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大洋生物基因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生物资源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目前,全球每年从海洋中获取的水产品约1亿吨,占人类消耗动物蛋白质的25%左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深海采样技术设备和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人类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从海洋中获取渔业资源.而纷纷把目标瞄向海洋矿产资源、生物基因资源等的开发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场以高科技为依托的大洋生物基因资源争夺战悄然在沿海国家中展开.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均投人巨资研究开发大洋生物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2.
江苏拥有滩涂与辐射沙洲和浅海资源、较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港航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等特色海洋资源,近年来海洋开发颇有进展,但其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持续稳健发展受到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大瓶颈制约。突破瓶颈、实现江苏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实施特色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岸带在海洋经济区中占据特殊位置,具有丰富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各种灾害频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是福建省走向海洋强省的必然途径.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海岸带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物修复法治理海洋石油污染被认为是最经济、最彻底、最有效的恢复手段.通过海洋石油污染的来源、转化过程以及降解机理分析了海洋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溢油生物修复的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未来的生物修复技术应是多种方法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5.
正海洋微型生物个体极小、数量极大、功能特殊,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营养循环、物质转化、能流传递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系列前所未知的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涉及到海洋碳循环、资源环境效应乃至气候变化.其中,含细菌叶绿素的微型生物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耕地的逐渐减少,资源问题日渐突出。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占据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海洋是人类的资源宝库。21世纪将是一个海洋经济时代,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陆地的石油、煤炭、钢铁以及有色金属等资源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以海洋渔业研究为主的公益类省属科研机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推动浙江省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针对渔业资源长期衰退困境,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围绕实现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目标,形成了浙江渔场渔业资源综合养护和管控技术体系,通过多年实施,浙江渔场经济物种资源得以有效恢复.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海洋就是开放的象征,人类的开放历程就是利用、征服海洋的历程.就这一点来说,海洋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了抢占海洋时代的新优势,世界海洋国家纷纷调整海洋政策,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本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国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这个经邦治国的新方略.  相似文献   

9.
郡县治则天下安,后疫情时代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桐城市为例,概述了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资源禀赋、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形势分析,提出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旨在培养绿色人才,培育绿色科技的环境实验室污染了环境?!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不但是环境科学本身的悲哀,而且对全面推进环保事业非常不利.世界需要绿色化,创建绿色环境实验室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滩涂产业化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蕴藏着地球80%的生物,是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保健品资源的庞大原料基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9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据不完全统计,1969年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值仅130亿美元,到了1992年,已猛增到6700亿美元,预计到21世纪初将超过15000亿美元。中国海洋产业总产值也从1979年的64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近3000亿元,预计到2000年将突破5000亿元。海洋经济将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海涂或滩涂作为沿海一种特殊的土地资源,是进军海洋的前沿基地。这种潮间带滩地是…  相似文献   

12.
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是大气、海水、生物与岩石相互搭界共同作用的场所,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巨大挑战,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把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保护作为主要行动方案领域之一。中国拥有约300万km2的海洋国土,在陆地资源越来越匮乏、生存空间愈来愈小的情况下,海洋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然而,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在不断加剧。捕捞过度、富营养化、物理环境改变、外来种侵入等因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3.
薛东升 《科技信息》2009,(30):297-297
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截然不同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传统的财务会计产生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是以人才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知识和智力资源。此时,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为此,作为一名经济和财会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将面临什么新问题,本文将对此做简要分析,并对知识经济时代财务会计实际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绿色经济是区域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绿色经济体系结构是绿色经济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区域绿色经济体系是由经济子系统、人和社会子系统、自然子系统构成的开放系统,三个子系统通过彼此间的友好合作以及与区域外系统间通过文化、物质、能量、信息等相互交换和相互作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区域绿色经济体系发展模式是通过改变原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轨迹,有效强化经济系统的绿色功能,实现经济社会、人、自然的和谐统一.推动传统区域经济体系向绿色经济体系演化和转变,需要构建绿色发展战略、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政策支撑体系.广东要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广东绿色经济体系,优化和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加快广东经济的创新驱动,培育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基于新理念、新技术在海洋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海洋赤潮灾害的微生物调控、海洋微生物对海域生物生产力的调控、海洋微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等研究方面的新成果;介绍了微生态制剂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和海洋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的新趋势;展示了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对地球的巨大贡献.强调进一步开展海洋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生物经济与绿色生物制造的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讨论了生物制造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国情讨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绿色生物制造的迫切需求,指出了绿色生物制造将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围绕生物质高效利用制备乙醇和丁醇、油脂原料生物炼制制备燃料与增塑剂以及低值生物质资源高值化三大方面,详细介绍了其背景、发展趋势及团队成果。  相似文献   

17.
绿色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议题.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开发利用为支撑,在长期粗放型发展模式下所形成的经济体系给区域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其绿色转型发展更加迫切.本研究根据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从绿色经济、绿色社会发展、绿色生态三个层面构建了绿色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得分法对东营市2006-2015年绿色转型的态势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研究表明东营市绿色转型综合水平在波动中整体提升较为显著,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结构优化是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环境质量是制约其绿色生态进一步改善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营销秉持着"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的指导思想.随之,绿色营销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这主要源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环保意识的深入,绿色组织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等因素。其本质在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辽宁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宁是我国海洋大小之一,面向渤海与黄海,海域面积广阔,海洋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丰富的海洋资源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辽宁区域海洋海洋经济的构成,受海洋资源结构的影响。主要对辽宁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岸带矿产资源、滨海油气资源、港口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等的分布特征、资源类型、数量、丰度和资源质量以及资源组合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