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对象的叠合、研究方法的类同、研究内容的近似以及互为补充的需要,使这两门学科相互联系成为必然。同时,在地理学的一些分支学科与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之间形成了一些交叉学科。如在植物地理学与植物生态学之间形成了生态植物地理学;在动物地理学与动物生态学之间形成了生态动物地理学;在景观学与生态学之间形成了景观生态学。生态植物地理学是在种属植物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解释植物个体或群体适应各种环境复合体的分布状况。生态植物地理学自本世纪70  相似文献   

2.
动物分布规律性问题,是动物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动物地理区划的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动物的迁移性和生态可塑性,影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对我国动物区系的区域分化与地理环境的变迁、动物分布型与动物的区系,以及我国自然条件与动物群落的分布,作了全面论述。本文在此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地理动物群与动物区系两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动物地理学的生态地理动物群与动物区系两个理论问题,阐述了它们的概念与内涵,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生态地理动物群与动物区系分别为动物地理学生态地理和区系历史两个方向的基本理论问题,前者是生态动物地理学理论,与生态系统、动物群等生态学理论联系密切;后者是历史动物地理学理论,是指某地区由历史因素作用形成的现代动物整体,同时,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共同揭示动物的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华北区和华中区分界线的位置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区和东洋区在我国东部的界线的位置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对我国有关地区的动物区系和区划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在动物地理学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反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地理学、经济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一体描述了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的高相关性表现,提示了生态敏感地带与环境退化的深层动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反贫困的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政治生态学是指以政治学和生态学之间的某种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政治生态学向新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政治生态学是否已经发展成为无生态观的政治学这种争议。在简述政治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之后,重点探讨政治生态学的生态作用,思考其对未来分支学科和地理学中人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以地理学为主体,拥有地理学博土后科研流动站,地理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自然地现学、人文地理学、地阁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科学与工程、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课程与教学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经济地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总工程、土地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13个学术型硕上点,环境工程、学科教学(地理)、旅游管理3个专业学位点。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推动和影响下,地理学正在发生一场新的变革.主要体现在2方面:一是为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促进了地理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影响传统的地理时空概念,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再造.笔者就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地理学发展的变革性作用,从关于地理消亡论的思考、地理空间再造、新学科的出现3个角度进行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9.
浅谈景观生态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生态学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学科,在环境科学体系中和国际生态学中的学科地位不断加强,它把生态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贯穿始终,现实生活中在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城乡规划、生态管理、区域景观规划设计中得到显著的应用成果。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定位是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景观的功能(生态过程)和景观的演化(空间动态)。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跨地理学(主要是自然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着重研究中等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关系,并指导人们解决宏观尺度上的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制定世界昆虫地理区划方案,按地形、气候等生态条件将世界陆地划分为67个基础地理单元,汇总世界31目1208科104344属昆虫在各地理单元的分布,用新提出的相似性通用公式和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聚类实验:在相似性水平为0.300时,67个基础地理单元聚成20个小单元群;在0.200时,聚成7个大单元群。实验结果符合统计学、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的要求。依此结果制定了7界20亚界的世界首个昆虫的地理区划方案,并分析了各界、各亚界的昆虫区系特征,提出了昆虫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分布格局的同质性及建立世界生物地理区划方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研究是根据代表自然界的生物和非生物要素地理相关性的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按照自然界的地域分异规律,划分或合并而形成不同等级的区域系统。其成果可以成为制定治理措施的基础。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华北大平原的西侧,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成了山西省特有的生态问题。在传统生态地理区域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SPSS10.0聚类分析法,引入所需的指标,在剔除贡献不显著的指标后,进行聚类。根据各生态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划分成六大生态地理区域,并且在DeltaDraph5.0的支持下做出山西省的生态地理区域分区图,指出各区域的生态问题,并提出生态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制背景与国际传统综合经济区域理论及形成条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省域区位特征,确定了切合实际的区划目的,思路,原则和方法,首次提出该省三级续分的综合经济区域方案。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首次将双聚类方法应用到经济区划领域,对中国各省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以及各省份经济增长模式等问题做了研究和预测,并将结果与传统的层次聚类方法的结果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层次聚类算法对于全国经济区划的整体分析结果相对直观并且应用方便,双聚类算法的结果在挖掘各省在某些属性集合下的共性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农业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趋向,即定性、定量、定位和定序分析相结合的应用农业地理研究;农业布局和农业区划研究的新重点;城郊农业的发展与合理布局;农业地理与政策探索;乡村经济和社会系统中的农业地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地表水功能区划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中国水资源保护状况和水功能区划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地表水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方法、分级分类系统及区划成果。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水功能区的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按流域将水域划分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及生态环境恢复区,为正确处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功能恢复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效解决行政边界水污染纠纷和矛盾提供了技术支持,提出了将一级区划中的开发利用区细划为饮用水源区、调输水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生态环境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航运用水区10个二级功能区,明确制定了各级功能区的指标体系和水质管理目标,构成了完整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6.
 河流功能区划是规范和引导河流开发与保护的基础。在对河流功能分类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河流功能区划的内涵、区划原则,构建了河流功能二级区划体系,划分了4类1级区(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和11类二级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水电利用区、内陆航运区、防洪控制区、文化景观娱乐用水区、排污控制区、生态修复区、过渡区),并给出了河流功能区划指标和区划方法。以黄河干流为例,进行了河流功能一级区划的尝试,将黄河干流划分为21个一级功能区,包括3个保护区,2个保留区,5个缓冲区,11个开发利用区。结果表明,提出的河流功能区划体系和方法合理可行,能规范、引导河流开发与保护,为河流分区管理提供新的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大中城市郊区生态经济综合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功能区划是生态科学和经济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它对识别区域的生态经济特征,制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文章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前期中国洪水灾害危险程度区划的基础上,叠加全国GDP密度分布图重新聚类制作出中国洪水危险程度区划图,并将区划由原来的八级改成五级,通过前后两种结果的比较,说明区划时考虑GDP更合理.对区划结果按流域进行了洪水灾害危险程度的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洪水灾害危险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尤其是这些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区.根据中国水灾年表和前人的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结果进行了检验,证明本区划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生态经济分区,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上,从生态经济学原理出发,选择了37个适合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法,把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分成3个生态经济大类,7个亚类.在此基础上,以山东省生态经济类型区划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生态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各生态类型区的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指导山东省生态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