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1940—1944年间,对浙赣铁路沿线地区实行了残酷的细菌战,其中包括炭疽攻击。炭疽菌是日军主要的细菌战剂,是731部队的研究重点,数次在浙赣细菌战中投入使用。实地调查表明,日军的炭疽攻击造成了浙赣地区民众大范围皮肤炭疽的出现,危害极大,惨无人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日军细菌战犯不满足于此,他们冀图进一步研制出吸入性炭疽,制造能造成数十万人巨大伤亡的杀戮工具。  相似文献   

2.
桂林作为中国西南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之一,多次遭到日军航空部队的狂轰滥炸。根据中日战场及太平洋战场转折的状况,并且考虑到轰炸背后的动机,我们把日军航空部队轰炸桂林的暴行分为三个阶段。日军在各个阶段中对桂林采取了各自不同的轰炸策略,但最重要的目标是毁灭桂林,摧毁新桂系的抗战意志。日军无视国际法的存在,对桂林普通平民、名胜古迹、文化教育机关、教会场所以及居民区等进行了惨无人道的轰炸,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1942年初至1945年初,日军占领滇西地区。云南成为了抗日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成为滇缅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军占领滇西可分为三个时期:初期的攻占时期;中期的占领时期;后期的防守时期。在这3个时期里,日军根据南方战略的变化,在滇西的战略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对常德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攻击。日军实施常德细菌战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组成部分;日军企图占领常德这一华中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日军为了夺取常德这个洞庭湖“粮仓”。  相似文献   

5.
武汉会战以后,湖北省政府西迁至鄂西山区的恩施,恩施遂成为领导湖北抗战的中心,因此也成为日军空袭的重点对象。为防范日军的空袭,湖北省地方军政当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展防空建设。这些措施虽存在着不足之处,但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减少了空袭损失,保障了后方安全。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的轰炸,国民政府在防空方面建立了由防护机构、空袭救济机构、紧急避难机构组成的防空防护体制。以遭受日军两次轰炸的三台县为例,探究这些机构的建立、其在防空袭中的具体工作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日军的统治及香港人民的抗日斗争王艳芬汪诗明一1941年12月25日,日军占领香港,实行军国主义殖民统治,企图抵销英国统治的影响。日军对香港的经济进行统辖,实行军用手票制度,大肆掠夺官、民物资与财富,残暴对待香港人民与集中营的战俘,弄得香港民不聊生。一...  相似文献   

8.
长沙会战的胜利使得日军的侵略气焰严重受挫,其在华兵力不仅很大程度上被削弱,而且无法与德意法西斯形成合力称霸世界。会战的胜利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力量与信心,为中国赢得了相应的国际地位;而且鼓舞了盟军的御敌士气,并牢牢地钳制了在华日军,为国际反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不仅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战,而且也在敌后战场上发动游击战争,一定程度上牵制、消耗了部分敌军,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国民党对敌后游击战的战略认识的偏颇,战术运用的僵化,又不善发动民众进行全民抗战,固守片面抗战路线,加之与中共敌后武装频繁摩擦,实力受损,又遭日军离间、利用,最终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10.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和战争初期,日军开始为实施太平洋细菌战做准备;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日军对太平洋战区的盟国军队实施细菌战的计划不断调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实施了细菌战。  相似文献   

11.
侵华日军发动的大陆“一号作战”,是抗战相持阶段日军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作战区域最广、消耗最大的一次重大战役。此役虽则给中国正面战场以巨大的冲击,然而并不能扭转日军不利的战略态势,既未实现日军的战略意图,又难达其战役目的,不利的战局并没因此而扭转,恶化的态势反而由此更加恶化!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军国主义半个多世纪以来依赖其罪恶的侵略行径所建立起来的战争经济体制和法西斯统治以此为转折,走向了全面崩溃,跌入到自掘的坟墓之中。  相似文献   

12.
从1932 年起,东北抗日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在南满、东满、吉东、北满各地区创建了许多抗日游击根据地。尽管这些根据地还很不完善,但东北抗日军民以此为依托,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博斗。随着形势的发展,由于敌强我弱,日军采取了“三光政策”,以及东北党组织缺乏经验,加之中央与东北长期失去联系,缺乏统一领导,所以到1938 年这些根据地在日军的进攻下,先后丧失了。深入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与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蔚 《青年科学》2010,(4):65-65
1943年6月21日,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三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中士约瑟夫·查斯坦,士兵温特·帕里奥蒂和水兵弗来德里克·麦林哥洛,翻过沈阳日军战俘集中营的铁丝网逃跑了。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军七三一部队“特别输送”档案进行的实证调查证明:在中国民间,特别是黑龙江、山东两省,存在日军细菌战“特别输送”罪行的大量人证物证,这证明日军细菌部队在细菌实验中杀害的中国人的数量巨大,其中以黑龙江省受害最为严重。侵华日军驻各地的基层宪兵队猖狂进行细菌战“特别输送”活动,其“特移送”报告是细菌战“特别输送”的充足罪证;其“特别输送“活动几乎成为公开的秘密。被“特别输送”者大多数是中国抗日志士,他们的家庭因此遭受惨痛的创伤,啜饮无尽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1941年日军对常德实施细菌战造成常德地区鼠疫大流行,这一场疫灾持续了两年多,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造成了空前深重的灾难。日军细菌战对常德地区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变化、人口的变迁、农业生产的衰退、财政金融的危机、交通运输的阻滞和商业服务业的萧条等。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小鬼子走着瞧》主人公赵传奇与日军队长小野分别伤一支胳膊、腿,合力爬上悬崖,技术上不可能,他仅靠一人帮忙攻下一个日军炮楼不可信,党组织不可能为他一人办后进分子学习班,三个优秀政工人员不会故意失职不为他解答优待战俘的疑问。艺术作品表现应真实可信,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表现要求,该剧的问题是犯了当下一些艺术作品过分追求娱乐的毛病。  相似文献   

17.
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实施过大规模的细菌攻击,江西也是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日军对江西实施细菌攻击的重点在玉山机场周围地区和浙赣铁路沿线村庄.日军对江西的细菌攻击,造成了江西鼠疫、霍乱、炭疽、伤寒等疾病的大面积、长时间的流行,死亡甚众,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肉体和精神伤害,也给中日关系留下了百年伤痕.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战争与施虐罪行罄竹难书。而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臭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杀。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使日军形成了征服中国的心理基础,是导致暴行发生的直接原因;普遍存在于日军士兵中的大和民族优秀论意识以及蔑视中国人的认知心理,是暴行发生的内在原因;长期的侵华战争使日军形成了变态的畸形心理,是暴行发生的深层因素;在对被征服者的凌辱与毁灭中,日本士兵恐惧报复的心理,是暴行全面发生的原因;日军在战争中遇到中国军民的顽强反抗,形成了其强烈的复仇心理,是暴行发生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9.
卜瑞杰 《世界博览》2012,(24):24-25
关注日军侵略路线和游击队的反抗前苏联媒体不仅刊登记者发回的报道,还广泛转载欧美媒体的报道文章。"他们(日军)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极端残酷的方法来消灭我们,使数千无辜百姓的鲜血染红我们这片土地,毁坏我们的城市和村庄,我们年轻人尸横遍野。他们称之为‘宋庆龄宣言’。外国目击者目睹了南京城恐怖的事实,日军屠杀了5万名平民。日军的暴行如同瘟疫般降临中国7个精华的省份,造成百万人无家可归,因饥渴  相似文献   

20.
十七年抗战文学将日军描绘为"鬼子"的形象.新时期文学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化书写,新时期的抗战文学开始走出十七年文学"鬼化"日军的思维模式,从人的角度塑造日军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