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Mn—Mo—B—RE系铸态钢中的硼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Mn-Mo-B-RE系低合金铸钢中硼的偏析和均匀化,正火,调质热处理过程中分布的变化,以及稀土元素加入和钢中Mo等元素对硼分布的影响,硼在铸钢中有明显的偏析现象,经正常的均匀化处理后,铸钢中硼分布的均匀性受Mo的偏析强烈影响,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一定结晶学平面的硼相析出,会沿晶界形成粗大连续网状的硼相,导致脆断,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抑制硼的偏析,从而起到保护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DFF/ROB3LYP方法计算了几种一碳掺杂(碳取代一个硼原子或氮原子)的硼氮纳米管的电子结构,研究了其导电性,得到了这种碳掺杂硼氮纳米管的能带结构和态密度曲线,并与纯硼氮纳米管作了比较,讨论了碳掺杂对硼氮纳米管导电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讨论硼在γFe-B系统以及GH128合金TLP扩散连接区听扩散机制,计算了它们的扩散系数与激活能。理论计算和已有的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4.
在Na_2O—CaO(MgO)—B_2O_3—Al_2O_3—R—H_2O体系中,应用水热晶化法首次合成了4种新型微孔硼铝酸盐.吸附性能的研究及孔径分布的计算表明这4种硼铝酸盐为新型分子筛类材料;结构中的硼经红外光谱研究,证明其存在状态为三配位和四配位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5.
用穆斯堡尔效应对Nd15Fe85-xBx(x=0,2,4,8,11)合金的物相进行了定量计算,并讨论了硼在决定合金的相组成进而影响合金磁性能方面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随B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四方相的量逐渐增加.在x=8处达到极大值.根据四方相的量及磁矩取向度计算了合金的剩磁,计算值与实验值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复杂阳离子四苯硼盐四苯硼化二甲基丁基环己基铵,四苯硼化二甲基叔丁基环已基铵,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溶解度的方法对其在水-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缔合度,活度积等溶液热力学函数进行了计算,并研究了其由水到水-异丙醇中的标准迁移自由能。  相似文献   

7.
使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方法对60Si2MnREB弹簧钢中的碳硼相进行了综合分析,当样品中的硼含量超过0.003%,在850℃淬火后,沿奥氏体晶界出现不连续的Fe23(B,C)网,使材质变脆,950℃正火后,晶界仅有少量粒状Fe3(B,C)相存在,研究了这两种碳硼相的析出与转变机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非平衡偏聚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硼在钢中的扩散机制和偏聚机理。  相似文献   

9.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和温度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缺硼处理B0.4的株高和干物重低于正常供硼处理B10但差异不显著,在正常供硼条件下,随温度降低,小麦结实率有所下降,缺硼导致小麦不结实、正常供硼条件下,对照处理单株粒重和植株硼含量最高,低温处理次之,高温处理最低,正常供硼处理B10硼含量普遍高于缺硼处理B0.4,二者差异前期较小,抽穗、开花以后差异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0.
用余氏理论(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分析了铝硅二元合金价电子结构,推断铝硅熔体中Si-Si原子之间的结合力最强,表明在熔体中存在Si原子的短程有序分布,同时根据熔体的微观不均匀性理论,建立了铝硅二元合金熔体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1.
对堆焊焊条中加硼、钛所引起堆焊金属各性能指标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 (1)用正交、回归程序配方,找到最佳合金系统为C-Cr-Mo-W-Ti-B。(2)硬度分析:含Ti、B比例适当,堆焊层硬度可达HRC62~65。(3)胶轮磨粒磨损:ε-24.8,相对于45~#钢,硼对耐磨性影响最大,一般取0.8%B,综合性能较好。(4)超高温金相显微硬度及金相分析:堆焊金属中碳、硼有晶累偏聚趋势,二次TiC和硼化物共晶的产生,首先出现于晶界,随合金含量提高、高温红硬性提高。(5)扫描电镜配合能谱分析:堆焊层组织为细针马氏体+碳、硼化物+微量残余奥氏体组织。耐磨性高,且抗裂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液态Cu64Zr36合金进行了模拟,并计算了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和中间自散射函数.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体系的结构更加有序;温度降低致使Cu64Zr36合金体系的动力学减慢.  相似文献   

13.
利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含硼和硼质量分数为16×10、26×10-6的3组1Cr17铁素体不锈钢,经锻造退火后,采用化学浸泡法及电化学试验方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阳极循环极化曲线法)研究了3种不锈钢在H2SO4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硼含量的增加,1Crl7不锈钢在59/6微沸腾硫酸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耐点蚀性能增加,耐晶间腐蚀性能降低;加入微量硼提高了1Crl7铁素体不锈钢在活性溶解区的耐均匀腐蚀能力,使得不锈钢更容易进入钝态,并且提高了不锈钢在钝态时的稳定性.腐蚀的电化学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含硼和硼质量分数为16×10-6、26×10-6的3组1Cr17铁素体不锈钢,经锻造退火后,采用化学浸泡法及电化学试验方法(塔菲尔极化曲线法、阳极循环极化曲线法)研究了3种不锈钢在H2SO4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硼含量的增加,1Cr17不锈钢在5%微沸腾硫酸介质中的腐蚀速率显著降低,耐点蚀性能增加,耐晶间腐蚀性能降低;加入微量硼提高了1Cr17铁素体不锈钢在活性溶解区的耐均匀腐蚀能力,使得不锈钢更容易进入钝态,并且提高了不锈钢在钝态时的稳定性.腐蚀的电化学特征与其浸泡腐蚀的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硼肥缺硼时,茎叶肥厚弯曲,叶呈紫色,顶端分生组织死亡,形成“顶枯”,花丝伸展和分蘖均不正常,麦穗发育不好,结实率极差,严重时后期“穗而不稔”。在缺硼土壤上施用硼肥,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新型自对准硅化物MOS晶体管制备技术,通过Co/Si固相反应在源漏区和栅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自对准的低电阻率CoSi_2薄膜,在CoSi_2/Si结构中进行杂质离子注入,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对离子注入杂质分布及损伤进行计算,选择适当的注入能量,使注入的杂质浓度峰值位于CoSi_2/Si界面附近,经快速退火,可获得界面载流子浓度较高、性能优良的增强型和耗尽型NMOS晶体管。该文还研究了注入在CoSi_2/Si结构中的杂质在不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磷在热处理过程中,存在向硅衬底较强的扩散趋势,而硼则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淬火、回火和冷变形状态下Ni42CrTi埃林瓦合金的穆斯堡尔谱,并由谱计算了内场分布曲线P(H).实验所得的P(H)曲线的分布是很宽的,并可分解为三个高斯分布的曲线,代表了铁原子的三种不同的择优组态.内场的变化可归因于合金中γ’相的沉淀,后者导致了铁原子近邻环境的变化.比较P(H)曲线上不同内场处几率峰下的相对面积,可以得出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γ’相的相对量.此外,穆斯堡尔谱的组分的强度比表明了磁矩的择优取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硼肥在花生生产中的作用荆建国,聂红民,郭继民,范彦英硼是花生生长发育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花生施用硼肥对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荚果产量和改善品质均有明显的效果。-、硼素的作用硼虽不是花生体的组成物质,但在某些生理过程中起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解变温扩散方程,导出了硼在非平衡晶界偏聚的理论公式,建立了晶界贫硼区宽度与淬火加热温度、冷却速度以及非平衡晶界偏聚扩散激活能与扩散常数之间的关系,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0.
阐叙了用脉冲电镀法在NiCl2,Na2S2O3,CoSO4为主盐的溶液中,在碳钢基村上镀制低氢过电位Ni-S—Co合金新阴极材料的方法,初步确定了脉冲电镀的有关参数.研究了能降低镍基镀层氢过电位合金的成份及镀层氢过电位与各组成元素含量的关系,并对镀该组成、电流密度和合金镀层组成的关系,以及电沉积条件和合金组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