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孙铁梁 《科技资讯》2008,(34):14-15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井结蜡一直是青海油田普遍存在和急待解决的生产难题。常规清防蜡措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使油气产量减少,操作费用上升。微生物控制油井结蜡技术是油田专用微生物技术(PBS)中比较成熟的。青海油田经过该技术应用试验,油井结蜡现象明显改善,维护成本降低,油井产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积速度以及沉积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剖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油井的产量以及生产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际生产中,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和调节,可以改善油井的结蜡状况。该预测模型可为进一步掌握油井蜡的沉积过程以及对油井的防蜡和清蜡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降凝防蜡冷输技术能够明显降低原油凝固点并达到防蜡冷输的目的,该技术对油品针对性强,因此必须加强对防蜡机理的研究及配方的研制,通过对该技术中各组分官能团与原油中蜡的最佳共晶分子结构的分析研究,经过室内及现场实验,完善其配方,在海南作业区三号平台实现井口到联合站管线冷输,茨78块实现以区块为单元井筒防蜡减阻、管线实现冷输,从而实现防蜡冷输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单论述了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和油井清防蜡常用技术,并重点介绍了固体药剂清防蜡技术的原理、结构。本文调查、分析了油井清防蜡现状,筛选出产量较低、井筒液体温度低、原油粘度低、含蜡量高的部分油井在现场进行了固体药剂清防蜡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应用,对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常规热洗、井口加药相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油田事业的进步,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油井的结蜡仍旧是影响油田发展的一大弊病。虽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必要的预防和清除油井结蜡的措施,但是仍旧难以避免油井结蜡问题的产生。文章着重对油井结蜡问题展开一定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技术以及措施的探讨,从而希望可以和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油井结蜡问题于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广泛存在,由此导致的关井停井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和原油的产量.完其结蜡的原因主要受温度、压力、原油的组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有各种不同的清蜡与防蜡的措施,以保证油田生产的产量,提高产油效率.该即简述了油井结蜡的原因和危害,并对目前普遍使用的几种油井清防蜡技术加以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7.
油井变频电磁场防蜡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蜡是油井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严重时会使产量递减甚至停产。常用的防蜡技术有很多种,由于受到使用条件的限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防蜡施工费用高、工作量大,需频繁进行清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能够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防蜡效果,提出了变频电磁场防蜡技术。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原理,电磁场相互转化时磁场的强度决定于线圈的直径、电流强度以及线圈匝数。通过实验对变频电磁场防蜡器激励源在不同电流强度和频率时的防蜡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流值增大防蜡效果会增强,但是超出一定限度就会出现下滑趋势;在相同电流强度的情况下,低频段的防蜡效果明显优于高频段防蜡效果。显微镜实验同样验证了以上结论的正确性。现场三口井的应用实践表明,通过最佳电流强度和频率的配置,确实可以起到延长洗井周期,提高产量,降低电能消耗,提高油井生产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结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本文简要介绍了油井结蜡的成因及其危害,分析了花土沟油田结蜡的原因,而蒸汽洗井作为清蜡的一个重要方式,本文重点介绍了蒸汽洗井清蜡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蒸汽洗井清蜡在花土沟采油作业区的应用,并对蒸汽洗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对蒸汽洗井在花土沟采油作业区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准确预测抽油机井故障对油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疆油田某区块抽油机井故障情况,统计了500口油井的生产数据,明确了结垢、结蜡、杆管腐蚀、杆管疲劳、杆管偏磨5种引发抽油机井故障的主要因素;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s, LSTM),构建了油井故障智能预警模型;筛选出影响油井故障的14种特征参数进行小波降噪处理,借助自适应矩估计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6.81%,能够为油田提供较为准确的抽油机井故障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含蜡原油井筒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井结蜡是含蜡原油开采中的不利因素。对含蜡原油在井筒流动过程中蜡沉积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石蜡的沉积机理。利用Fick扩散定律和剪切扩散理论,推导并建立了蜡分子扩散和蜡晶径向迁移过程中油井结蜡剖面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计算油井井筒中各点的石蜡沉淀速度以及沉淀厚度的增长速度。对影响油井结蜡剂面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油井沿井筒的蜡沉积厚度分布随原油的性质、含水量、原油在井筒中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标准化生产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其优越性日显突出,各行各业均在不断完善其标准化,以实现预制化生产、工厂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克服自然环境条件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为工程的顺利投产和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大型人工岛电泵井井口流程的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给施工生产造成较大地影响.而实现大型人工岛电泵井井口流程的标准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述因素对油井井口流程的施工和生产维护造成的影响,确保油井能够及时、安全、平稳的生产运行.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西部部分油田油井结蜡而存在的生产实际问题,现场采集了油井的结蜡样品,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采集蜡样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蜡样中含有芳烃、正构烷烃和沥青质等相对大的颗粒物质。根据蜡样的特点,在室内对固体防蜡剂的主剂和助剂等进行了优选和复配,最终研制出了适用于轻质油油井防蜡用的固体防蜡剂。运用自制的实验装置对该固体防蜡剂在原油中的各种性能进行了室内研究,得出该固体防蜡剂的溶解速度分别为1.094mg/L?min-1(50℃)、2.112mg/L?min-1(55℃)、4.925mg/L?min-1(60℃)时,防蜡效果较好,当其达到一定浓度时,防蜡率超过50%。并通过评价结果分析研究了防蜡剂产生效果的机理,同时得出了在油田现场实际施工时要注意井深情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抗石蜡析出器防蜡的作用机理出发,介绍了抗石蜡析出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其应用范围、结构特点等作了说明,最后分析了抗石蜡析出器在莫里青油田的应用情况,认识到一部分结蜡井很适合使用抗石蜡析出器对油井井筒进行管理,并根据油井的结蜡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油井结蜡的现况以及油井的清防蜡技术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做好油井结蜡的清理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在井筒壁以及设备上会附着一层蜡,而通过高温蒸汽的应用可以对其进行清理,其主要原理便是小流量的高温蒸汽可以融化蜡以及蜡晶体,从而将其排出井筒,达到清蜡的效果。高温清蜡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清洗地层漏失油井中的蜡,并且也不会对地层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6.
优化清防蜡配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蜡的性质及其对生产的影响、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目前清防蜡现状三个方面,阐述了清防蜡在石油开发生产中的作用,揭示了石油开发生产要顺畅进行,清防蜡工作必须做好。  相似文献   

17.
油井结蜡影响油田正常生产,化学清防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某油井高含蜡凝析油蜡样全烃气相色谱分析,得到其碳数分布,并分析其结构。在此基础上,选择三种类型清蜡剂进行溶蜡实验。实验发现,清防蜡剂的溶蜡速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增加幅度不同;当温度小于45℃时,分别选择QFL-2和QFL-1来溶解蜡样A和B,而温度大于45℃时,则两者都可以选择QFL-5和QL-2;油基清蜡剂的溶蜡速率最高,乳液型清蜡剂次之,水基清防蜡剂最低;由于蜡样结构不同,相同清防蜡剂对蜡样A的溶蜡速率小于蜡样B的溶蜡速率,说明蜡样A的清防蜡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油田史深100区块油井结蜡较严重现象,进行结蜡规律试验研究和井筒温度场模拟.在黄启玉等的结蜡模型基础上,通过旋转式原油结蜡试验确定油样的结蜡模型参数,结合Fluent模拟得到管壁处径向温度梯度及切应力,获得井史3-3-11结蜡速率计算公式,从而预测不同热洗方式不同天数下对应的结蜡量.同时建立热洗井筒流动换热模型并...  相似文献   

19.
李伟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2):5460-5462
油井在长期关井时,井筒中流体温度将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当井流物温度低至原油凝固点温度时,原油将在井筒内凝结,发生凝管现象。海上油田油井所处的自然环境及热力条件复杂且恶劣,井筒中结蜡及发生凝管的风险也远高于陆上油田。对海上油田关井期间井筒防凝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挤生产水防凝的新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海上油田关井期间油井防凝方案设计及油田低成本、安全开发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紧密结合井下作业施工现场实际,分析了油井沉没度对油井正常生产的影响,得出沉没度过低将会直接导致油井结蜡、结垢、管柱刺漏、活塞磨黑、球座刺漏等结论,同时阐述了长期执行科学有效的合理沉没度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