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几年,汉中市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文件精神,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态示范点创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加大了建设和投资力度,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有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统筹城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强力整治村内垃圾和生活污水污染,着力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顾忠宝 《科技资讯》2014,(27):96-96
农村环境质量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已成为农村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解决区域性突出环境问题为目的,对多个村庄实施同步、集中整治使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治理方式。该文阐述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特点出发,以和龙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成功开展整治工作为例,进行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探索,提出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环境伦理学给当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深刻启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净化洁化美化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环境治理与建设工程,是为了实现农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价值目标,是优化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包括社区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元亮  周宾 《甘肃科技》2011,27(22):98-99,168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已经制约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新思路出发,结合华池县农村环境基础现状,提出“以村庄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构筑污染治理和院落环境整治两道主线”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村突出环境问题、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一项利国利民、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本文主要介绍了正阳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创新农村环保机制 为“两宜”城市建设夯实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洁 《科技信息》2011,(29):396-396
为推动农村环境保护重点综合整治取得积极进展,逐步将环境保护工作向农村延伸,针对农村涉及面广,村庄分布比较分散的特点,这也使农村环保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为不断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两宜城市建设和近年来农村环保工作实际,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梁素红 《科技信息》2012,(16):92-93
本文通过分析南靖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全和完善基层环保组织,并结合生态县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等建议,以更有效地治理农村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主体是以村庄为单位,其中一个主要实施内容是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而生活污水处理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技术方式,由于受气候、地理等条件的影响,这些方式基本上都只适用于南方地区,不宜在北方推广。本文拟对适用于北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在技术方法与工艺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广大北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李令威  李林阳 《科技资讯》2013,(17):136-136
环境保护是改善人民生活面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文就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措施是将环境检测技术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乡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保证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6月3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杨文杰指出,以土地整理和"以挂钩"政策为主的的土地综合整治,就是一条现实可行的重要途径。土地综合整治首要任务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要坚持把  相似文献   

12.
林璟 《海峡科学》2012,(6):91-93
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有关情况,提出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中融入环境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就如何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刻不容缓。垃圾乱堆、污水乱排、畜禽养殖污染及工业废水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溪流整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农村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区域,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也主要在农村。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诉求的不断提高,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列入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作者通过对泰兴市农村地区环境、生态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问题根源,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出切实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江苏省南京市桥北地区河道综合整治PPP项目为例,介绍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思路,揭示了各主要整治环节所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反思工程经验教训,提出了城市黑臭水体常态化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的形成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必须与农村生产发展、生态家园建设和社会进步相结合,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意愿相结合,把统一规划与突出地方特色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实施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的目标,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土地整治主要类型有: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综合整治等.该文简析了土地整治的涵义,阐述了其规划意义,并分析了某地区内土地整改项目实例和做出了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的必由之路,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地开展村庄整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条可行路子。通过实际开展工作,总结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从卫生入手抓起,改进农村人居住环境是最为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翁慧  于媛 《科技信息》2012,(12):71-71
文章结合了2010~2012年南京市城市道路环境整治工程设计实践中的体会,浅谈城市道路出新的设计思路及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系统学原理,诠释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外缘–内核"式系统结构及其组成要素。鉴于乡村地域功能和人居环境学理论,以地域特征显著的北京市平谷区为例,明确了地域功能分区与功能定位,剖析典型村庄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活、生产和生态要素,刻画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外缘特征。从外部性导向和内部性表现的角度,设计不同村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的内核要素组合方式,归纳出新城综合发展–城市转移型、优势产业带动–中心社区型、现代农业主导–内部集约型、生态农业培育–新址重建型、生态旅游强化–原址改造型5种区域性典型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及其要点,为地方农村居民点整治和富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