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区域分异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污染排放系数法,估算了三峡库区重庆段1998—2011年间21个区县的农业化肥、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3类污染源的COD、NH3-N、TN、TP平均排放量.利用GIS对污染排放量的空间分异进行了解析,运用投影寻踪耦合模型对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面源污染高排放和低排放两种情况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三峡库区重庆段1998—2011年的COD、NH3-N、TN和TP平均年排放量分别449551.65t、91646.4t、134076.92t和61651.66t;农业化肥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50.38%,是库区面源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具有区域性,库尾都市核心城市排放量少、排放强度低;腹地和外围山地污染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大,主要是农业化肥和畜禽养殖污染;BPPP模型预测结果表明,高排放情况的模拟对减缓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不大;低排放情况的模拟会使各类污染排放量下降20%,农业面源污染将会得到较好的控制.因此,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地理环境,制定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控制技术,实行严格管理的措施,从源头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
湖泊流域中农业种植排放的磷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来源。通过物质流分析方法,建立湖泊流域农业种植系统的静态磷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巢湖流域为例,运用模型系统地量化并分析了2006年流域农业种植系统中的种子、化肥、农药、粪便、作物、秸秆等含磷物质的代谢过程。结果表明,系统对水体磷贡献为20.84kg/亩,其中畜禽粪便还田和化肥施用是造成水体磷污染的主要原因,其含磷量分别占系统磷总输入量的74.68%和15.07%,并提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和提高磷肥施用效率等减少系统对水体磷污染的主要措施。研究为高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寻找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新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及缓冲区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其22个行政村环境现状,采用流失系数法、排泄系数法、人均产污系数法,核算研究区化肥施用、畜禽养殖、居民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的污染负荷量和污染贡献率,分析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及缓冲区社区环境污染情况,以期为提名地自然环境潜在威胁分析和遗产价值保护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研究区3种污染源产生的COD、NH_3-N、TN、TP负荷量分别为782.70t/a、88.65t/a、192.84t/a和39.06t/a,按污染负荷量排序呈现CODTNNH_3-NTP的特征。提名地污染负荷量远小于缓冲区污染负荷量。研究区22个村中,桃花源村、寨抱村、梵净山村污染负荷相对较大。研究区各污染源排污负荷量大小排序为畜禽养殖居民生活化肥,畜禽养殖为研究区最大污染源,提名地化肥施用产生的污染也不容忽视。为减轻梵净山自然遗产提名地环境面临的威胁,提出调整社区产业结构、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控制农业种养殖排污、加强环境监测4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滦河位于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域,精准分析其水质演变特征及污染来源,对于流域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滦河上游流域19个监测断面、8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采用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进行富营养化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源解析模型确定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流域属于弱碱性水体,大部分水体处于过饱和状态,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数值丰水期变幅相对较大,年际超标率为7%,总氮(TN)浓度整体远大于氨氮(NH4+-N)浓度,且TN年际超标率高达94%,枯水期全样本超标,说明水体氮素污染较为严重。总磷(TP)全年均值为0.09mg/L,年际超标11%,整体浓度相对较低。滦河上流流域全监测区域处于富营养、中营养以及重富营养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且处于富营养状态区域占比高达78.94%。其中丰水期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重富营养化均出现于丰水期。根据污染源贡献率解析可知,对水体TN、NH4+-N贡献最大的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支流还受到畜禽养殖及生活污水影响,干流TN有一部分潜在污染来源,TP和CODmn主要来自城市面源污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支流主要来自于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流区域来源相对较为复杂只受潜在污染源影响。  相似文献   

5.
一、安徽水污染分析 当前,安徽水域水污染的主要表现是富营养化.首先,安徽水污染主要不是工业无机物质污染,而是农业有机物质污染,污染水体中能够明确与农业污染物区别开来的工业污染物重金属含量微乎其微,而对农业生产对象必不可少的有机物和氮、磷物质成分大量进入水体,是有用物质放错了地方,造成污染.其次,安徽水污染主要不是点源污染,而是面源污染.工业企业排放的有机污染物约占总污染的1/3,而农业化肥流失、人畜粪便和城市生活污水约占2/3.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越来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源。本文简要地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中磷肥的施用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困难,建立稳定、和谐与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7.
氮、磷污染严重威胁柴河水库饮用水安全.基于历年实测资料,本文采用水质评价、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生物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河水库整体呈变差趋势,氮磷超标较严重,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禽畜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染为主的面源污染以及矿山开垦破坏植被为主的点源污染.针对以上问题,需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建立生活污染物收集和处理系统、规范矿产开发、加强水源涵养、采取生物措施等控制措施,有效削减氮磷污染负荷.  相似文献   

8.
为江西省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以江西省84个县(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0—2020年化肥施用强度和畜禽粪尿排放强度的耕地面源污染时空特征,并探究了农业生产(粮食产量、肉类产量)与耕地面源污染(化肥施用总量、畜禽粪尿排放总量)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时间上,2010—2020年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状况有所减轻,化肥施用总量和畜禽粪尿排放总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均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3.58×104 t和8 474.26×104 t,之后持续下降;空间上,江西省耕地面源污染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化肥施用强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中部,畜禽粪尿排放强度较高的地方集中分布在南部、西部和中部,且呈现聚集的态势;江西省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之间多次出现弱脱钩关系,有着从弱脱钩向强脱钩方向发展的趋势;肉类产量与畜禽粪排放总量之间以弱脱钩类型居多,有从弱脱钩转向弱负脱钩的发展趋势,表明江西省的畜禽养殖面源污染防治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该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文章以乐清市为研究对象.从畜牧养殖,种植耕作、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生活产生的废物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从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水产养殖污染、秸秆和农膜污染.农药与化肥污染、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该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应对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面源污染的特点和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新源 《科技资讯》2009,(11):113-113
农村面源污染又称农村非点源污染,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时所产生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污染的过程。典型的农村面源污染包括农田径流(化肥、农药流失)、水土流失、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及畜禽养殖等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白银市农业面源污染对COD和氨氮的贡献进行分析,得到农业面源污染对黄河水质影响重大,2002年农田径流中COD负荷最大占总负荷的10.6%,氨氮占49.4%。最后提出了一些防治面源污染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2000年和2010年东莞市的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排放量和入河量,分析过去十年来东莞市农业面源污染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东莞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呈下降趋势。其中,总磷入河量的降幅最大,达73.5%;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农业面源贡献率呈增长趋势,化肥施用和分散式禽畜废水的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分散式禽畜废水的贡献率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苏永慧  刘光明  赵国莲 《科技信息》2011,(21):I0038-I0039
本文在对云蒙湖及相关河流、水污染源为时一年的跟踪、取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数据分析了云蒙湖湖水中COD、NH3-N污染现状、污染物来源、受上游污染影响情况,有针对性地来探讨治理措施,力求为彻底遏制各类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用水水源安全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武陵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以吉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进行估算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分别为992.698和82.887 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9.927×108和4.148×108 m3;污染源对TN和TP负荷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化肥、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针对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武陵山区农业面源污染状况,以吉首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输出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农业面源污染总氮(TN)、总磷(TP)负荷进行估算与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分别为992.698和82.887 t,相应的等标污染负荷量为9.927×108和4.148×108 m3;污染源对TN和TP负荷的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是农业化肥、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针对吉首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3次各选取5个水质采样点(编号FZ1、FZ2、FZ3、FZ4、FZ5)进行检测,检测参数包括DO、CODMn、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总氮、磷酸盐、油类,研究保护区不同站位水质及非点源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流经红树林核心区的水中溶解氧DO含量增加;化学需氧量COD含量逐渐减少;无机氮(NH4-N、NO2-N、NO3-N)和PO4-P的含量均超过标准,水体呈富营养化;pH=7.44,低于7.8~8.5的标准,水体呈现酸化;油类尚未对水域造成严重影响,但FZ2的含量已接近最低标准水平.说明该区域非点源污染已经对漳江和红树林保护区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根据辽河吉林段内的农业面源污染特征,结合流域气候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人口分布、化肥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状况等基础数据,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评价,并对辽河吉林段的面源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划。该结果对于厘清辽河吉林段面源污染来源、判断面源污染程度以及制定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规划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泽湖是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的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同时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节点湖泊。然而,目前洪泽湖水质总体状况仍呈下降趋势,其中面源污染是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对环洪泽湖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来源与诱因以及控制技术等进行系统评述,分析认为:不合理的化肥施用是该区域第一大面源污染来源; 围网养殖区无序规划及大量外源性饵料的投加,使得水产养殖的污染排放呈现增加趋势; 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农村污水及废弃物的随意丢弃等造成的污染总量也仍然很大。环洪泽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为:①发展生态农业,科学施肥和施药; ②开展围网养殖的综合整治,改善养殖模式; ③加强污水管控,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④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农田、林地、湿地协同控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草海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草海23个采样点的CODMn、BOD5、NH3-N、COD、TP、TN、DO共7个水质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取前四个主成分对草海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分级,评价草海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分析结果表明,草海的主要污染因子是CODMn、BOD5、TN、TP、COD,草海湖内水体污染程度具有上游污染较下游轻的明显的区域差异,水体污染主要受外源污染。草海水体的污染源主要是威宁县城居民生活污水和草海周边农业污染源,降低生活污染和科学使用农药及化肥是改善草海水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