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春芳 《科技资讯》2014,12(21):87-88
闪电间接效应防护设计是民用飞机适航取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FAR25.1316条款要求是民用飞机闪电间接效应防护设计的最低目标.制定合理的闪电间接效应防护措施,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贯彻执行,同时,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符合性验证流程和符合性方法,是表明FAR25.1316条款符合性的前提.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条款的验证流程和符合性方法,可应用于民用飞机的研制和适航验证工作.  相似文献   

2.
董翠玲  周昌明 《科技资讯》2011,(28):229-230,232
本文对运输类飞机CCAR25.671(d)适航条款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方法建议,从设计考虑、分析计算、安全性分析和试验验证,针对每一种符合性验证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3.
杨超  孙有朝 《科技信息》2012,(3):247-247,251
本文通过分析民用飞机复杂系统的适航要求以及符合性验证方法,针对复杂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中建立故障树困难的问题,提出利用动态逻辑门建立动态故障树并模块的方法,并研究了动态子树的分析方法。最后以燃油系统为案例,分析燃油了系统的适航要求,提出燃油系统适航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梳理出军民机适航管理的差异性,提高军民机适航安全性,本文创新性的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中的IPO模型,将适航管理作为系统工程的一个管理流程,建立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适航管理流程IPO模型。利用适航管理流程IPO模型的输入、输出、使能项、控制项、活动五个要素分别开展军民机适航管理差异性分析。军民机适航管理相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以保障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为目标的一种全方位、全过程的过程控制管理。不同点在于安全性目标、管理机构、依据标准/法规体系、标准/法规的可裁剪性、派驻和分工方式、监管方式等方面的管理程度、强制程度不同。本文分析了军机适航管理和民机适航管理存在的具体区别,并为后续军民机适航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航空器要获得商业营运许可,必须取得适航证,适航要求是航空器安全飞行的最低法规性的保障,因此研究航空发动机排放适航审定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解决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测试数据处理方式中的技术难点,使飞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符合适航审定标准,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颁布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条例的规定,设计了民用航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的精度按标准规定用燃气分析测出的油气比与发动机实测油气比进行比较小于10%—15%的属于合格。本研究的测量值与发动机所测的油气比的误差小于7%,证明测量系统和测量技术是切实可行的。基于ICAO标准的起飞着陆(LTO)循环概念,采用ICAO计算方法得出航空发动机NOx的排放指数。根据中国民航规章34部(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CCAR—34),验证得出航空发动机JT3D—7的NOx排放符合现行的适航标准。根据ICAO计算方式,利用MFC开发了NOx适航审定系统,可快速算出发动机NOx排放指数,并可对发动机进行NOx排放适航审定。  相似文献   

6.
由于通用航空的特殊功能、优势和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其在我国迅速发展,通航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直升机的业务种类也逐渐增多。然而普通构型的直升机只能进行运输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直升机所执行的任务要求,特别是对于医疗救援类的直升机已经成为了地震灾区、火情灾区、海上救援等所必要的工具。所以需要对直升机进行改装设计,将其加装医疗设备来满足应急医疗救援的目的。本文为使直升机能够恢复出厂构型,研究并设计出直升机医疗地板,并且对其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其次对直升机医疗地板改装的适航审定流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对直升机加装的医疗地板进行了多种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研究,进行强度试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医疗地板满足适航法规要求。同时为通航公司在直升机改装医疗地板方面提供参考依据。可见直升机医疗构型改装设计及适航研究已成为实现直升机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欧洲民用航空安全局航空发动机适航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欧洲民用航空局(EASA)航空发动机适航体系开展初步研究工作, 在3 个层级划分EASA 适航体系的基础上, 阐述EASA 的航空发动机审定规范CS-E 在适航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责, 给出CS-E 的逻辑架构和演变历史, 着重分析了历次修正案中的被修订条款, 并进一步概括出“科技进步, 灾难性事故发生, 过于苛刻的适航要求, 表述错误, 国际一致性”5 种产生规章修订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许海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2):3023-3026
采用偏安全的假设,配合作图、有限元模型建立和静强度评估的方法,对中国民用航空规章25.571e条提出的发动机转子非包容性破坏后所产生的碎片对机体结构安全性影响进行评定.用分析的方法表明适航规章条款的符合性.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数起因飞机线路故障导致的空难事故,适航当局相继发布了多个适航规章以加强对飞机线路系统的适航要求。其中针对线路的维护要求发布了26部运输类飞机的持续适航和安全改进规定。本文基于CCAR26.11(b)条,对民用飞机EWIS的维护大纲背景及其内容进行探讨,并给出了建议的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用于支持民用飞机设计。  相似文献   

10.
阮宏泽 《科技信息》2014,(12):127-128
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是民机设计与评估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民机开展适航符合性验证工作的必要过程。本文结合民机型号研制的一般安全性评估过程,给出了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的流程、概率分配方法和功能研制保证等级分配方法,并结合某型号的具体工程实例,阐述了民机初步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具体分析方法,为民机安全性评估与适航合格审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王浩 《科技资讯》2013,(13):76-77
本文以某民用运输飞机的刹车系统为例,分析了当前民航运输类飞机标准CCAR25部中刹车系统主要适航条款,提出了刹车系统航条款的符合性说明方法和验证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测试数据处理方式中的技术难点,使符合飞机发动机排气污染物的适航审定标准,参考国际民航组织(ICAO)颁布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条例采集污染物气体样本数据。基于ICAO标准的起飞着陆(LTO)循环概念,采用ICAO计算方法和美国车辆工程师协会(SAE)航空建议操作规程(ARP)计算方法得出航空发动机NOx排放指数。根据中国民航规章34部(CCAR-34),验证得出航空发动机JT3D-7的NOx排放符合现行的适航标准。  相似文献   

13.
闫国华  马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6):6644-6649
主流民航涡扇飞机在起飞阶段,发动机喷气噪声是噪声贡献最大的噪声源。飞机适航取证过程中对噪声适航有明确的要求。民用航空涡扇发动机的研制与制造,不仅需要考虑符合噪声适航标准,还需考虑起飞时对机场周围社区的噪声影响。由发动机喷气噪声动态预测并绘制其在地面的等值线,不仅可以提前掌握发动机的噪声适航性,还能了解喷气噪声对机场周围社区的影响。基于Stone预测模型,利用有效感觉噪声级表示噪声的动态值,开发MATLAB程序,完成对特定机型的动态噪声预测并绘制动态噪声等值线。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民机适航管理的重要内涵,分析了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应用对于民用航空产品适航管理带来的挑战,对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论应用于航空产品研发应关注的适航管理问题给出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涡扇发动机的一个关键噪声源,随着涵道比的不断加大,风扇噪声在飞机起飞时对整机噪声的贡献量也日益增加;因此预测风扇噪声对飞机噪声适航评估工作有极大意义。采用Boeing风扇噪声预测算法,结合飞机起飞航迹,利用MATLAB软件编程,经过多普勒效应修正、几何发散衰减修正和大气吸声衰减修正,得到起飞时风扇噪声预测模型。以某型发动机为算例,计算出实际飞机起飞时噪声适航审定中所需测量的每隔0. 5 s动态声压级的预测值。把最终得到的有效感觉噪声级预测值与欧洲航空安全局提供的有效感觉噪声级真实值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此模型能有效降低新飞机的研发成本和风险,缩短噪声适航审定周期。  相似文献   

16.
飞行控制系统作为电动垂直起降(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飞行器的关键机载系统,需要具备和民机同样的安全性。为了设计满足eVTOL飞行器需求的飞控系统架构,根据适航规章梳理了安全性要求,并基于安全性要求介绍了eVTOL飞行器飞控系统飞控计算机、传感器和作动器余度设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安全性考虑的eVTOL飞行器飞控系统架构;分析了eVTOL飞行器旋翼构型下的典型功能危险,并采用故障树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飞控系统架构的典型功能危险能够满足失效概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闫国华  焦彤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0):4154-4159
为了满足未来的噪声目标,发展对航空器的噪声预测能力,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核心机适航噪声的计算框架。基于PeartDunn模型和SAE-GE模型分别估算进近状态下涡轮和燃烧室的1/3倍频程远场无量纲化均方声压;并将整合后的核心机噪声修正换算为适航规章要求的有效感觉噪声级;以某型发动机为例,通过算法的预测值与官方实测值对比,验证该算法的相对误差约为2%,可用于适航进近状态下发动机核心机噪声的快速评估,从而便于制造商在设计阶段控制发动机核心机噪声满足适航要求,同时也为适航上提前确定进近噪声适航审定试验起始点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