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赵垒 《科技信息》2011,(21):I0199-I0200
乔姆斯基的普通语法观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智能要素——语言能力,它的认知结构是天赋的,语言习得是一定的语言经历激发心理器官的生长,它们作为核心的普遍语法原则存在于大脑之中。本文概括了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启示,大致有三点:(1)研究视角的转移;(2)深化了二语习得的研究;(3)关于可及性假说与不可及性假说研究。  相似文献   

2.
钟秋媛 《科技信息》2010,(8):161-161,163
中介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是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体系,既带有母语的特征,又带有目的语的特征。普遍语法的提出是适用母语习得的。中介语作为母语和目的语的载体,也受到普遍语法的制约。中介语的初始状态和本身具有的系统性、普遍性的特点和语言的标记属性也向我们说明了普遍语法在中介语中起到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3.
英语特殊疑问句的构成受普遍语法中邻接原则(Subjacency Principle)的制约,作为母语或二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特殊疑问句时不会犯‘不可能’的错误。了解邻接原则的实质及内容对语言研究者非常重要,邻接原则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具有一定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是否起作用是二语习得(SLA)领域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本文讨论了普遍语法在解释第二语言习得时的不足和障碍以及认知论的解释优势,认为在二语习得领域我们应该放宽眼界,不应束缚于普遍语法。  相似文献   

5.
武凌云 《科技信息》2011,(10):I0162-I0163
语言学习是否存在关键期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语言学等角度对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进行了重新审视,得出下述结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不能成立,而且也不能解释二语习得中所存在的年龄差异,至多只能说明年龄因素会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影响语言习得的因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从语言习得的本质来看,思维和知识体系的因素才是影响二语习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者对省略句中的代词的理解是不可以随心所欲的,而是要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文章在普遍语法(UG)的框架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省略句中的两种:剥除式省略(Stripping)和动词词组省略(VPE)结构中的代词的理解情况,并从中探讨UG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指的是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并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我们可以使用否定的认知反馈和肯定的情感反馈,增加目的语材料的输入,引导学习者进行文化融合,培养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母语是相对于其他外国语言或外族语言而言的。二语即除母语之外的语言;二语习得可以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甚至第四、五外语的学习,只要是非母语的学习都可称为二语习得。母语是传承本民族语言经过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也是对外交流的工具。任何一种外来语的引入,都会深深地烙上母语的痕迹,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一定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何借鉴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有益因素,去除其不利因素,提高二语学习能力是笔者写此文的要义。  相似文献   

9.
李楠 《科技信息》2011,(15):162-162,182
交互式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者自身与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互动式理论,建立平等、友善、尊重、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教学互动,提供良好的二语环境,在恰当时候对于学生的普遍语言错误给予纠正反馈,并尽量使用意义协商,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郇怡彬 《科技信息》2007,(33):245-245,218
语法教学在新课标及交际教学法等因素的冲击下,处于过度淡化的地位,并影响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从二语习得中内在习得大纲理论和语码加工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对待语法教学的合理方式和理智态度。  相似文献   

11.
语言输出同语言输入一样在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二语习得研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建构主义理论下,人们对二语习得语言输出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认为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二语学习者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其主动建构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密切相关,但三语习得的内涵比二语习得更丰富、更复杂。由于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较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王爽 《咸宁学院学报》2013,(4):79-80,82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也是外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对国内外近30年关于语言石化现象成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中介语理论的基础上,从词汇、语法、文化迁移和训练迁移等方面阐述了中介语的石化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提出了防止和减少中介语石化、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Edward Sapir在论述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时说,语言是工具,思维是产品,思维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的一种抽象概括能力,它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人在思维过程中借助语言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推理和判断.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客观存在的,它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管这种影响是正迁秽还是负迁移我们都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使母语成为促进二语习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姜文平 《科技信息》2012,(14):141-141
迁移研究是对第二语言习得做出的第一个尝试,如果缺乏对学习者学习二语以前所具有的语言知识的研究,我们就不能完整地解释二语习得。由此可见,语言迁移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文概述了语言迁移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语言迁移的形式并且分析了语言迁移的两种情况,最后指出了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6):88-89,50
本文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探讨二语学习者是如何实施和习得道歉言语行为的,旨在研究二语学习者道歉语的中介语语用能力,并指出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提高与语言能力的发展相适应,呈现内在规律性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高山 《当代地方科技》2012,(17):154-154
本文通过对比儿童母语习得与成人二语习得的进程,指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语言习得策略的差异、语言习得动机与需要的差异、语言习得方式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儿童母语习得理论,提出了几点关于母语自然习得应用于成人二语习得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普遍语法原则的基本概念展开论述,通过分析对比普遍语法理论在母语和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的异同,尝试从中找到一些对二语教学有助益的方法及理论。  相似文献   

19.
岳鹏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4):152-152,125
母语对二语习得影响的过程被称为"迁移".母语与二语相似而促进二语习得的迁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因两种语言相异而阻碍二语习得的迁移被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在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尽可能的利用语言正向迁移,对于语言负迁移现象,要正确看待,利用其积极的一面,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20.
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语言层面的歧义现象,比如:语法层面、词汇层面、句法层面等。本文从心理和语言的角度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概念。接着分析了歧义容忍度和二语学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歧义容忍度的测量方法。最后,文章概括性的讨论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