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向工频通信技术(TWACS)是一种基于电力配电网络的新型通信技术,具有独特的调制解调机理.文章针对我国配电网的特点,详细分析了双向工频通信中的信号传输特性,为信号的检测提出供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双向工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配电网的通信系统。通信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输,其背景信号中含有大量的谐波成分,给通信信号的检测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根据双向工频通信的信号特征,提出了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谐波抑制新方法。该方法在消除谐波干扰的同时,有用信号成分几乎不被破坏。  相似文献   

3.
李辉  赵建新 《科技资讯》2009,(17):32-32
双向工频通信技术(TWACS)是一种基于配电网络的新型通信技术,它利用独特的调制解调技术可以无需外加设备穿越变压器进行跨区域通信。本文针对下行信号(outbound)的传输特点,搭建了下行信号的传输模型,分析了下行信号在配电网中的传输特性,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数学形态学膨胀运算的下行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算法简单,计算量小,易于在单片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工频通信信号在油田电网的传输特性及噪声特性,仿真实现了工频通信突发干扰信道及汉明码,BcH码在该信道条件下的编码译码。通过分析信道鳊码后误码率与信噪比关系,得出BcH码较汉明码在相同信嗓比下使得通信误码率更低,更适于油田电网的工频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5.
在基于电力配电同的双向工频通信技术中,传统通过判断电压过零点进行解调的方法仅适用于电网环境较好的情况,在某些存在电压相位偏差和谐波含量较大的场合无法可靠的传输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时频分析方法双向工频通信解调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油田电机群在线监控系统,现场试验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能够可靠传输数据,同时还具有通信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信道环境极为恶劣,工频信号在信道内传输受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导致信号失真程度较大。采用单级自适应陷波器检测工频通信信号,效果不佳。针对此问题,采用一种数学形态学与双级自适应陷波器联合算法检测工频信号。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用单级自适应陷波器检测工频信号,本文的算法在输出电压误差平均值降低了1.57V,输出信噪比提高了10.5dB。  相似文献   

7.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耦合电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电力线实现可靠的载波通信,耦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是问于:一方面,要求载波信号的加载效率高;另一方面,要求电力网50 Hz的工频信号不能给载波通信系统带来太大的干扰.笔者采用了"电磁耦合"与"阻容耦合"相结合的"复合耦合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基于这种"复合耦合技术",分析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耦合电路".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耦合电路既有较高的载波信号加载效率,又能完全地隔离电力网50 Hz的工频信号.因此,该耦合电路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的步伐,随着国家对智能电网的深化发展,电网企业对智能电网通信技术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如何构建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的配电通信网管理系统,已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智能化配网通信管理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贵州电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阐述了配电网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论证各种信息监控手段在智能化配电通信网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为配电通信网各项业务提供坚强的保障和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9.
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在于配网通信网络。在EPON构建下,文章分析了配网通信技术,并提出配网通信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减少智能电网、规划配电网通信系统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s Analysis,ICA)的基本原理,将快速ICA(FastICA)算法应用于消除地震信号中的工频干扰,对输出信号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工频干扰消除技术相比,FastICA算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消除微信号中的工频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