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回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pH值、中和剂、硫化物等对沉淀除去酸性矿山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影响以及回收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能途径.确定了CaCO3除铁-H2S沉铜、锌-石灰乳中和絮凝沉淀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硫化渣中含铜量达32%,含锌量7.2%,可以综合回收铜、锌等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2.
天然物质复配铁型絮凝剂及其处理味精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天然物质(城市草炭土、草甸土、火山灰和红壤)与聚合硫酸铁复配,制备一种更为经济的新型絮凝剂,利用其对高浓度有机味精废水进行絮凝实验,并讨论了各组分的不同投加量比例及其絮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此种天然物质.聚合硫酸铁复配絮凝剂处理味精废水表现出优良的絮凝性能.其中以草甸土、红壤为天然复配材料处理效果最为显著,其最佳投加量比例为草甸土(g):聚合硫酸铁(ml):助剂(g)=11:4:6,最佳pH为7.0-8.0;红壤(g):聚合硫酸铁(ml)=10:6,最佳pH为1.0-2.0.在此条件下,该天然复配铁型絮凝剂对味精废水的CODcr,去除率远远高于聚合硫酸铁(PFS)本身,分别可达到71.1%和55.0%。  相似文献   

3.
应用大块液膜法处理含铜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烷基膦酸为栽体的大块液膜体系处理含铜废水,研究了搅拌速度、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体系温度对Cu2 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料液相pH值控制在3.0~4.5、载体浓度为6.25%~7.5%、体系温度为288~308K的最佳工艺条件下,Cu2 的迁移率可达99.8%。  相似文献   

4.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用于治理矿山合铜酸性废水,是一种既能回收废弃物,又能将其循环利用的有效方法.采用乳状液膜处理含铜废水正交试验法,比较了P507-Span-80-煤油-H2sO4、P507-L113A-煤油-H2SO4和Lix984N—L113A煤油-H2S04三种乳状液膜体系的实验结果,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混凝法处理洗浴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洗浴废水是城市污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洗浴废水为处理对象,针对其浊度高、有机物含量低、适于混凝处理的特点,通过杯罐试验考察了铝盐、铁盐及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对浊度、CODcr、亚甲兰活性物质的去除效果.在综合絮凝除污能力和絮凝体沉降性能的基础上,初步遴选出最优的混凝剂及投加量,并考察了pH和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合硫酸铁为混凝剂,在pH为6.5~8.5,水温15~45℃范围内可去除洗浴废水中大部分污染物,投量在20mg/L时,浊度去除率可达88%,CODcr去除率达85%,亚甲兰活性物质去除率达45%,均优于其他几种混凝剂.除亚甲兰活性物质外,各项指标均达到中水回用标准的要求.可进一步深度处理,以达到洗浴用水标准,实现就地回用.  相似文献   

6.
糖精生产中高浓度酸性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糖精合成酸性含铜废水资源回收与预处理的工艺路线,并对加温、曝气和金属置换与废水COD、Cu^2+浓度、酸度、色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最佳曝气温度为80℃,时间为1 h,此时铜置换率达80%,COD去除率50%,酸度去除13%。  相似文献   

7.
重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重金属螯合剂(EP110)处理印制电路板含铜废水进行了应用研究,讨论了pH值、EP110投加量、反应时间、助凝剂APC或PAC或PFS投加量及废水铜离子含量对处理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3~13、EP110投加量大于水中Cu^2 含量7倍(质量比)、反应时间约为15min及投加少量PAC/PFS的条件下,可以使处理水中Cu^2 含量低于0.5mg/L的国家允许排放标准;采用该方法处理印制电路板低铜含量的含铜废水优于采用传统的化学处理法。  相似文献   

8.
水葫芦茎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干制和新鲜水葫芦茎处理含苯酚废水的能力,探讨了水葫芦茎的用量和重复回收利用对含苯酚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干制水葫芦茎处理苯酚的效果优于新鲜水葫芦茎;300mL含苯酚浓度为42.2mg/L的废水,0.5g干制水葫芦茎对其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可达98.6%;已吸附苯酚的水葫芦茎经处理后可重复使用,但处理苯酚的效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电絮凝处理TNT酸性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处理TNT酸性废水的电絮凝方法,在滞留时间3min,pH值8-9、电流密度105A/m^2的最优条件下,可将废水中硝基苯类的浓度从82.0mg/L降到0.6mg/L,CODcr从394.0mg/L降到98.0mg/L,硝基苯类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27%和74.47%,电絮凝方法的运行成本比传统的活性碳吸附法低得多。  相似文献   

10.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研究了活性炭对染料废水色度和COD的去除率,考察了温度、pH值和活性炭量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量是脱色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室温下.初始浓度为250mg/L时,处理酸性品红、碱性品红、活性黑B-133染料废水的活性炭最佳用量分别为0.8%、1.0%、2.0%.脱色率均在97%以上.COD去除率分别为63.28%、95.66%、84.62%.  相似文献   

11.
中水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水资源日益紧缺,一方面城市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大,缓解该矛盾的最佳选择是实现城市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本文从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综述了中水回用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厌氧─好氧一体净化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及运行特性,试验表明装置在自接种条件下启动,二周内可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100mg·L-1.正常运行,HRT>6.2h时,COD去除率大于85.2%,BOD5去除率大于88.6%,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NH3—N在10.6mg·L-1左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含油废水的危害,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根据含油废水的工艺处理流程,分析了各级处理的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使用范围;指出了含油废水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微塑料这一问题已经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研究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相关规律与分布,对于解决水环境中的微塑料污染至关重要。而污水厂污水中含有大量生物体成分,这对检测计数工作有很大的干扰,因此需要确定污水中微塑料的前处理技术。本文研究水样中常用的5种消解方法,分别为KOH、NaOH、H2O2、HNO3·HCl以及HNO3,探究不同的消解方法对模拟污水中微塑料的消解效果、回收率以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选出最佳的微塑料消解方法。研究表明在5种消解方法中,H2O2的消解效果较强,且对微塑料的回收率影响最小,此外H2O2对微塑料的表面形态也没有明显影响,回收率最高可达到96.7%±0.3%,表明该消解法是一种适用于测定污水厂污水中微塑料的前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电渗析法处理味精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渗析-BAR厌氧生物反应器对味精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电渗法能有效去除经预处理后的味精废水的氯离子,通过能耗和脱除率的综合比较,选定电渗析的隔离流速为3.4cm/s,当脱盐率大于70%(即ρ(Cl^-1)〈6g/L,每处理1t废水耗电约1.83kW.h,脱氯后的废水,用BAR厌氧生物反应器在中温(35℃)条件下处理,当反应器的CODcr容积负荷小于14kg/(m^3.d)时,CODcr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污水的生物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受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本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污水生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宜昌某制药厂排放废水为碳源和氮源,经过驯化和筛选得到有特异性降解能力的菌株.选择三峡大学求索溪、校医院旁池塘和教师公寓附近池塘这3处不同类型的污泥富集培养,经过第1次驯化发现求索溪污泥中菌株的降解能力最好,降解率约为39.3%.在第1次驯化的接种源基础上继续进行第2次和第3次驯化,发现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降解率分别为65.5%和78.0%.经过划线分离和纯化,得到对制药厂废水具有极强降解能力的优良菌株QA.用单因素优化法确定了QA菌株降解制药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 7.0,底物体积分数为600 mL/L,且在QA菌株的最适条件下,其降解制药废水70 h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PAHs在炼油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厚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4):5875-5879,5889
采用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净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分析方法,对炼油厂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各处理工艺单元的多环芳烃的分布和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处理单元16种多环芳烃全部检出,其中二环和三环多环芳烃浓度较高,占总量的90%以上,四环到六环多环芳烃浓度相对较低.整个废水处理过程对多环芳烃的去除率为65%—99%,16种多环芳烃总量去除率为95.6%,其浓度由7 097.46μg/L降低到309.2μg/L,去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去除合成化工厂废水中樟脑及其系列产品———富马酸等有机合成化合物的方法 .根据实际废水的水质采取分别预处理工艺 ,试验表明 ,采用混凝气浮法去除难溶、难降解、对微生物有抑制性的樟脑等疏水性油类物质 ,效果良好 ,COD去除率在 70 %以上 ;选择微电解法和进行氧化剂氧化 -还原作用后 ,可分解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 ,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降低COD值 .  相似文献   

20.
以钛钌电极为阳极、钢板为阴极,对含对硝基苯酚(PNP)的模拟废水进行了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了外加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质量分数、溶液pH值、电解时间等因素对PNP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电压7V,pH=10~11,极板间距2cm。支持电解质Na2S04质量分数0.5%的条件下,电解5h,PNP的去除率可达8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