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某钢工厂1780mm热轧生产线采用的35kV/10kV供配电系统。其特点为35kV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所有轧机主传动由35kV电压直接供电,各区域变电所由35kV电源线路和变压器组成“线路-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供电。35/105kV变压器的差动保护选用SEL-587智能型电流差动保护继电器。10kV供配电系统选用SEL~351型智能保护继电器作过电流保护。  相似文献   

2.
胡宜亮  刘德海  杜迅  庞向宇  孙晨阳 《河南科学》2012,30(11):1589-1593
采用黑曲霉菌株An08-752,经曲盘、发酵床(帘子床)、厚层通风制曲池进行固态发酵,产业化生产饲用β-葡萄糖酶,结果表明:通风曲池厚层通风发酵培养30~32 h,产β-葡聚糖酶最高,发酵酶活力达到1.15×105μ/g;发酵床发酵培养时间35~37 h,产β-葡聚糖酶最高,发酵酶活力达到1.28×105μ/g;曲盘发酵培养32~34 h,产β-葡聚糖酶最高,发酵酶活力达到1.36×105μ/g.  相似文献   

3.
针对餐厨垃圾生物干化处理周期长、脱水效率低的问题,基于外源辅助加热的生物干化机,比较不同加热温度(加热板设置温度)/加热时间(分别记为CK、JR 55-30、JR 75-30、JR 95-30、JR 105-20、JR 105-30、JR 105-40、JR 115-30)对餐厨垃圾生物干化过程系统脱水能效及氮素损失的影响.结果 表明:CK、JR 75-30和JR 105-30的单位质量水分去除能耗较低,分别为0.58、1.24和1.34 kW·h/kg,其余处理在1.42~1.61 kW·h/kg;JR 105-30、JR 105-40、JR 115-30的水分去除效率较高,别为84.22%、92.27%、84.77%;其余处理均在26.86% ~76.82%;加热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总氮(TN)和铵态氮损失率越大,8个处理的TN损失了6.16% ~ 22.03%,铵态氮损失了19.15% ~60.87%.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TN、铵态氮与含水率(MC)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电导率(EC)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JR 105-40处理的单位质量水分去除能耗为1.52 kW· h/kg,比CK(0.58 kW·h/kg)高0.94 kW· h/kg;水分去除效率为92.27%,比CK(26.86%)高65.41%;TN损失了19.49%,比CK(6.16%)高13.33%;铵态氮损失了57.45%,比CK(19.15%)高38.30%.在保障快速干化效率的基础上,建议采用JR 105-40对餐厨垃圾进行生物干化;4 d内可以使餐厨垃圾含水率下降到28.56%.研究结果为餐厨垃圾快速生物干化处理外源加热温度/时间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大型化设计集中在分离器的放大上.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方型分离器具有良好的放大潜力,对比了300mm×300mm及700mm×700mm冷态实验、351mm×351mm的热态实验、300mm×3000mm的工业热态测试结果,并预测了放大后的性能.放大后的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方型分离器可以满足循环流化床锅炉放大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利用GPS掩星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对流层顶结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GPS无线电掩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变化.首先,对CHAMP和SAC-C掩星温度廓线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与匹配的无线电探空数据对比,验证高原地区掩星温度廓线的准确性.选用2001年5月至2004年12月CHAMP及SAC-C数据,分析了75°-105°E,25°-40°W青藏高原及105°-135°E,25°-40°W对比区域,对流层顶高度及温度随时间及空间的变化.分别根据最冷点及递减率对流层顶定义,分析了区域内季节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刘晓辉  张光杰 《科技信息》2013,(13):120-122
<正>1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对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电涡流测功机、发动机热试台、集装箱磨合台架、变速箱试验台架的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校准。2引用文献GB/T 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JJG 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JJG 860-1994《压力传感器(静态)检定规程》;JJG 874-2007《温度指示控制仪检定规程》;JJG 229-1998《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JJG 351-1996《工业用廉金属热电偶检定规程》;JJF 1076-2001《湿度传感器校准规范》;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使用本校准方法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相似文献   

7.
计算和分析了海口的生态足迹、生态容量、生态盈余及赤字状况,并对2010-2012、2038年的生态足迹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显示:2000-2008年,海口生态足迹增长96.72%,年均增长10.75%,生态容量维持在7.4×105~7.9×105 hm2之间;人均生态足迹由0.245 1 hm2增长至0.3963 ...  相似文献   

8.
对混流式水轮机HLA351模型机尾水管的数值模拟,分析、比较标准κ-ε模型与可实现κ-ε模型(Realizable κ-ε)采用simple算法与simplec算法时对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对水轮机尾水管进行数值模拟时,利用可实现κ-ε模型,采用simplec算法,得到的结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以投加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7天的玻璃鱼缸内的废水为样品,接种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硝化细菌、月牙藻(Selenastrum reinsch)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后于光照箱内培养,于0、12h、24h、48h、84h、120h、168h测定废水样品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以24h氨氮和168h可溶性磷酸盐的去除率为指标进行L9(34)正交实验,研究菌-藻体系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氮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硝化细菌、月牙藻和四尾栅藻组成的菌-藻体系可以通过其新陈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共生关系有效地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菌-藻体系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最大去除率98%,在初始密度为5×105cells/ml条件下,最佳菌-藻体积配比为1∶2∶2∶3,即最佳菌-藻初始密度分别为2.5×105cell/ml、5.0×105cell/ml、5.0×105cell/ml、10.0×105cell/ml。菌-藻体系去除可溶性磷酸盐的最佳反应时间为168h,去除率100%,在初始密度为5×105cells/ml条件下,最佳菌藻体积配比为1∶1∶3∶2,即最佳菌-藻初始密度分别为2.5×105cell/ml、2.5×105cell/ml、10.0×105cell/ml、5.0×105cell/ml。  相似文献   

10.
紫外线-亚硝酸复合诱变选育高抗逆性绿僵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绿僵菌孢子的抗逆性,延长储存期和对环境的稳定性,利用紫外线-亚硝酸对绿僵菌M105-3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出孢子海藻糖含量显著提高的耐储藏诱变株M105-32;250℃下贮存,初步试验表明孢子半衰期由96.6d提高到144.9d,通过孢子紫外线抗性、耐热性和耐储藏性测定,诱变株比出发菌株的耐抗紫外线、耐热性及储藏性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LLM-105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性能、合成新方法、晶体结构、热化学特性及其在火炸药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LLM-105的能量介于TATB和RDX之间,分子内存在的π共扼体系以及强烈的分子内氢键作用,使得LLM-105对热、冲击波、火花和摩擦撞击非常钝感,与火炸药中常用组分铜、铝、黑索今、高氯酸按、吉纳、硝化棉、硝化甘油、二号中定剂和射孔弹药型罩等有良好的相容性,其燃烧产物清洁,无卤素、无烟,LLM-105是一种相当钝感的含能材料,可作为新型高能钝感炸药用于战斗部装药及推进剂装药,应用前景良好,分析并提出了LLM-105应用于武器系统中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SEL-351A的零(负)序方向元件分别在接地方向、相间故障方向及三相短路故障方向的理论分析,结合电测试数据阐述了对SEL-351A继电器方向元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桃胶多糖的水解,以桃胶多糖为原料,用DNS法测定其在pH=1及不同水解温度和时间下的单糖的含量,进而计算出水解度. 结果表明桃胶多糖的酸水解属于拟一级反应类型;在70、75、80、85、90、95 ℃反应时其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是1.72×10-5 s-1 、 3.74×10-5 s-1 、 5.77×10-5 s-1 、 9.41×10-5 s-1、 1.45×10-4 s-1、 2.23×10-4 s-1 ,其水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是1.03×105 J·mol-1,反应的表观频率因子是9.72×1010. 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两者之间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 总结出桃胶多糖酸水解反应的Arrhenius公式是k=9.72×1010exp(-1.03×105/RT),进而得到水解度为1-1/exp{[9.72×1010exp(-1.03×105/RT)]t}  相似文献   

14.
用新试剂1-(对-偶氮苯)-3-(5-硝基-2-吡啶)-三氮烯(APNPT)研究了光度法测定镍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pH为10.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镍(Ⅱ)与APNPT能生成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05L·mol-1·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地理耦合模型BIOME4,模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东部南北样带生物群区的潜在分布。根据中国气候-植被的关系对BIOME4的环境限制因子进行修正,运用经过修正的BIOME4模拟现实与未来生物群区的分布。Kappa检验表明,BIOME4可以较精确地模拟生物群区的分布,其中,热带常绿林、热带落叶林、亚热带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落叶泰加林和温带草原均得到了较好的模拟;温带针叶林、冷温带针叶林的模拟结果不理想;在SRES-A1B情景下,模拟结果表明热带森林、亚热带森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泰加林的分布均发生了明显的北迁;在未来生物群区分布的主要变化区域位于海南沿海,热带和亚热带的交界处,北亚热带和温带大部分地区以及冷温带和寒温带境内大部分地区。热带森林、亚热带混交林、冷温带针阔混交林的面积分别增加了1.167 6×105、5.004 8×105与6.110 0×105 km2;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泰加林的面积分别减少2.089 0×105、2.162 8×105和2.517 0×105 km2;温带针叶林在未来消失。  相似文献   

16.
设计和合成了2种双羟乙氨基给体和硝基受体有效组合的新型偶氮分子,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熔点测定对化合物进行表征,研究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线性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用熔致变色法测定这2种化合物的非线性极化率,分别为140×10-30esu 和351×10-30esu;热分解温度分别达到291.93 ℃和302.36 ℃,这2种非线性光学生色分子表现出较大的光学非线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用光谱法研究以二肽链连接的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与DNA发生外部结合.由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出卟啉-蒽醌化合物及其金属锌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2×105(mol/L)-1和6.7×105(mol/L)-1.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亚苄基海因水解体系建立了一种高效实用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为生产工艺控制提供了依据,并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此体系中的未知副产物进行了初步检测.具体液相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乙腈-5 mmol·L-1乙酸盐缓冲液(用醋酸调pH4.5),流速0.5 mL·L-1;梯度洗脱;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8,5 μm,4.6×150 mm,2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04 nm.色-质联用中质谱条件为ESI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气帘气流量1.03×105 Pa,电喷雾电压-4 200 V,离子源温度500 ℃,辅助雾化气1.37×105 Pa,干燥气4.13×105 Pa,相对分子质量检测范围m/z 40~600.液相色谱法测定亚苄基海因和苯丙酮酸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05和0.999 86,亚苄基海因和苯丙酮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1.45 %和97.23 %,相对标准偏差为1.002%和0.833 8%.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来表示,分别为0.591 9 % 和0.648 2 %.结果表明,该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以用于苯丙酮酸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九种外生菌根菌与杨树苗木的菌根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9种外生菌根菌对4种杨树苗木进行了菌根化试验,比较了各外生菌根菌与不同杨树形成菌根的能力以及不同接菌方法下的菌根感染率,并探讨了外生菌根菌对杨树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绒盖牛肝菌(Xc)、美味牛肝菌(Be)、彩色豆马勃(Pt)和紫金蜡蘑(La)均能与杨树苗木较好地形成菌根,Xc在4种杨树苗上的菌根形成能力强于其他菌根菌,Be在I-69杨上形成菌根能力较强,Pt和La则形成能力较弱;褐环乳牛肝菌(SL)、褐疣柄牛肝菌(Ls)、华美牛肝菌(Bs)、头状秃马勃(Cc)和黄须腹(R1)在灭菌基质上不易与杨树形成外生菌根,但在自然土中却可形成;通过打孔接菌的方法,苗木菌根化率要比移栽时施底肥接菌和蘸根法接菌时高,其操作也更简便、省工;小叶杨可与大多数供试菌根菌形成菌根,Ⅰ-72和NL-351杨则与Pt的亲和度最高,Ⅰ-69杨与Xc菌的亲和度最高.研究显示,与Ⅰ-69杨、Ⅰ-72杨和NL-351杨最适的外生菌根菌分别为Be、Xc和Pt;与小叶杨最适的外生菌根菌为Xc和Be;这些菌根菌对苗木的促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1-(2-吡啶偶氮)-2-萘酚-磺酸(PAN-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研究表明,PAN-S对BSA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K=5.32×105~8.53×105L·mol-1)、荧光猝灭常数(Ksv=7.08×105L·mol-1)及结合位点数(n=2.88).进一步通过同步荧光法研究了PAN-S对BSA构象的影响,认为PAN-S主要结合在BSA的色氨酸残基附近.研究发现,PAN-S与BSA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其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