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人称"眼科一把刀"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刘奕志是我国白内障微创手术的开创者,他32年来致力于重大致盲眼病防治和研究工作,已为20万例白内障盲人复明。他和团队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透明晶状体,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人体有生理功能的实体组织器官再生,并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开辟  相似文献   

2.
 利用内源性干细胞进行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是再生医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婴幼儿白内障是幼儿致盲性眼病的首要病因,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组从哺乳动物内成功分离并获得了晶状体上皮干细胞,证明Pax6和Bmi1是维持其分化和自我更新的关键因子,并以保留内源性干细胞为目标,设计了全新的白内障术式。相较于传统术式,新术式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内源性干细胞、基底膜和微环境,在新西兰兔、食蟹猴和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内实现了功能性晶状体的再生。研究结果为白内障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并为组织再生及内源性干细胞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最近,人类干细胞研究在我国获得重大突破。研究人员不仅发现了烧伤残存组织中的干细胞,而且拥有了对潜在具有再生功能的干细胞进行调控和培养以促进其增生的方法,从而率先实现了人类皮肤组织器官的原位复制。  相似文献   

4.
1什么是干细胞?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是机体的起源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祖宗细胞.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人类个体的发生发育过程实质就是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过程.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繁育出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疗效。方法120例(152眼)超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观察组60例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摘出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8例人工晶状体前膜的形成及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4例白内障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发生人工晶状体前膜28例7.9%,经给活动瞳孔、皮质类固醇激素、环磷酰胺及YAG激光治疗。结果:28例视力恢复至膜形成前,3例下降。结论:不同类型的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其前膜的发生率不同,治疗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发展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广泛应用,许许多多白内障患者恢复了有用视力.然而,在广泛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同时,个别地方也零星出现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其材料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甚至严重不良事件的报道,引起社会和卫生部门的极大关注.如何规范白内障手术医生的诊疗行为,如何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其材料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监测与术后随访也日趋倍受关注.本文就人工晶状体材料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晶体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因外伤伴有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患者36例(36只眼).患者首先做常规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吸出,同时切除溢出到前房的玻璃体,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36例(36只眼)患者均顺利摘除浑浊的晶状体,成功地保留了后囊膜,并在囊袋内植入了人工晶体,28例患者人工晶体位置较正,8例略向下移位.术后视力0.1~0.5者24例;0.5~1.0者11例;1例失明(均随访半年).结论: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美国权威性杂志《科学》于1999年12月曾将对于人类干细胞的研究评为当年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将对于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位列第二。新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首创利用原位培植干细胞再生新皮肤技术医治大面积深度烧伤获得成功,突破了此前人类干细胞研究尚停留在分离干细胞后体外培植和复制器官的阶段,从而跃上国际先进水平。在此技术诞生之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曾有一种治疗效果较佳的烧伤膏,由此又发展为现在以原位干细胞皮肤器官再生为机理的烧伤湿性治疗新技术,不仅治愈率可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60例60眼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患行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48月,视力<0.312例占2%,0.3—0.425例占41.67%,≥0.523例占38.3%。结论:角膜裂伤缝合白内障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角膜裂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的潜能,在医学界被称为“万用细胞”。近几年来,干细胞领域重要的进展是培养人体的类器官,目前已经培养出人类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胚胎干细胞由于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而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极其诱人的前景。但是,之前科学家却一直未能在实验室中使胚胎干细胞独自发育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的组织。近期,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两种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与正常胚胎非常相似的小鼠胚胎。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生物组织器官的潜能,在医学界被称为“万用细胞”。近几年来,干细胞领域重要的进展是培养人体的类器官,目前已经培养出人类大脑、心脏等多种器官。胚胎干细胞由于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而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极其诱人的前景。但是,之前科学家却一直未能在实验室中使胚胎干细胞独自发育成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的组织。近期,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两种干细胞成功培育出与正常胚胎非常相似的小鼠胚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对80例(92眼)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术后1d及1周视力≥0.5者,分别占61.96%和77.17%.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杨涛 《科技潮》2002,(5):52-54
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其发育阶段,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构成动物发育的基础。即由单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具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个体;成体干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则是成年动物体内组织和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而所谓的干细胞生物工程是指在体外对干细胞进行操作,包括体外增殖、定向诱导分化、基因修饰和组织成形等。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2,(9)
以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为主体组建的美宝国际集团于近日召开题为“美宝科技爆炸日”的新闻发布会。中国的青年科学家、美宝国际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徐荣祥教授公布了“人类生命之谜”解秘的研究过程,标志着美宝集团在前沿生命科学——“器官原位再生复制”技术取得突破,该集团科研人员已完成了55个组织器官的人体原位或动物实验的体外复制。如皮肤器官、胃肠粘膜组织器官不但已完成了原位再  相似文献   

16.
对29例(33只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同时植入低、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术后平均随访(5.1±0.8)月.术后矫正视力≥0.3~0.4,8只眼(24%);≥0.5~0.6;18只眼(55%);≥0.7,7只眼(21%).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高度近视并发白       内障时,选择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低、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 4 60例 (5 82只眼 )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 ,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 3h及 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 0 .5者占 87%、90 .9% ;术后 1周及 1个月视力≥ 1.0者占 2 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 31例 ,但均在+ 1.0D以下。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在表面麻醉下以透明角膜切口对460例(582只眼)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h及1d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87%、90.9%;术后1周及1个月视力≥1.0者占29%、31%。术前无散光而术后出现散光的31例,但均在+1.0D以下。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与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人造生命、基因2007年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细胞”这一概念自19世纪问世以来,已得到科学家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干细胞分两类,一类是胚胎干细胞,是具有发育全能性的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几乎所有种类的细胞,甚至形成复杂的组织和器官,由此在药物开发、细胞治疗和组织器官替代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组织器官移植的新资源;另一类是成体干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21、0.51±0.23、0.56±0.24、0.52±0.27,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23、0.56±0.21、0.57±0.31、0.57±0.29,术后3个月13例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结论: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