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为了确定合适的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建立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模型.从经济、技术、安全三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的评判指标体系,通过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模型,利用TOPSIS原理计算各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以黄麦岭磷矿露天转地下采矿方案优选为例,得到各拟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67.39% 、46.45%、52.14%,从而确定方案Ⅰ为最优.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评价指标对评价体系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采矿方法选择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建立采矿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在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案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采矿地压控制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以新桥硫铁矿为例,得出待选采矿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96.0%,80.4%和86.5%,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28%、21%、22%、20%,其中分段接力退采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盛大铁矿低效开采的难题,运用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对5 个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 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客观地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改进的AHP-TOPSIS 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基于评判指标计算出5 种采矿方案的综合优越度。结果表明,5 种采矿方案优越度依次为29%、28%、21%、22%、20%,其中分段接力退采分段充填采矿法为最优。  相似文献   

5.
为从多种备选采矿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众多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首先综合考虑采矿方法选择涉及的指标,构造采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向量,采用线性函数法和二元对比排序法解出定量与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并构建隶属矩阵,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模糊评判法计算出每个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及选出最优方案.以张家沟煤矿为例,计算得出各备选采矿方法的优越度分别为0.973,0.873和0.919,因此确定第1种方案为该矿最优采矿方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AHP-TOPSIS评判模型的姑山驻留矿采矿方法优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决马钢集团姑山露天铁矿境界外驻留矿体的开采技术难题,在综合层次分析法(AHP)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建立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对4种拟选的采矿方法进行综合评判优选.从经济、技术、安全3方面综合考虑影响采矿方法的评判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客观的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原理构建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计算出4种采矿方法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研究结果表明:4种拟选采矿方法的优越度分别为45.3%,46%,64.3%,30%,第Ⅲ种采矿方法(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最优.该结果与模糊数学、突变级数法的评判结果基本相符,AHP-TOPSIS综合评判指标体系模型对于采矿方法优选具有工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露天转地下最佳开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综合评判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对多种开采模式进行评判优选.评判优选过程中,综合考虑影响露天转地下开采模式的动态、静态、定量、非定量指标,如技术、经济指标及边坡稳定程度等:将待选择方案指标转换成隶属度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权重向量;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出各方案基于影响因素的综合优越度.以石人沟铁矿为例,4种开采模式的优越度分别为45.82%,84.32%,89.88%,80.75%,从而确定第3种方案最优.  相似文献   

8.
为对山岭地区施工便道方案进行客观、全面、精准评价,结合行业设计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山区施工便道方案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山区施工便道方案优选模型。该模型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思想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赋权确定综合权重,并运用VIKOR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对山区施工便道方案进行优选。以某高速公路山区施工便道方案比选为工程实例,针对4种施工便道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并将本文模型与加权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计算模型得出的最优方案一致,组合赋权的方法克服了单一赋权的缺陷,使指标评价更客观。相比于加权TOPSIS法和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本文模型能抵御外部因素的干扰,明显地辨别方案之间的差距,得到准确清晰的方案排序,且当评价方案众多时,本文模型能够提供更多方案选择,得到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9.
高海拔矿山掘进通风方式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原矿井掘进面通风难题,以西藏自治区某多金属矿为工程背景,依据层次分析法(AHP)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通风评判模型,对3 种拟定的混合式掘进通风方式进行优选。根据高原矿井负压低氧的特殊环境,从技术、经济、安全3 个方面选取通风系统的评判指标,运用AHP 法客观确定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向量,结合TOPSIS 法分析贴近度并计算得出各通风方式的综合优越度。计算结果表明,第2 种通风方式(长压短抽)优越度最高。通过AHP-TOPSIS 优选的结果科学合理且符合生产实际,可为高原矿井掘进通风方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充填站站址是一个充填矿山的咽喉工程,其合理与否是一个新建充填系统的关键。为解决充填站站址方案优化选择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安全等因素,建立了充填站站址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M)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对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充填站站址方案。评判过程中,为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对各评判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得到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的均衡权重,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建立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各充填站站址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站站址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山实例中,依据该矿山实际条件,拟定3种待选充填站站址方案,建立充填站站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评判,得出拟选择3种充填站站址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71.2%, 46.4%,56.3%,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经该矿山实践表明,本文方法所确定的充填站站址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TOPSIS的采矿方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和理想点法(TOPSIS),建立采矿方法优化排序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采用德尔菲法(专家意见法)确定采矿方法优化排序的决策指标,如倾角、厚度和顶板稳固性等;将待选方案指标转换为判断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判断矩阵中各指标权重,然后用理想点法进行优化排序,得到加权标准化的决策矩阵,从而计算出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以三山岛金矿采矿方法的优化方案为例,3种采矿方法的相对逼近度为0.1467,0.5168,0.9706,以此确定第3种方法最优,进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为矿山采矿方法的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优化混合指标类型的评价方法,本文综合考虑了评价体系中的定性和定量指标,采用AHP方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离差最大化方法确定指标的客观权重,乘法合成法确定指标的组合权重。通过基于混合指标的TOPSIS方法排序,确定方案的优劣。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有极大破坏。为准确掌握采煤裂缝的诱发因素、发育规律并对裂缝发育等级进行预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采动地裂缝发育等级评价模型。根据工程条件,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模糊数学方法构造隶属函数,并以某矿80806与8080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地裂缝发育情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工作面上方地表裂缝发育情况与所提出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匹配良好,说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适合该煤矿的采动地裂缝发育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对开采沉陷损害程度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评价研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德智体等各指标权重,然后运用TOPSIS法计算得到各学生的密切值,再根据密切值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运用加权TOPSIS法能实现合理、准确地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指标多处于定性分析,无法满足网络风险定量评估要求的现状,在传统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AHP的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指标量化方法,对网络攻击危害性影响因素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等层次结构进行分类,建立起一套具有多级、分布式的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指标权重分配计算过程中,降低了传统AHP评估时的主观性影响,从而为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提供了全面合理、可量化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在数据质量评价中的客观性\, 准确性, 对层次分析法各层次指标赋值方法进行改进, 用加权求积替代下级指标与上级指标之间的加权求和关系; 在4G地学空间集成数据质量评价中, 引入专家打分的客观赋值方法, 对指标矩阵进行权重赋值, 并将所得综合权重计算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与典型层次分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可有效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 分析误差降低约59%, 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数据质量情况, 为G4I系统中数据质量控制提供了基本依据和定量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