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恒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作家之一,他的《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白涡》充分揭示了其女性想象与关怀的三个特点,即:以人道主义作为基础,侧重从食色两方面关注女性沉重的内身;立于女性价值立场,对女性追求自我生命意志的实现予以同情与肯定;在探讨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侧重于对男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十日谈》和《聊斋志异》的女性悲剧意识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十日谈》中的悲剧女性强调个人独立与尊严 ,肯定个体价值 ,主动积极地追求自由人格理想 ;而《聊斋志异》中的悲剧女性的悲剧意识往往被纳入伦理的心理结构之中 ,肯定群体价值 ,其人格主导特征是人伦道德型的  相似文献   

3.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4.
凯特·肖邦的《一双丝袜》和玛丽·E·维尔金斯的《母亲的反叛》这两篇小说创作于女性主义运动萌发的19世纪末期的美国。它们的主人公表现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觉醒的过程也是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过程。本文从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关注以两位主人公为代表的女性主体意识建构及其在出发点、方向、环境和结局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在父系文化意识的支配下,作家按照他们的想法塑造女性形象,无论是表现王侯将相、叱咤风云的男儿天地的《三国演义》,还是描写下层社会、英姿飒爽的须眉英雄的《水浒传》,其女性群体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独特性格。然其整体命运都是悲惨的:她们或成为男子的附属品,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处于男权统治的重重樊篱之中,完全失去了自我,也忘记了找回自我。  相似文献   

6.
戴茗柯 《科技信息》2009,(11):104-104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以华裔背景为依托,以女性为主题,描写了处于双重边缘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以作者为代表的华裔女性意识的觉醒。表达了摆脱男权社会的强烈愿望,对男女平等的渴望以及女性应该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主义思想。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其作品《女勇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甘小群 《科技资讯》2013,(31):229-229
1847年10月,英国出版了一本署名为柯勒·贝尔写的长篇小说——《简·爱》,作品一出现就引起了轰动。任何一部作品都是褒贬并存,《简·爱》也不例外。本文要讨论的是女性独立意识在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念作用下的无助和在这种女性意识里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向千年封建社会的男权意识进行了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作品主题批判了男尊妇卑的男权中心主义,表露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二)通过宝黛爱情批判了潜藏着男权意识的才子佳人婚姻程式;(三)通过晴雯、鸳鸯这两个新女性形象对女性被男权制度压迫而导致女性意识“空洞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十七年是一个意识形态高度一元的时代,女性意识这种按性别而非按阶级区分出来的意识很难"浮出历史的地表",但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将女性意识潜隐于文本深层,虽然受到主流话语的压抑、扭曲、异化,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女性意识顽强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逾矩的罪人》是劳伦斯作品中一部颇具现代风格的婚外恋小说。用卡尔·荣格的原型分析理论解读《逾距的罪人》中的悍妇和“大母亲”这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原型,揭示劳伦斯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憎恨和恐惧的矛盾心理,以及女性意识对男性权威的挑战与征服。  相似文献   

11.
弹词作为“女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作者、接受者、传播者、内容、形式等五个方面。弹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自觉是多方面的,而尤以女性的参政意识最为突出,这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因素密不可分,对后世的女性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苏童小说以其叙述的优美、精致,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他的小说开阔了当代学的视野。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思考其创作中人的注入和女性意识的凸现,不仅能洞悉苏童小说的女性世界,而且能了解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唐山市五所高校在校女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总体水平不高,行为较差。提示今后应加强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培养,为今后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吴为是张洁长篇小说《无字》中的女主角,在爱的追寻中迷失了方向,最终自杀。文章认为,导致吴为悲剧的原因集中于两点:一是男权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冥顽不化,二是女性对男权的认同和内化。真爱的追寻要有男人的自觉,更要有女人的自省。  相似文献   

15.
杜十娘与简爱分别是处于东西方社会底层的妇女形象.她们在性格上均有反抗性,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表现迥异.前者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价值尊严的残酷扼杀,是封建桎梏下女性意识沉睡时下层妇女命运的必然,而后者的胜利则是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高岚 《科技信息》2010,(35):J0168-J016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山东省部分高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时态下女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进行研究,进而研究培养体育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香港小说家西西的作品已在香港文学中日益被经典化,其小说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建构与丰富渊博的知识性叙述,既是西西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又是西西在众多香港小说家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之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西小说是香港的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最明显的标志,体现了香港文学的较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和李碧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也是文学研究者不断研究的“传奇”,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多侧重于两者共性的总结,而对其作品之间的差异却涉猎不足。有关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前者多写世俗生活中无奈地生,后者则写奇幻世界里惨烈地死;作家创作情感层面,前者趋冷,而后者趋热,等等。她们作品之间的诸多不同,其根源正在于两者在女性意识和宗教意识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女性主义的方法来解读建国后中国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透视出不同时期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和女性意识的发展脉络.女画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毛泽东时代--女性意识缺失;20世纪80年代--女性意识萌芽;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