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有业内人士将2012年称为"3D打印元年"。就像互联网使得报纸、广播、沟通走向民主化和社会化一样,3D打印技术也会让"制造业民主化"和"社会化制造"成为可能。 尽管3D打印技术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优势,但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实际应用还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当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还很难完全依靠市场生存,需要政府对该产业在资金扶持、税收、市场引导等方面实施一系列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概括起来,为加快推动中国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先进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被称为"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制造技术"。目前,3D打印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近两年来,繁昌县加大对3D打印企业的招商力度,已有一批3D打印企业先后落户繁昌,开展了相关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部分产品已投放市场。一、繁昌县推进3D打印产业的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出台了促进3D打印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和团  相似文献   

3.
国内     
《广东科技》2013,(19):29-30
科技部出台政策扶持3D打印技术发展 近期,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对3D打印技术的支持政策,并将设置专用经费支持3D打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曾经多次采访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杨永强,撰写了《广东抢占3D打印产业发展先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杨永强教授专访》《华南理工大学:金属3D打印技术领域的翘楚》和《杨永强:冷眼看3D打印热潮》3篇文章。这3篇文章介绍了3D打印的发展前景及广东3D打印技术产业化的优势和制约因素,阐明了杨永强教授对广东进一步推进3D打印技术产业化、抢占3D打印技术产业高地的建议;报道了华南理工大学在金属3D打印技术的研发以及在生物医学领域实现产业化等成果;揭开3D打印的神秘面纱,展示热潮背后的冷静思考。今天,我们再次邀请杨永强教授介绍了近年增材制造产业扶持政策、广东省增材制造协会的工作及进一步推动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的建议;同时,作为我国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重要专家、学者,杨永强教授还介绍了金属增材制造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3D打印技术的产生对现有制造模式带来的影响,从组织边界和价值创造过程的角度阐述了3D打印技术带来的变革与创新,并以3D打印为基础构建了社会化网络制造模式框架,讨论了社会化网络制造模式的根本属性及其对组织边界和价值创造过程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芜湖市通过实施精准招商、政策资金扶持、打造载体平台和布局产业链条四步走的思路,3D打印产业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成为芜湖市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的一张新名片.本文从芜湖市3D打印产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产业存在的短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3D打印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一种,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其中金属3D打印被认为是将来制造业的主导方向.金属粉末材料是金属打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突破点.综述了3D打印金属粉体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钛合金、铝合金、不锈钢、高温合金和镁合金等5种金属粉体材料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对金属粉体材料的运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3D打印技术1.概况3D打印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伴随着信息技术、工程控制、材料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驱动下,3D打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3D打印技术已从最初的科研迅速延伸至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工业制造、文  相似文献   

9.
3D打印于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学名是"快速成型技术",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将设计好的物体转化为三维设计图,采用分层加工、叠加成形的方式逐层增加材料来打印真实物体.其工作原理与传统打印原理类似,只不过3D打印机不用纸与墨,而是用塑料、金属、陶瓷、沙子等材料做成粉状后充当"墨水"进行打印.3D打印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就可以打造出任意形状.  相似文献   

10.
潘慧  刘震 《广东科技》2014,(15):48-49
东莞市横沥镇模具产业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是横沥镇积极响应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扶持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部署而组建的。作为广东省模具制造专业和中国模具制造名镇,横沥镇十分重视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欲借平台优势打造3D技术产业集聚区。为进一步了解平台建设情况,本刊记者走访了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之模具产业3D打印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3D打印技术正以无以伦比的威力,颠覆传统制造业,引发新一轮工业革命,开启一个"万物皆可打印"的造物新时代,房子、汽车、衣服、机器人、器官……你能想象到的3D打印均可打印。据预计,2017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增至125亿美元左右,而我国也将达到173亿元左右。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  相似文献   

12.
潘慧 《广东科技》2014,(15):16-18
3D打印技术市场潜力巨大,势必成为未来制造业趋势的众多突破之一。但目前市场应用是3D打印技术推广的最大难题,3D打印技术只有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为了解广东3D打印产业的市场应用和发展等情况,我们采访了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李耀棠。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5月18日,惠普推出了其备受市场期待的多射流熔融3D打印解决方案,并且一次就推出了两款产品:HP Jet Fusion 3D 3200和HP Jet Fusion 3D 4200,其售价分别在13万美元和20万美元以上。惠普日益增长的合作名单上新增了另一个新名字——宝马公司。"我们准备将3D打印技术纳入其长期的生产战略当中。"宝马公司3D打印中心负责人Jens Ertel说道,"宝马公司很早以前都在关注惠普的3D打印解  相似文献   

14.
 3D打印技术具有个性化定制的特点,能满足医疗领域个性化、精准化的需求。从3D打印标准化角度,分析了3D打印技术国际标准研制进展与国际通用标准体系框架,梳理了3D打印现行国际标准,剖析了中国3D打印在政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批注册技术规范、培训体系等方面的投入与支持,并结合国际标准化工作展望了中国从通用标准、应用标准与审批注册规范等方面推动3D打印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通过标准化路径推进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制备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开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个性化定制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牙科、骨科、气血管支架、皮肤、药片和生物打印等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的应用,总结了3D打印市场的发展进程,分析并描绘了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材料发展的中的地位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光固化3D打印制备陶瓷和熔模铸造消失模技术近年来得到市场的青睐,现将技术涉及的关键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光固化3D打印制备陶瓷技术涉及到制备浆料、光固化成型和烧结等过程,每一步都会影响最终陶瓷产品的质量.光固化3D打印制备消失模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于缩短陶瓷型壳制造周期、提高熔模铸造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阻碍光固化成型熔模铸造制备陶瓷型壳市场化的技术难点在于获得膨胀率低和残留低的聚合物树脂配方.  相似文献   

17.
吴文龙 《广东科技》2016,(15):20-23
正"黑科技"之"3D打印"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打印机可以打印电脑设计的平面物品,而所谓的3D打印机与普通打印机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打印材料有些不同。普通打印机的打印材料是墨水和纸张,而3D打印机内装有金属、陶瓷、塑料、砂等不同的"打印材料",是实实在在的原材料,打印机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可以把"打印材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同时,一项名为"4D打印"的技术开始崭露头角.从实现原理角度来说,3D打印主要是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它仍然属于传统的造物过程,即先模拟后制造,或者边制造边调整打印的过程.而4D打印颠覆了这种方式.与3D打印相比,4D打印增加了一个可变维度,其核心是材料自组装,即在3D打印过程中,在预先设定的部位内置入智能材料.打印完成后,将产品置于特定的环境中,智能材料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导致产品形状、强度等发生改变,最终按照产品设计,折叠成相应形状.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在制造产业的各个领域,3D打印技术的开展亟待大量应用型人才。为了实现3D打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院校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培养人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笔者学校与3D打印知名企业进行合作,践行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创建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3D打印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3D打印的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潜力,发展3D打印技术对贵州"千企改造"、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3D打印以其独特的"增材制造"方式和生产理念,让人们对它的未来充满了想象和期待,同时,凭借着自身技术的突破,可打印材料的增多,拓展了潜在的应用领域。3D打印也更契合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个性化产品的兴趣,而对它的关注,反过来也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