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阻燃羊毛纤维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氟钛酸钾与无机盐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碳率、氧指数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经过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热降解温度比未处理的降低,剩碳率和氧指数升高,阻燃性能增强.根据阻燃羊毛的热降解行为的变化,对不同的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改性羊毛纤维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用氟钛酸钾和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碳率、氧指数、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其热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经过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热降解温度比未处理的下降,剩碳率和氧指数升高,阻燃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3.
用稀土氧化物(La2O3,CeO2,Y2O3)溶胶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并采用氧指数、剩炭率、热分析等方法对处理前后的羊毛纤维的阻燃性能及热降解行为进行研究.实验证明:经处理后的羊毛纤维,剩炭率、氧指数升高,热降解温度提前,活化能改变,放热峰温度升高,阻燃性得到明显改善.依据阻燃羊毛的热降解行为的变化,对该体系处理羊毛的阻燃机理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阻燃羊毛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氯化钛、氟化氢铵和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体系对羊毛纤维进行阻燃处理,所得的羊毛纤维用热分析、剩炭率、扫描电镜(SEM)和氧指数等分析方法对其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用Kissinger方程计算热降解反应活化能,DTATG从室温至700℃,结果表明:经过四氯化钛、氟化氢铵和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体系处理的羊毛纤维剩炭率、氧指数均比未经阻燃处理的羊毛纤维有所提高,热降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改性木材的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热分析、红外光谱、剩碳率和氧指数对用含氮、磷等无机化合物处理后的阻燃木材的热降解行为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阻燃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其氧指数和剩碳率比未处理的木材升高,而热降解反应活化能和分解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用三聚氰胺脲酸盐(MCA)和磷酸协同体系对大豆蛋白纤维(天鹅绒,38%大豆蛋白纤维/38%棉/24%涤纶)进行阻燃处理,并采用了限氧指数(LOI)、剩炭率、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方法对阻燃处理前后大豆蛋白纤维进行表征并对其热降解机理进行了研究.对比未阻燃的样品,阻燃处理后的大豆蛋白纤维的剩炭率、氧指数明显提高,热降解起始温度提前,阻燃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六氯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对木材的阻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氯化铵和五氯化磷为原料,氯苯做溶剂,采用复合催化剂合成了产品六氯环三磷腈.以六氯环三磷腈为阻燃剂,采用常压浸注和热-冷浸注结合法,对木材进行了阻燃处理,并利用氧指数,剩炭率,热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热降解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木材其氧指数和剩炭率比未经处理的木材明显升高,而热分解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将麻纤维用含氮、磷、卤的无机阻燃化合物处理,所得阻燃纤维采用热分析、锥形量热分析、红外光谱研究其热解行为,用氧指数、剩碳率、热释放速率和有效燃烧热等参数表征它的阻燃性能,并用Broido方程计算麻纤维的动力学参数热解活化能的变化。通过比较未处理麻纤维和阻燃麻纤维的热解行为、阻燃性能及热解反应活化能的变化,初步探讨无机阻燃化合物处理麻纤维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9.
阻燃棉纤维的热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四羟甲基氯化膦及一些协效剂对棉纤维进行阻燃处理,并用热分析、氧指数及剩炭率等手段对阻燃样品的热解过程及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样品比未处理的热解起始温度提前,第一阶段热解活化能降低,氧指数和剩炭率升高;不同协效剂得到的阻燃样品,其阻燃性能不同,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铵作为协效剂得到的样品阻燃性能分别优于硫脲和六亚甲基四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固体溶液阻燃剂对 PVC材料的阻燃作用 ,对几种氧化物的混合物高温灼烧后对 PVC材料进行阻燃处理进行了分析 ,通过 DTA- TG、氧指数和机械性能等测试方法测定其性能。实验证明添加固体溶液阻燃剂可以使 PVC材料的氧指数和剩炭率比未添加固体溶液阻燃剂的 PVC材料提高 ,分解温度和热降解反应活化能降低。并且添加少量的固体溶液阻燃剂就能取得较好的阻燃效果 ,并不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金属配合物在阻燃软聚氯乙烯(PVC)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Al(OH)3和Mg(OH)2)复合阻燃剂对软聚氯乙烯(PVC)的阻燃消烟作用。用Kissinger方程求出了聚合物降解反应的活化能,用热分析的方法结合氧指数、烟密度及剩炭率的测定,同时结合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剩炭结构的观察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氢氧化物(MH)对软PVC的阻燃机理及协同作用.对阻燃处理后的样品的机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与氢氧化物在配比合适时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对软PVC有较好的阻燃消烟效果,这是由于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成炭与氢氧化物对烟粒的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由于阻燃剂的添加量较小,对样品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解决卤锑阻燃高密度聚乙烯(HDPE)复合材料燃烧时发烟量大、熔融滴落严重等问题。【方法】采用自制的碱性钙基膨润土(Ca-MMT)与卤锑阻燃剂复配阻燃HDPE,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水平燃烧等级、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等测试,研究Ca-MMT和卤锑阻燃剂对HDPE的协同阻燃效应。【结果】HDPE/DBDPE/Sb2O3/Ca-MMT复合材料的LOI由纯HDPE的19.60%提高至32.77%,水平燃烧等级由HB75级提高至HB级,且燃烧时不产生熔滴,具有良好的成炭效应;拉伸强度由13.35MPa提高至23.33MPa,力学性能良好;失重率由纯HDPE的96.17%降至86.50%,热稳定性明显提高。碱性钙基膨润土的最佳添加量为4%。【结论】自制的Ca-MMT与卤锑阻燃剂有较好的协同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制备了掺杂少量硬硼钙石(CB)或硼酸锌(ZB)的阻燃聚丙烯(PP)复合材料,研究了CB和ZB对填充蜜胺包覆聚磷酸铵(APP-102)、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PP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熔融结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少量CB或ZB(质量分数为2.0%)能有效提高阻燃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极限氧指数(LOI)从25.7%分别提高到27.6%和27.7%,UL-49等级从V-2提升到V-0,热释放峰值(pHRR)和总放热量(HRR)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CB和ZB有效改善了阻燃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燃烧时硼元素在表面促进形成连续紧密的炭层; 少量CB或ZB的添加不仅没有劣化阻燃PP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而且使拉伸模量、弯曲模量略有升高,同时提高了阻燃PP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 因此,CB与ZB类似,可被应用于PP的协同阻燃工艺.  相似文献   

14.
以四氯化硅、甲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硅卤协同阻燃增塑剂硅酸甲基三(氯乙基)酯.探讨反应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适宜的工艺条件:四氯化硅与甲醇的物质的量比为1∶1,四氯化硅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3.2,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2 h,产率为98%.并采用FTIR,1H-NMR,极限氧指数等技术表征化合物硅酸甲基三(氯乙基)酯的分子结构及性能.  相似文献   

15.
阻燃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所制备的聚丙烯/蒙脱土(PP/MMT)插层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热分析、锥形量热、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对其热解和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热分析表明蒙脱土片层在热解过程中显示出能量阻隔作用,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成炭量;蒙脱土片层与膨胀型阻燃剂之间的协效作用使得纳米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CO与CO2释放量及比消光面积明显降低;将不同阻燃级别的材料制成电视机壳进行全尺寸锥形量热仪实验表明,V-0级别的阻燃聚丙烯材料的火灾危险性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