选手林丹和李宗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林丹和李宗伟的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同时对双方技战术运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人的技战术打法有相似之处但也各有自己的风格。在不同技术使用次数上两人各有不同,但从体能和心理素质来说林丹略占优势。指出双方技战术打法特点及优势与不足,可为我国羽毛球运动员以后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的竞赛规则是羽毛球竞赛制度发展的必然规律。通过对新规则的分析与研究,对新赛制实施后比赛的分析,找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应对策略,并针对羽毛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为运动员寻找科学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3.
王超 《科技信息》2012,(6):325-326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羽毛球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的竞争性、对抗性越来越强,这就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体素质是运动员承担大负荷训练和提高技术、战术水平,进行各项激烈比赛的基础。只有正确认知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并富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运动训练当中,才能增强身体各器官机能,减少运动伤害延长运动寿命,登上最高峰。因此,羽毛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羽毛球是一项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各项技、战术,也就是羽毛球运动员的意识,它被称之为羽毛球运动的灵魂。羽毛球意识的培养须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青少年运动员正是培养羽毛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尤其是在学校业余运动员的初级训练中,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从而造成青少年运动员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个人技术不错,相互间却不能互通配合,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  相似文献   

15.
周利 《科技信息》2010,(19):I0124-I0124,I0134
在训练和比赛中培养羽毛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对战术意识及包含内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内容提出了培养和提高羽毛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羽毛球运动的教学和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田径比赛中,我校一些被教练员寄于厚望的运动员,由于种种原因。其技、战术的主训练水平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人们往往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失常。那么业余运动员失常现象由什么原因所致呢?一般认为,业余运动员参加比赛较少与经验不足有关,但据本人几年来在教学和比赛的实践中探索,以及通过参阅有关的文献资料,认为造成失常的实质是平时缺乏心理训练,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本文仅就我校业余运动员在高校田径少赛中由消极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失常,以及如何克服调节这些不刊的心理因素做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田径比赛中,三级跳是传统的运动项目之一,对于运动员运动状态、技术水准、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在三级跳比赛时,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相差较小,心理准备是真正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国际大赛中获得较好成绩的三级跳运动员,在比赛时都做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进而才能实现竞赛成绩的不断提升。分析心理准备对三级跳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影响,探讨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具体措施,对提高比赛成绩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观摩第15届马德里羽毛球世锦赛和查阅相关资料,全面、客观的分析这届比赛本身所带来的相关信息,了解当今世界羽毛球项目运动的整体发展动态以及我国运动员在本届冬奥会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加快我国羽毛球比赛项目运动的发展,为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宋石 《科技咨询导报》2013,(18):242-242
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心理素质起到关键性作用.该文主要分析了影响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登 《科技信息》2009,(24):223-223
该文简述了影响散打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阐述了散打运动员训练及比赛中应进行的心理训练方法,散打运动员不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更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很多都是取胜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显得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