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格鲁贝强调人的身体的重要性、主张人的身体是人的自然本性 ,他不仅把“人的身体”理论化 ,同时也强调“身体的个人性” ,他把“客观上的健康与技巧”当作不可缺少的教育课题 .格鲁贝把“我”作为世界的存在来把握 ,在“实体”(客观世界 )和“身体”对比的过程中 ,把身体作为“关系”提出来 ,即“我”(精神世界 )和“实体”(客观世界 )通过“身体”进行交流物体验 ,从而形成了“体育身体性”这一概念 .通过对“身体性理论”的认识旨在克服体育教学中主客观的分离 ,指出体育教育中必须做到身心的统一 .  相似文献   

2.
“四个世界”理论是三一语言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是一个方法论原则,它以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为基础,受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启发而提出。语言世界反映物理世界是经过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中介的,“四个世界”之中也有零度和偏离、显和潜。把四个世界的理论运用到语境方面来,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四种语境;在引进了四个世界的理论之后,也就可以把“同义手段”分化为相应的四种同义手段;如果将四个世界理论同得体性原则相结合,就有了四个世界的得体性;四个世界理论有强大的概括力和解释力,简明、科学、有用,为语言学和修辞学理论探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普遍的方法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从1934年9月16日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五年了。这一个世纪的四分之一时间,无论就中国或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大激变的历史时期。“世界知识”这个小小刊物,在这个重要的历史阶段诞生、发展和成长,是很有意义的。记得“世界知识”的创刊辞中说: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因为,帝国主义者已经打进来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中国到底是“世界的中国”了。世界的形势怎么样呢?资本帝国主义的“文明世界”的大厦,快要整座儿坍塌下来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景象已呈现在眼前。但是,另一方面,十七年前竖起了背叛“文明世界”的旗帜而出现的新的世界,却已经建立下基  相似文献   

4.
正确的意识反映了客观世界 ,错误的意识未必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反映”就是要达到主客观的相符合和一致 ,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实质。错误的意识的内涵是非常复杂的 ,不能简单地用“歪曲”、“颠倒”来诠释。有些错误的意识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明确错误的意识并非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既有理论意义 ,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物世界”这个词组最早意味着一个老少咸宜的电视节目,是以真实的“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来吸引观众的。因为有了“动物世界”,部分中国人在“吃肉吃不够,动物就是肉”的年代就培养出了对动物的兴趣乃至感情。近些年来,世风渐从吃肉上瘾转向减肥上瘾“动物世界”也从一个  相似文献   

6.
王猛 《世界知识》2013,(23):40-42
近两三年来的中东地区,叙利亚陷入内乱,埃及自顾不暇,阿拉伯世界似乎“群龙无首”。不过有两个海湾国家倒是愈发引人注目——锋芒毕露的卡塔尔和不显山不露水的沙特阿拉伯。卡塔尔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气储藏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位署世界前列,老埃米尔哈马德雄心勃勃,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屡有惊人之举,是近十多年来最出凤头的海湾产油国。沙特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储藏国和全球穆斯林的“精神祖国”,是阿拉伯世界的经济大国和海合会的核心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更喜欢幕后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和”是中国哲学最优秀的传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的核心;“和”是中国哲学对世界未来哲学的最大贡献;“和”是中国哲学“为万世开太平”和建立世界持久和平,构建和谐世界的最宝贵的哲学三个层面。来初步解读冯先生最后留给我们的这份最珍贵的哲学遗产。  相似文献   

8.
险恶的形势     
下面的这篇评论是英国《经济学家》(3月13日)有关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英美两国的经济危机的看法。这篇评论承认:“出现世界规模的衰退是有可能的。”它以美、英两国的经济情况为主,忧心忡忡地论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中各个方面的严重问题,如生产危机、金融危机、贸易危机等等。它担心“非共产主义世界一旦陷入严重衰退的局面,其经济的、特别是政治的后果,就将不堪设想”。文章埋怨,在“掌握着主要世界通货”的美英两国政府中,经济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者们都是些没有适应当前形势的能力的“新手”,他们目光短浅,因循守旧。文章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比作“一条船”,而“船桥上没有船长”。文章的作者尽管大声疾呼,要有一项统一的“应急计划”,要采取措施,但是同样开不出什么妙方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样那样的“应急”措施,对于病入膏肓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显然是不能产生什么起死回生的作用的。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是中华数千年灿烂文化与古老文明中一块光芒四射的瑰宝。它问世2500年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天《孙子兵法》已被世界公认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和“东方兵家鼻祖”。国外许多军事理论专著和一流军事学院的教科书中,孙子的名字赫然位于亚历山大、拿破仑、克劳塞维茨等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之首。西方许多权威人士认为,孙子是超越中华文化圈能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少数中国伟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四个世界”十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个世界”理论是三一语言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是一个方法论原则,它以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为基础,受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启发而提出。语言世界反映物理世界是经过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中介的,“四个世界”之中也有零度和偏离、显和潜。把四个世界的理论运用到语境方面来,就可以得出相应的四种语境;在引进了四个世界的理论之后,也就可以把“同义手段”分化为相应的四种同义手段;如果将四个世界理论同得体性原则相结合,就有了四个世界的得体性;四个世界理论有强大的概括力和解释力,简明、科学、有用,为语言学和修辞学理论探索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具有普遍的方法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降一升”,“政治大国”抱负凸显;“借力打力”,抵制不符合自己利益的一极世界。德国统一十年来,其外交战略总的是为谋求与其经济相适应的“世界政治大国”服务。从十年来德国在外交棋盘上的运筹和实践看,主要出现了三个变化。美国从第一位降下来在整个冷战时期,密切与美国的联盟关系是德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和“基石”。在北约中,除英国外,德国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空前的大革命”。①它一经创立就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毕生的革命斗争中最为注意的事情是:“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②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就是用唯物辩证法来改造微积分学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13.
浪漫莱茵     
这里的河曲酷似长江上的巫峡,诞生了凄美的罗蕾莱的传说。“浪漫莱茵”得名两百年来,引来世界上无数人的朝拜和文人墨客的吟咏。2002年,“莱茵河中上游河谷”(UpperMiddleRhineValley)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方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与国外的校际交流一直是我校拓展世界视野进程的“瓶颈”。要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理念,进一步发展地方高等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在“走出去”中学习、比较,在“带回来”中借鉴、求证。  相似文献   

15.
自去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美国大规模出兵海湾以来,美国当局一再强调,“建立世界新秩序”是美国实施“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一个重要目标。例如: 在去年11月26日一期的美国《新闻周刊》上,布什总统发表题为《我们为何驻在海湾》的文章,其中写道:“我们现在处在独特的时刻。文明世界现在处在制定将按什么样的条例来掌管冷战后开始出现的新世界秩序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霄汉 《华东科技》2003,(5):22-23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自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距今已整整走过了150年的历程。150年来,世博会经久不衰,方兴未艾,举办规模不断扩大,已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起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盛会。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平台,被视为展示各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综合实力的“经济奥林匹克”,推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它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一时间西方世界喜出望外,一种“胜利者”的心态油然而生。然而,曾几何时,面对旧的矛盾没有解决、新的矛盾又不断涌现的冷酷现实,西方报刊说,这种“愉快心情”已经“烟消云散”。近一个多月来国际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西方世界又陷入了迷惘、疑惑、不安……  相似文献   

18.
金砖国家分别是“世界工厂”、“世界办公室”、“世界原料基地”、“世界加油站”以及非洲的门户和桥头堡: 金砖国家应是发展中国家利益更好的代表者和守护人。  相似文献   

19.
《边城》的"仙境"构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城》所描摹的湘西风土人情的生动画卷,总能让人感觉出一种“仙”味来,原因在于沈从文是以“拟仙”的方式来构筑自己的人生和美学理想的。这种“拟仙”通过仙境构拟、仙人构拟、仙事构拟营造出了一个包涵着作者人生思考的桃源世界。因而《边城》所构筑的“仙”境,实乃“人”境,是人生苦与乐、酸与甜的理想化显现。  相似文献   

20.
张利新 《科技信息》2007,(2):111-111
对于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是要看翻译的目的和翻译的语境来适当调整是“归化”还是“异化”的。本文从这一翻译原则出发,结合目前的“龙”是否可以继续代表中国形象的争议,建议用中西合璧的“Chinalong”来代替“Dragon”在英语中对“中国龙”这一形象的表达,从而提升民族文化的地位,主动构建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