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rhizogenes)对大豆属的三个种:野生大豆(Glycinesoja),半野生大豆(Glycinegracilis)和栽培大豆(Glycinemaxl)的不同外植体进行感染诱导毛状根,在无菌苗靠近子叶节部位诱导出毛状根.冠瘿碱(opine)检测表明;由感染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毛状根中有甘露碱(mannopine)的存在.说明Ri质粒的T-DNA已转移到大豆的转化根中.  相似文献   

2.
胡亚忱  曲德业 《松辽学刊》2005,26(1):31-32,35
发根农杆菌(Agmbacterium rhizogenes)中含有Ri质粒.在自然条件下,发根农杆菌通过伤口侵染植物,使植物产生毛状根,本文从发根农杆菌的特性,及其所含有的Ri质粒的结构和功能,发根农杆菌诱导毛状根发生的机理,毛状根的转化方法,培养和鉴定及用于植物次生代谢生产方面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讲述了发根农杆菌的Ri质粒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特性及其转化产生毛状根的特点,利用发根农杆菌Ri质粒转化药用植物诱导产生毛状根、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及药用资源保护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含ipt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转化大豆萌动种胚的研究: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A4404,做为供体。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菌液浸染法转化大豆品种黑农36。  相似文献   

5.
含ipt基因根癌农杆菌转化大豆萌动种胚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实验以 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含有CaMV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融合基因根癌农杆菌LBA440进行转化,通过对转化及对照植物株苗期根的过氧化笺酶同工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观察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苗期光合速率的变化,探讨了大豆苗期光合速率与叶解剖特征的关系。苗期野生大豆、栽培大豆以及野生与栽培大豆之间光速率存在差异。栅栏组织厚度在苗期叶片光合作用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含有35s启动子-Gus基因-ipt基因-Nos基因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做为供体.以大豆萌动种胚为受体,用菌液浸染法转化大豆品种黑农36.对转化植株及对照植株苗期在发芽率、株高、叶子、致瘤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有明显差异.转化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弱于对照植株.植株矮小、叶子畸形生长,根致瘤率低.间接验证了外源DNA的导入.说明苗期形态学分析可做为转基因植株早期筛选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周波 《松辽学刊》2001,(4):25-28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针对大豆属中的两种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发现,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花的花瓣存在的着明显的差异。野生大豆蝶形花冠中的两枚龙骨瓣分离,管状花萼的解剖结构中没有组织分化。而栽培大豆的蝶型花冠中2枚龙骨瓣完全愈合成为一体,花萼结构由表皮和无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在薄壁细胞间等距分着许多因退化而显得细小的维管束。可见,虽然大豆属的两侧对称的蝶型形花冠在进化程度上属较高级类型,但仍旧保留有原始花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 efaciens)介导的转化方法,以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HQD33的分生孢子为受体材料,分析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获得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转化率最高可达1.3×10-4.PCR检测表明,T-DNA已整合进树状多节孢HQD33的基因组中,而且大多数都是以单拷贝的形式整合,转化子都能够稳定遗传.结果表明,根癌农杆菌菌株类型、菌株生长状态、分生孢子浓度、共培养时间以及乙酰丁香酮的诱导等因素对转化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为建立紫杉醇产生菌———树状多节孢HQD33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93-11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水稻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并通过生物技术改良优良恢复系,选用93-11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优化培养基,建立了适合转化的高效再生系统;首次通过农杆菌介导将大肠杆菌基因C1成功转化93-11,构建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93-11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NBA1D3为合适的愈伤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87.0%;愈伤经3次继代培养转入分化培养基,分化率为47.0%.获得213株潮霉素抗性植株,随机挑选89株经PCR检测,65株检测到目的条带,阳性植株占73.0%;实时PCR检测C1基因能在转基因植株表达.  相似文献   

11.
徐洪伟 《松辽学刊》2001,(1):51-52,58
本文就近几年来根农癌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子房注射法、花粉管通道在玉米基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使用了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半野生大豆与野生大豆(G.soja)进行了木质部的形态研究.观察结构表明:半野生大豆与野生大豆都是典型的散孔材,半野生大豆在结构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要比野生大豆进化.通过不同时期取材连续切片的观察,证明野生大豆木质部管孔链较少,属于单管孔;端壁倾斜程度较大,约50度;射线间隔较远,长度短,分布稀疏.而半野生大豆木质部导管呈管孔链分布;端壁平坦约25度;射线间隔较窄,长度较长,分布紧密.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半野生大豆木质部比野生大豆木质部进化。  相似文献   

13.
以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FXP04、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皮尔瑞俄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eoriae NT 3种促生菌为研究对象,调查它们对豌豆和大豆种子萌发及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促生菌在不同浓度下(OD600=0.5,OD600=1)对豌豆和大豆种子的萌发都没有显著促进作用.菌株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 Y和菌株Paenibacillus peoriae NT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幼根伸长,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可以促进大豆幼根伸长,对豌豆幼根伸长无显著促进作用.3种促生菌都能够促进豌豆和大豆侧根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通过三亲酱将P^BI101等Ti质粒从大肠杆菌(E.coliC600)中转移到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中,并获得转移子,将上述转移子与胡萝卜悬浮细胞混合共培养后得到转化细胞。转化细胞在没加生长激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情况下能知主生长,并获得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5.
吴泉 《河南科技》2013,(10):213+221
本文通过利用GC-MS分离,在大豆幼苗的不同生长周期分别提取其根系分泌物作成分分析并将提取物运用于大豆种子的萌发试验的方法,分析研究大豆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工作,以及其对大豆种子的萌发试验,从而揭示大豆根系分泌物对胚根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第2周和第8周时,大豆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类物质种类最多,与有机酸有存在较大差异的组分还有醇类、酯类等,它们大体与二氯甲烷提取物种类一样。大豆胚根生长在第2周时受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而8周大豆根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不显著。研究得出2周大豆根分泌物的化感抑制作用对大豆种子胚根生长非常明显,其中表现出最为显著化感抑制作用的是分泌物机酸组分中所含的邻苯二甲酸。  相似文献   

16.
A21是拟南芥的一同源转换盒基因,以发育旺盛的组织中高度表达。采用反义RNA技术,将该基因cDNA 5′端自然410bp反向克隆到pTA7002后,构建了可在植物中调控表达A21反义RNA基因片段的重组体。以根癌农杆菌浸渍法将重组体转入拟南芥Landsberg erecta生态型植株中,筛选到转A21反义RNA基因的拟南芥植株。反义基因可在甾类激素诱导下表达出A21的反义RNA。经初步诱导表达,变异性状表现为顶端生长抑制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了栽培大豆(Glycinemax)、绥农4号、黑农26号、黑河3号、东农4号、东农33号、6296—3六个品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这六个品种均为二倍体,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和中期工观察到20个二价体,对不同品种栽培大豆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绘制出了染色体亲和力曲线。测定了绥农4号和6296-3两个品种的染色体长度,染色体总长度,绥农4号为43.82μ,6296-3为48.11μ,平均长度绥农4号为2.19μ,6296-3为2.41μ。  相似文献   

18.
由于国内油厂使用国产大豆亏损停产,东北地区的豆油与豆粕市场双双被进口大豆控制.在进口大豆大行其道的同时,大量国产大豆由于水分超标等原因,无法进入国家粮库,农民再现卖豆无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国内油厂使用国产大豆亏损停产,东北地区的豆油与豆粕市场双双被进1:2大豆控制。在进口大豆大行其道的同时,大量国产大豆由于水分超标等原因,无法进入国家粮库,农民再现卖豆无门。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大豆鼓粒期,是指大豆充实、成熟的这一段时期。我省中晚熟大豆品种鼓粒期一般在8月至10月中下旬。此期要求植株高大整齐不倒伏、叶色前青后黄不早衰,荚粒饱满充实无空秕。田间管理的中心是促进营养向籽粒转移,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1.抗旱防渍。鼓粒前期大豆仍需较多水分,以利于养分向籽粒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