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茎基腐病(俗称青枯病)是目前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新病害之一,分布较广。我省自七十年代以来各玉米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为害,一般田块,株发病率为20~30%,重病田可达50~60%。据测定,每亩产量损失在2成以上,此病属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2.
据东阳玉米研究所一九七二年试验,“浙单一号”作秋玉米的密植程度,在当前的栽培条件下,以每亩4500株左右为好。以此密度宽窄行栽培的玉米亩产比每亩3000株的增产7.1%,与每亩5500、6000株的产量相近或稍低,而基腐病发病率却轻得多(4500株的为25%,为所有处理中之最轻者,5500、6000株的分别为54%、42%)。  相似文献   

3.
玉米茎腐病,也叫茎基腐病,是玉米受多种真菌或细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腐烂,并导致全株迅速枯死的病害,发病严重时甚至倒伏,枯死时间越早,倒伏越严重,子粒成熟就越差,产量损失也就越严重,在吉林省一般年份发病率5%-10%,减产达10%-25%。所以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小麦茎基褐腐病的发生特点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茎基褐腐病在江苏省48个县(市)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沿江、沿海及苏商丘陵地区(镇江)病害一般发生较重,病株率48%~90%;里下河和沿洪泽湖地区病害发生多属轻到中等,病株率10%~39%;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等地病害发生很轻微,病株率在1%以下,调查发现:小麦茎基褐腐病发病程度与小麦纹枯病发病程度呈负相关,产量损失测定表明:小麦茎基褐腐病对不同小麦品种影响不一,扬麦158产量损失率较高,达8.5%,豫麦18产量损失率最低,仅0.19%。  相似文献   

5.
玉米大、小叶斑病是为害秋玉米的重要病害。据我社1972年调查,秋玉米小叶斑病株发病率达100%,叶发病率也在97%以上,大叶斑病叶发病率也在30%以上,合计发病指数在40~50之间,严重的达88.14。“两病”损失率估计在20~30%左右,严重的达50%以上。这是当前影响我社秋玉米产量的主要障碍。为摸索玉米大、小叶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防治途径,我们于1972年10月中下旬组织部分大队、生产队植保员对玉米叶斑病发生和防治情况作了调查,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海南地区南繁基地玉米茎腐病的病原,从玉米发病组织中分离病原菌,并进行了纯化培养、革兰氏染色、病原菌回接等试验,得到了2株对玉米有较强致病力的菌株,分别命名为JF02与JF04.随后通过PCR反应扩增了所分离的玉米茎腐病病原菌JF02与JF04的16S rRNA序列,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所分离的玉米茎腐病病原菌序列相同,属同一病原菌,且为狄克氏菌.该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为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河南省及周边地区玉米穗腐病致病菌的组成与分布,在玉米成熟期从河南及周边5省36地市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204份,通过组织分离、病原纯化,共分离到698个分离物,经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发现镰孢菌是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其中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平均分离频率达到47.8%,为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层出镰孢(F.proliferatum)和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平均分离频率分别为22.5%和17.6%,为该地区玉米穗腐病的常见病原菌.另外,还分离到了少量的尖镰孢(F.oxysporum)、藤仓镰孢(F.fujikuroi)、木贼镰孢(F.equiseti)以及木霉属(Trichoderma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青霉属(Penicillum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等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刘旭国  赵仁全 《科技信息》2010,(10):I0332-I0332
为了适应我国北方玉米区和西南玉米区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根据近年病虫害严重,间套作较普遍的实际情况,选育适应贵州省玉米产区较复杂的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杂交玉米,我们选育了抗病虫抗倒伏杂交玉米—巡天618,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全生育期136.2天,比黔单16短3天,株高227cm,穗位高93cm,穗长19.9cm,穗粗5.7cm,穗行数16.6行,行粒数38.2粒,百粒重39g。一般产470-700kg/667m2。中抗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抗茎腐病,高抗玉米螟,抗倒性较强。其中对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均比对照黔单16高一个级别。容重736g/L,粗蛋白9.69%,粗脂肪5.34%,粗淀粉72.14%,赖氨酸0.29%。适宜贵州省平坝、坡地种植、河北省张家口坝下等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长的世界性农业病害,以引起中国玉米穗腐病的两种优势病原菌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禾谷镰孢菌(Furasium graminearum)为对象,对其生物学特征、症状危害及发病机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优势病原菌玉米穗腐病的抗性种质筛选、抗性遗传与育种进行比较阐述,以期为中国玉米穗腐病的研究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镰孢茎腐病、镰孢穗腐病和小斑病是该区玉米生产上的3种重要病害,也是品种审定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的关键病害.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新品种审定、推广、引种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作者于2021—2022年鉴定并评价了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405份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玉米重要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对于玉米镰孢茎腐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202份品种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31.68%、9.90%、42.57%、6.44%和9.41%;2022年参试的203份品种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60.10%、9.36%、15.76%、9.85%和4.93%,两年均以高抗和中抗类型为主.对于镰孢穗腐病,在2021年试验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4.95%、66.83%、22.28%、4.95%和0.99%;而在2022年试验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0、86.70%、11.82%、0.99%和0.49%,抗病类型两年均居主导地位.对于玉米小斑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中,高抗...  相似文献   

11.
王超  王建明  黄新友 《汉中科技》2010,(2):23-23,27
简述了宁强县2009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全县发生面积0.667万公顷,防治达标面积0.63万公顷,占发生面积的95%,病田率100%,病叶率89.2%,严重度59.2%,病指52.8,为2002年以来大流行年份。发病特点:秋茁发病早,扩展蔓延陕,早播麦田重于晚播麦田,绵阳系统品种发病重,发病区域差异大。大流行原凶是: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丧失抗性,早春降雨多影响防效,防治不够彻底。今后防控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减少菌源入侵,及时发布防治信息,指导大田防治,突出“早”字,及早安排防治工作,加强投入引导力度,落实防治责任,抓好防治示范,带动引导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甘肃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甘肃省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到8种病原真菌,引起6种贮藏期真菌病害,分别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m infestans)引起马铃薯晚疫病,茄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引起马铃薯早疫病,茄丝核菌(Rizoctonia solani)引起马铃薯黑痣病,具柄细基束梗孢(Cephalotrichum 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Verticillium tricopsis引起马铃薯萎蔫病,Fusarium solani和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于腐病.马铃薯为V.tricopsis的新寄主,具柄细基束梗孢(C.stemonitis)引起马铃薯褐腐病、F.sambucinum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在我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据省农科院植保所稻病组1971~1972年调查观察,小球菌核病与小黑菌核病通常在田间混合发生,但一般以小球菌核病为主。水稻苗期,早、晚稻都能发病。本田期,早稻(绿肥田)于5月上旬开始发病,后期株发病率一般在5~20%之间,影响产量轻;晚稻于8月上旬开始发病,后期株发病率一般在10~40%之间,重病田株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常成片枯死,严重影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倍受青睐,由于连年轮作、重茬,马铃薯早、晚疫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后引起叶片严重卷缩,严重的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从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护地、露地、春秋栽培马铃薯均可发病,常年损失20~30%.  相似文献   

15.
将科多8青贮玉米与秣食豆按1:1、1:2、1:3的比例进行同行和间行混播,以单作玉米为对照,研究了混播群体中玉米的农艺性状。研究发现,玉米的农艺性状受混播方式和比例影响明显,混播使玉米株高、茎粗和穗位均有增加,其中株高和穗位以A1B2(同行混播1:2比例)最高,而茎粗则以A2B2(间行混播1:2比例)的最高,但与A1B2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A1B2是较有利于玉米生长的混播组合。  相似文献   

16.
旱地春玉米低温早播增产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春玉米低温早播增产的原因和措施〈1〉抓住早春低温富墒时机夺全苗〈2〉前期低温促使根系发达、植株生产键状〈3〉旱播玉米主要生育期与雨热高峰协调〈4〉浸种催芽低温早播。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讯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一种在我国南方稻区普遍发生的作物新病害—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经浙江农业大学植保系和临海县农科所的多年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于最近在杭州通过省级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专家、教授和植物病理工作者,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而在寄主植物、症状描述及其与水稻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倍受青睐,由于连年轮作、重茬,马铃薯早、晚疫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晚疫病已成为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病害发生后引起叶片严重卷缩,严重的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从而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保护地、露地、春秋栽培马铃薯均可发病,常年损失20~30%。(1)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发芽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演变和施肥水平的提高,玉米小叶斑病已成为我县秋玉米主要病害之一。据去年全县9个公社15个生产大队的调查,秋玉米发病面积达100%,病叶率在95%以上,一般田块病情指数也在40—50之间,严重田高达80以上。但由于对叶斑病的发生情况还缺乏了解,已经实施的防治办法,成效不很显著。为了了解玉米小叶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探索其防治途径,本所于1971年10月选择有代表性的社队进行了秋玉米小叶斑病发生情况和防治的调查试验。现将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兰 《甘肃科技》2011,27(19):183-185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显著缩短了旱区玉米生育前期,延长了生育中后期,整个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1d;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不覆膜平播显著提高玉米平均干物重53.23%;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显著增大了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生物性状各指标、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耗水量,较不覆膜平播分别提高收后土壤水分88.83%、玉米产量29.24%和水分利用效率77.83%。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发展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