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福建永定县的常绿阔叶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对永定县常绿阔叶林的31处共3100m~2典型样地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36种,分属43科86属.单种和两种属共占总属数的93%.群落区系以樟、壳斗、山茶和茜草等科以及热带,泛热带地理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43.0%和31.4%)为主.优势树种有栲属多种、木荷、青冈、蕈树和马尾松.群落类型有槠林等12个群系并具中、南亚热带植被过渡性特点.树种年龄结构和乔灌木多样性分析表明,群落已趋向中一晚年发育期并开始转为恢复发展的前期阶段.  相似文献   

2.
据对南平市81处样地、24048m~2面积的森林各类型群落调查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342种,分隶84科195属,单种和寡种属占总属数的92.3%.群落区系以壳斗、樟、山茶和茜草等科的属种以及热带、泛热带分布地理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40.3%和26.0%)为主.优势树种有栲、木荷、石栎、润楠等属和马尾松.全市群落类型可分为10个植被型,含66个群系.植被具福建中亚热带南、北部亚地带过渡性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3.
据对2个100m2样地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66种分属32料58属.群落区系以樟、茜草和山茶等科的属种居多数;热带、泛热带地理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44.5%和33.3%.树种以米槠、木荷、青冈和红勾栲为主,林下多见九节木、朱砂根等雨林种类,显示群落是当地基带植被南亚热带雨林向高海拔山地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闽北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地处福建省北部包括蒲城等六县的建溪流域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区系成分、外貌、结构、主要种类的综合特征和群落演替趋势等特点。据统计49块样地共10,600平方米面积的群落种类组成中,含维管植物216种,分属于64科123属;其中单种与寡种属分别占总数的66.7%与27.6%。植物区系以包括泛热带、热带分布的成分占优势,分别达科、属总数的45.3%与53.3%。全流域区树种以栲树、苦槠、甜槠与木荷为主。基于对群落区系成分、外貌与树种年龄结构等分析表明,该区群落是从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到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植物社会学的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广西特有种肥牛树群落的科属组成、植物地理区系分布、生活型谱、叶级谱、群落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36科55属61种;肥牛树群落的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有8种,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单叶、中型叶为主;群落分层明显,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肥牛树在整个群落的乔木层中占绝对优势.肥牛树群落的基本特征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海南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海南吊罗山热带山地雨林扫把青冈 鸭脚木群落共出现44个科,95个属的乔木树种190种,其中种类数量大于5个的有樟科(24种),茜草科(17种),山毛榉科(17种),山矾科(11种)和山茶科(11种),主要属为新木姜属(6种),蒲桃属(6种),山矾属(12种)和栎属(13种).群落以热带分布型物种占优势,为895%.其中,又以热带亚洲分布成分最多,占358%;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占274%;其它热带分布型占253%,群落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温带分布型,约95%,中国特有分布属所占比例极低,仅为11%说明其物种的分化程度较低,同时,也说明山地雨林可能是一个广泛分布于东亚的常绿阔叶林的原始代表类型.样地1共有单个体种45种,双个体种20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304%和135%;样地2共有单个体种46种,双个体种26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383%和217%,这些低密度的或小种群的偶见种相对群落的主要种来说,更容易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而在群落中绝灭,从而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宁化县现状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基本特征及划分其类型.据对其19处具代表性样地、每样地取100m~2面积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共含维管束植物115种,分隶46科81属.群落区系主要有壳斗、冬青、茜草、杜鹃花、越桔、山矾等科属;地理成分以热带分布和泛热带分布成分居多数,分别占总属数的42.2%和27.0%.全县常绿阔叶林可分甜槠林等10个群系,上层树种以甜槠、栲树和细柄蕈树等为主,属典型中亚热带森林群落,但具较大次生性而切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四川东拉山大峡谷的植物区系与植物资源特征,为该地的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利用植物区系地理学及植物资源学方法,对东拉山大峡谷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进行了研究。【结果】①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17科390属836种; 生活型以草本为主,共353种,而乔木、灌木和藤本分别有228、195和60种。②在科属组成上,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共有23科203属524种,分别占该地区种子植物总属种的52.05%和62.68%。③植物区系成分在科的水平上热带成分最高,其中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占41.36%; 而在属种的水平上,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中又以北温带分布占比最高,分别为属种总数的30.92%和46.76%。【结论】从东拉山分布区的类型来看,科的起源以热带性质为主,而属的性质则以温带分布为主,且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通过与临近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聚类分析,东拉山的植物区系与白马雪山的类型相似,温带成分较多,热带成分较少。东拉山大峡谷植物资源丰富,以材用、药用、食用和观赏4类为主,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台湾水青冈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水青冈(Fagus hayatae)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北部山地,在大陆分布很少.采用Braun-Blanquet(1964)、Fujiwara(1987)的植物社会学调查办法并结合典型样方法,对分布在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台湾水青冈林群落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姊妹山的台湾水青冈群落有植物68种,分属34科、48属;植物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类型占优势,分别有10属和9属,占所有属的22.22%和20%,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体接近;重要值分析表明,台湾水青冈具有明显优势,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和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为次优势种;除物种丰富度外,其他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群落结构呈倒金字塔形,属于哀退型群落,需加强对其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广西石灰岩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毛瓣金花茶(Camellia pubipetala)的伴生群落特征及其种群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毛瓣金花茶的伴生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伴生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结构特征及种群年龄结构。结果表明:在龙虎山1、龙虎山2、陇召和驮塞4个样地共1 600 m~2的毛瓣金花茶伴生群落中,共记录维管植物202种,隶属69科158属,主要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桑科、樟科等。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为主,热带成分占优势(82.87%),群落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79.21%),叶的性质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和全缘为主。群落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层间植物丰富。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毛瓣金花茶幼苗严重缺乏,种群更新能力弱,且多为小种群,呈现衰退趋势。应加强对毛瓣金花茶生境的保护,并对残存植株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植被调查样地法研究了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物种多样性,以及优势种种群的年龄结构等特征.结果表明,在3 000 m2样方中,有维管植物171种,隶属于64科105属.群落的数量优势科为蔷薇科、杜鹃花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冬青科、茜草科、山矾科和木兰科等,种类组成的科、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优势,温带成分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以温带成分为主,体现出广东松群落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的典型特征.群落乔木层优势种为广东松、五列木、甜椎、疏齿木荷和福建柏等.群落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27和5.225.广东松种群的立木结构表明,I级更新幼苗少,属于相对稳定至中袁种群,将来可能被阔叶树种群取代.  相似文献   

12.
在2014-2015年间对四川省石棉县大岗山水电站影响区域内的种子植物的种类、植被类型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旨在为电站建设后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1)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该区种子植物有101科、320属、552种;(2)优势科、属明显,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居多;(3)其种子植物包含9种科级分布区类型、15种属级分布区类型及变型,表现出明显的热带性质和一定的温带性质;(4)影响区域内的植被大致可分为5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0个群系.  相似文献   

13.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长江中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区内有种子植物166科803属1 56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达139科550属1 023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3科,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36%和62.85%,含5种以上的19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5.74%,这些科、属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体现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性特征.缙云山在种子植物物种数量及分布区类型上都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就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对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的16处常绿阔叶林样地调查统计,共含维管束植物195种,分属72科125属。植物区系以樟、壳斗、山茶与金缕梅等科的属种为主,热带、泛热带分布地理成分共分别占科、属总数的51.4%与65.6%。全区现状群落有米槠林等10个主要群系且可分3个样地组合。树种以米槠、细柄? 树与甜槠等占优势但已大多老龄化,今群落切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5.
广东南昆山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昆山植物区系组成很复杂,归纳如下几点:植物种类丰富,维管植物共220科,817属和1925种,分别占广东相应的80.6%,52%和35.5%。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这此南昆山地理位置和气候关连。原始和古老的种类较多,特有成分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