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民主性、继承性、开放性、创新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朝正确方向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信息化发展速度全面提升。前中宣部部长,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的刘云山在出席2007年全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会议时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而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近年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呢?笔者将就近年来的发展结合当前实际作出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3.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属性是它引领中国文化建设的内在依据,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建设应该遵循坚持党的领导、符合社会主义特征、遵循客观规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立足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等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4.
民主,在不同的阶级、国家和人文视野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内涵本质和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以人为本的民主,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群众需要的民主,是以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为基本目标的民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走群众路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是贯穿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主线。本文从五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概述了邓小平同志的群众思想: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保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保证;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人民利益是我们改革开放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判断我们一切言行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三个代表"思想解读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及其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苏联模式窒息了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气勃勃的创新精神,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毛泽东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邓小平理论初步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真正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领导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斗争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具有先进性、民族性、实践性、斗争性、开放性和人民性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红色文化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的不变基因,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武器,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文化思想始终关注的是"人"的发展问题,富有鲜明的人文精神。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文化建设工作;强调文化为人民服务,以满足人民的需要为目标;在文化建设工作中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毛泽东文化思想人文精神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中国传统文化则为它提供了有益养料。着眼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需要,毛泽东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化自信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革命文化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呈现为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积极发挥革命文化的四重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总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历史性选择,事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抓住了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而道远,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尊重主体,坚持民本方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它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根本,是引导我国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关键,我们要正确理解其四个内容的深刻的理论内涵,积极发挥它的引领、整合等功能,实现在价值观认识上的深化和理论上的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熊伟 《奇闻怪事》2009,(6):35-3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贫困地区迫切需要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文化生产力是贫困地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贫困地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三个代表"领导人民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20多年.在新世纪,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面临种种挑战,必须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弘扬井冈山精神、迎接、信念的挑战。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求真务实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二、弘扬井冈山精神,克服重重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摸索,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调动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面临种种挑战,必须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弘扬井冈山精神、迎接理想、信念的挑战。树立科学世界现和求真务实精神,保持艰苦奋斗传统,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二、弘扬井冈山精神,克服重重阻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摸索,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调动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优秀传统文化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相结合的视角,可以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内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为人民幸福而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必须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八十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益加深的八十年,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反抗,但是,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无力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八十年,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等三个历史阶段,使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比较,我们所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全国人民确立起科学的精神支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以“法治”与“德治”构筑起完整的治国方略;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后,向何处去?是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前进,还是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因为,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国还存在着一些资本主义势力,他们幻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当时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贫穷不堪,民不聊生,要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实存在相当严重的困难。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能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直就有争论。所以,搞清楚中国在民主革命之后是不是有必要,有可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就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治乡村建设是深化农村社会改革的基本保障,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任务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当前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乡村治理的传统因素影响了法治乡村的建设速度,乡村治理水平的不均衡阻碍了法治乡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法治国迫切需要解决农村依法治村这一社会性矛盾,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涉农行政执法;强化乡村司法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律文化品质;积极推进城乡依法治理,加强农村“数字法治”网络智慧型司法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