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从明正德年间传入佛郎机到传教士南怀仁为清朝造炮为时间段,回顾明末清初西方火器技术传入中国的基本过程.从时间和制造技术特点两方面,即从历史学和技术史角度,将明末清初西方火器传入中国的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1506—1620年是明清政府采用及至仿制佛郎机和鸟铳的阶段;1620—1696年是传教士主持制造红衣大炮与编译火器论著的阶段,这两个阶段传入的西方火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在华传播的方式与托樟.  相似文献   

2.
对明末两部火器著作《西法神机》和《火攻挈要》进行解析,指出学术界将两书完全视为西人所传的全面介绍西方火器技术的著作值得商榷,我国明代火器成就是国人学贯中西火器制造与使用之法所获成果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将于2010年5月17—21目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常规兵器领域开展的一项重要学术交流活动,是提高我国兵器科技学术水平,进而促进兵器工业创新发展,增进国际民间交往,寻求更大范围国际交流、合作的一次重要机会。详细信息见中国兵工学会网站:www.cos.org.cn,或第25届国际弹道会议专用网站:www.ISB2010.com。  相似文献   

4.
火药和火器均发明于中国,然而10世纪中国所制早期火药硝石含量低,且制成膏状,不能成为发射剂,因此早期火器借手动机械力发射。11-12世纪南宋成功制成高硝固体火药,并首次用于制造小型烟火。宋金交战时,固体火药和烟火用于改进老式火器,结果南宋初出现某些新型火器,如1128年制造的铳炮、1138年制出的火枪或喷火枪,是后来一切筒形火器的祖先。作为铳炮和火枪的杂交产物,1259年突火枪出现。这三种武器的出现引起南宋以来火器史中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滑翔增程火箭弹射程的主要弹道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翔增程火箭弹最优化弹道的求解算法,并给出滑翔增程火箭弹的弹道优化计算模型.针对计算模型求解规模较大的问题,给出了用分布式并行集群计算服务器求解的进程调度方法,弹道优化算法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滑翔增程弹的增程率高于100%,滑翔增程火箭弹的弹道优化算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质,并行求解方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13世纪,游牧民族带着从中国中原地区学会制造的火药火器席卷欧洲。到16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接受从欧洲回流的火器制造技术,并遗憾的未能在技术上实现更高的超越。火药和火器在改变欧洲战场的同时,也改变了这个大陆长久以来受游牧民族威胁的历史,进而开始让他们带着被自己目益完善的火器,开始了对整个世界的入侵和征服。这个暴力的过程改变了欧洲本身,同样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火器,在16世纪前只是中国人的无数发明之一。蒙古人曾经用它攻城略地,然而真正将它推广应用的却是日本人,随着铁炮的广泛应用,东亚迎来了自己的“火器战”时代。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神经网络的运载火箭弹道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火箭发射中,往往有多组来自不同设备的测量弹道,进行可靠的火箭弹道选择是飞行状态监视和安控判断的前提.考虑到火箭飞行过程和测量环境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神经网络的运载火箭弹道选择方法.把火箭飞行弹道的先验知识和弹道样本的学习训练相结合,先利用数据的连续性排除跳变弹道,然后计算弹道间的差异,最后采用一个神经网络判断各条弹道的可靠性,并结合测量设备精度进行选优.实验和仿真表明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垂直发射中远程导弹攻击机动目标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娜  司锡才  陈涛 《应用科技》2011,38(1):39-43
中远程导弹攻击机动目标复合制导弹道仿真是导弹精确制导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导弹弹道进行建模和仿真是研究导弹武器性能的重要手段.该文主要针对中远程导弹特性,并针对目标机动特性,以某型垂直发射中远程复合制导反辐射导弹为研究背景建立导弹的弹道数学模型,在末制导段应用改进的比例导引律进行制导,并采用Matlab对所建立的模拟弹道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通过仿真来分析导弹特性.  相似文献   

10.
高低压室平衡炮内弹道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针对高低压室平衡炮内弹道问题,提出了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针对平衡炮而设计的高低压室装药结构;利用经典内弹道理论与动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平衡炮发射过程的内弹道数理模型;分析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试验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为平衡炮的结构设计和装药设计提供了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枪械寿命实验温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根据我国气候特点,结合我国枪械实际使用情况,从气温统计分析角度出发,对现行枪械国军标中所规定的寿命实验温度是否合理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枪械寿命实验温度,验证了现行枪械国军标中所规定的寿命实验温度的合理性,为新一代枪械定型实验国军标中寿命实验温度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气科学包含全球性一般理论和区域性实践知识.陶诗言学术成长轨迹表明他是中国大气科学本土特性的典型代表.原因有四:第一,陶诗言为世界范围内大气科学知识体系做出贡献;第二,陶诗言与中国当代大气科学知识体系共成长;第三,陶诗言的大部分科学理论源于并服务于中国本土气象实践;第四,陶诗言开创了中国大气科学的“实践学派”.中国大气科学本土特性既满足了国家需求,也为世界大气科学做出贡献,对全球性和本土性进行了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核密度估计在大口径机枪加速寿命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口径机枪为研究对象,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影响机枪寿命的加速应力进行了分析。选取换箱间隔为加速应力,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换箱间隔对机枪寿命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并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建立加速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比较各种汉语语音识别基元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语音和随机轨迹模型的特色,提出了以音素类单元作为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基元.基于音素基随机轨迹模型的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15.
射程修正引信弹道辨识算法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用于射程修正引信的基于弹道上升段速度时间序列的弹道辨识算法精度.分析引起射弹散布的原因,选取初速和射角作为建立随机概率模型的初始参数.根据蒙特卡洛计算机模拟理论和方法,利用初始参数的随机值和弹道方程生成随机弹道作为实际弹道.利用弹道辨识算法对实际弹道进行辨识,比较辨识射程与实际射程得到弹道辨识算法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弹道辨识算法计算误差不大于0.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车辆倒车运动学模型, 利用摄像机标定理论, 推导出实时倒车轨迹方程算法. 该算法通过读取倒车运动车辆方向盘的旋转角度值, 可将在世界坐标系下推导的倒车轨迹算法经过摄像机坐标系、 成像坐标系和图像坐标系的坐标变换得到倒车预测轨迹. 该轨迹再经过径向畸变模型矫正后以影像的方式显示.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该算法生成的预测倒车轨迹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民警在枪械学习中目标取向的特点,分析与使用跪姿双臂据枪动作对隐显目标快速概略射击考核成绩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促进枪械技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泊车轨迹曲线设计要求并综合B样条曲线特点,提出基于B样条曲线理论通过对轨迹控制点优化进行自动垂直泊车轨迹规划的方法.分析泊车过程中存在的可能性碰撞点,并建立相应的避撞约束函数.考虑泊车环境障碍约束、车辆自身参数约束、泊车初始点方位约束、泊车终点位置约束,以泊车轨迹的最大曲率值最小化为目标,以轨迹曲线控制点为变量,根据Ackerman转向原理建立车辆运动轨迹多约束方程.分别对一般泊车环境和狭小空间泊车环境进行泊车轨迹规划,利用Matlab软件非线性约束优化函数求得轨迹控制点,得出轨迹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一般泊车环境该方法能使车辆无碰撞地进入车位,且满足泊车轨迹曲率连续性;对于相对狭小泊车环境,也能求得一组轨迹控制点,通过不断调节前轮转角实现车辆无碰撞地泊车入位并保证了轨迹曲率的连续性.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样条理论的泊车轨迹规划方法可实现车辆无碰撞地泊车入位,并满足轨迹曲率连续性要求,有效地解决了泊车过程中停车转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