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类书起源很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唐代修撰类书,始于建国之初,大抵是出于帝王之愿,试图把所有的知识进行分类便于提纲挈领地学习,因而唐代还有不少文人学士所编的类书就因循这样的法则。敦煌本《兔园策府》也是其中之一,它的白文本在唐宋间十分流行,《兔园策府》成书时间在《初学记》前,因而偶句之体例不是自徐坚始,很有可能始自《兔园策府》。  相似文献   

2.
《艺文类聚》是中国早期少数留存的类书之一,由于编纂的精湛,成为后世类书编纂的效仿楷模。采用人类学视角,从《艺文类聚》分类体系入手,尝试对其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状态进行研究。发现《艺文类聚》凝聚着历代士人对世界对人类对社会思考的菁华,也浸淫着唐初参加编纂的士人对世界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类书本是"述而不作"的,但是它的体例设置、材料取舍等方面仍然能体现出选录者甚至一时之文学趣味及主导思想。本文在简述"扬杜抑李"思想时,试通过北宋时期的一部官修类书《太平御览》对李杜的记载与诗作的选录情况加以分析,进一步从类书的角度为北宋人的"扬杜抑李"思想寻找依据,以开拓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4.
魏文帝曹丕登位前后,为体现个人的文化造诣,彰显皇家的盛大气象,在其亲自带领下,召集文臣编纂大型类书《皇览》。此书是中国第一部类书,在类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遗憾的是,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原本已经完全失佚,仅留下些残文。关于《皇览》的研究,除了少数学者点到为止,尚未形成深入的专题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考辨,来揭示本书的编纂过程、参加人员、主要内容、流传情况、失佚程度,以及残文留存出处等问题,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评《书法审美直觉心理辨析》兼谈“类书法”的得与失赖勇军自从钟家骥先生在《书法研究》发表了《书法审美直觉心理辨析》(1995年,第4期,28页,或参见《书画语言与审美效应》福建美术出版社1995)后,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里,我谈点个人看法,就教于方...  相似文献   

6.
明代莆田人姚旅的《露书》是一部当地人记当地事的最早的类书,其学术和史料价值已引起学者的关注。简考姚旅的生平及其《露书》成书过程,并从其记录考证方言词汇和方言语音两个角度,重点探讨《露书》在方言学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是南宋一部综合性类书,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具有非常巨大的文献价值。本文将就此书的作者、体例以及版本略作考辨。  相似文献   

8.
"故事群"是先秦两汉寓言中的一大特色,是中国寓言专集及类书编纂的先行者。把寓言故事按照一定的线索集合起来,经过《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说苑》等不同历史时期典籍的发展,"故事群"蔚为壮观。先秦两汉寓言"故事群"的表层叙事结构千姿百态、精彩纷呈,述人间之事,深层叙事结构反映了中国人的双构性思维模式,体现出若干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及历代封建统治者组织编纂类书的政治目的,列举了我国历代书目中对类书的归部分类情况,并提出了在古籍书目的各部类和当代图书书目的各学科及综合性图书类均设立相关类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祭文精选》是甘肃武威的一种非公开出版物,作者魏可诤系当地的仪式专家。书中收录的诸多祭文,其年代有的可以上溯至民国时期(甚至更早),极为生动地反映了现、当代河西走廊(特别是武威一带)民众的社会生活。本文即以此为例,对河西走廊的民间日用类书及其所反映的历史背景作一探讨,以期在累积文本史料的基础上,对南北民间日用类书的类型以及区域文化之差异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The RIKEN Mouse Gene Encyclopaedia Project,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the full coding potential of the mouse genome, involves collection and sequencing of full-length complementary DNAs and physical mapping of the corresponding genes to the mouse genome. We organized an international functional annotation meeting (FANTOM) to annotate the first 21,076 cDNAs to be analysed in this project. Here we describe the first RIKEN clone collec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largest described for any organism. Analysis of these cDNAs extends known gene families and identifies new ones.  相似文献   

12.
基于扩展主题词表的页岩气领域本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质资源丰富,但资源标准化程度低、语义不一致、应用难度大。因此,按知识结构组织地质资源是地质信息管理和服务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技术逐渐成为知识服务的基础与热点。与以往基于主题词表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不同,对主题词表进行了全面的扩展,概念上参照《页岩气知识读本》、《非常规油气地质》等书进行归并增删;关系上除保留《石油主题词表》的"用代分属参"基本关系外新增了方法、定义等描述信息;同时设计添加了主题词表所不具备的实例。通过一系列的概念扩展、关系扩充、属性定义和实例添加,最终清晰地展示了页岩气领域的知识脉络,为领域知识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依据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这一经典文本.从卢卡奇、马克思和黑格尔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提出“总体性的辩证法”由以产生的思想渊源和历史背景,并探讨“总体性”范畴的具体含义。文章认为“总体性”首先是一种具体的总体性,即:部分在总体之中,又存留其个体性.总体具有高于部分的地位.部分只能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意义。其次,“总体性的辩证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写统一的辩证法.它仅限于社会历史领域,是研究社会历史中主、客体运动的概念。最后,分析论述了“总体性的渴求”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之间的关系.指出“.电体性的辩证法”是卢卡奇为了消解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价值功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世纪初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行政法规)《条例》实施30年来,在实验动物工作规范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质量,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工作的深入,实验动物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条例》在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已不能完全适应科技创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修订《条例》并将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规范实验动物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实验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支撑科技创新,以及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测地层压力资料,系统研究了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成因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并总结了超压油气藏的分布模式。超压传递(包括超压接触传递和超压连通传递)、欠压实、原油裂解是东营凹陷古近系碎屑岩储层超压的主要成因机制。超压接触传递能够使与烃源岩接触的储层形成强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北部陡坡带、中央隆起带周缘以及洼陷中央的沙三、沙四段和孔店组;超压连通传递使深层超压流体进入浅层,形成中超压高产油气藏,该类油气藏集中分布在中央隆起带的沙一、沙二段和南部缓坡带的沙三、沙四段;欠压实发生在沙四段、孔店组的膏盐岩层段,不利于油气成藏;原油裂解发生在埋深超过4000m的地层,与油气成藏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页岩的脆性控制着裂缝的形成和演化,对页岩气层的体积改造和页岩气的增产极为关键。以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岩石力学等实验对龙一1亚段的矿物组分、有机地球化学、孔隙-裂缝结构以及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不同脆性矿物、有机质以及埋深的页岩脆性特征及其与裂缝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龙一1亚段脆性最高者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岩相,石英、长石和黄铁矿等脆性矿物的总含量大于50%,它们能够调节岩石断块的剪切滑移,所积累的能量大于完成岩石整体剪切破坏过程所需的能量;有机质及其在成熟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孔隙与微裂缝可促进裂缝的拓展、贯通以及连接,有机碳含量越高,裂缝系统越发育;随着埋深增加,页岩的脆性下降,岩石破裂模式由复杂的劈裂型向单一的剪切型转变;龙一11、龙一12小层脆性矿物和有机碳含量最高,脆性指数分别达到了61.31%和60.70%,为压裂甜点层段。  相似文献   

17.
学习普通话的重要环节是在语流中模仿普通话的节律。停延作为节律的基础,确定了语流中的音步组合,进而关系到协同发音、连续变调等一系列语音现泉。停延的研究对于普通话的朗读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提供的60篇短文为语料,对于文中的停顿做出了定量、定性的分析:普通话的音步组合层的平均长度为5—7个音节,影响各篇短文音步组合层长度的主要因素是文体风格。该文根据60篇短文的语音资料,提出了设置句中无标点停顿的语义原则、语法原则、语用原则。根据语义原则,只能在有助于语义表达的地方停顿。根据语法原则,只能在构成语法结构的地方停顿。如果在某种情况下构成了非语法停顿,那是为了满足节律的需要。根据语用原则,人们通过对语境的分析,以停顿为手段,实现表情达意的最佳效果和节奏的匀称感。文中以大量例句,对各种语法结构中的语音停顿现泉进行比较说明,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对海南岛及其毗邻大陆边缘白垩纪到第四纪地层岩石进行古地磁研究的全部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岩石中剩余磁矢量的磁偏角及磁倾角的变化,提出海南岛白垩纪以来经历的构造演化模式如下:早期伴随顺时针旋转而向南迁移,后期伴随逆时针转动并向北运移。联系该地区及邻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对海南岛上述的构造地体运动提出以下认识:北部湾内早期有一拉张作用,主要是该作用使湾内地壳显著伸长减薄,形成北部湾盆地。从而导致了海南岛的早期构造运动,而海南岛后期的构造运动则主要是受南海海底扩张的影响。海南地体运动规律的阐明对于了解北部湾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负数的认识和应用是数系扩充的重大步骤,负数的产生和应用不仅推广了算术的范围,而且为代数学的发展拓宽了道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负数的国家,在《算数书》中就出现了负数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而在《九章算术》的方程章中则明确给出了正负数概念的定义和正负数的加减法则.印度人对负数的应用最早见于婆罗摩笈多的著作,他不仅给出了正负数的加减法则,还建立了正负数的乘除法则.一般认为,阿拉伯人不使用负数,但这似乎不符合东方人对数的概念的发展的认识规律.在20世纪50年代,有学者发现10世纪的艾布·瓦发在他的一种算术手抄本中应用了负数.本文对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应用负数的历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三者都是在"负债"、"不足"等意义下引入负数概念的,但在应用上却沿着不同的途径发展.文章还对阿拉伯人较少应用负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