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以来,用飽和电抗器調速的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系統正在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在这种系統中,电动机經常处于較額定电压和額定轉速为低的情况下运轉,所以其鉄耗的分布和电动机在正常情况下运轉时大不相同,因此,电机的发热也和正常工作状态时有所出入。現在,即針对这个問題来分析一下飽和电抗器調速系統中异步电动机容量选擇的問题。  相似文献   

2.
概要本文从一般原理上探討反射式調速管运用諧振腔陽压U。與反射極負壓U_R的微變所引超微波頻率的挪移。本文指出只要採用适當的同步补偿关系,縱然有运用電压的微变,仍叮消除振盪頻率的挪移,這时U_O與U_R間所需要的同步补偿关系是:  相似文献   

3.
引言在广播波段里,产生、放大和傳輸电磁訊号是由电子管、諧振囘路和傳輸綫等的不同組合完成的。但在超高頻波段里,不論是电子管还是諧振囘路或傳輪綫都存在着本貭的缺点,使得无法再用,因而有新型的相应元件代替了它們。例如,在微波波段里,代替普通电子管的,有速調管磁控管和行波管等;代替傳輸綫的有波导管;代替諧振囘路的有諧振腔。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用旋轉火嘴調节过热汽温的动态特性的工程計算方法和模拟方法,以便在鍋炉按装运行之前就能根据鍋炉的設計資料对鍋炉的动态特性作出初步的估計,为設計調节系統提供依据。通过对象动态特性的理論分析,还可以确定个別因素(如:受热面的布置、管径、工质流速等)对整个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从而在設計鍋炉时就有意識地考虑和选择这些因素,使对象具有較好的調节性能。 [符号說明——見本文最后附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磁介质吸波剂/多孔金属材料吸波性能,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了Ni-Zn铁氧体(CFe)、羰基镍粉(CNi)以及二者的复合粉,利用GJB 2038—94"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中的雷达截面(RCS)法对该材料的微波反射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在12~18GHz频段内,复合磁介质吸波剂/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介于单一吸波剂样品CFe与CNi之间;在26.5~40 GHz频段内,羰基镍质量分数为40%的泡沫铝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其质量分数大于40%时,材料吸波性能逐渐降低.因此,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适当比例的Ni-Zn铁氧体与羰基镍复合粉,可以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掺杂Ld2O3对Ni-Zn铁氧体/泡沫铝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在泡沫铝表面涂覆了单一Ni-Zn铁氧体和掺杂不同质量分数的Ld2O3的Ni-Zn铁氧体复合粉,利用GJB2038—94"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试方法"中的雷达截面(RCS)法对材料微波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扫描电镜(SEM)对吸波剂的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12~18 GHz频段内,涂覆添加Ld2O3后泡沫铝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优于涂覆单一的Ni-Zn铁氧体.在26.5~40.0 GHz频段内,Ld2O3质量分数为1%的泡沫铝复合材料吸波性能最好,当其质量分数大于1%时,材料吸波性能降低.因此,在泡沫铝合金表面涂覆适当比例的Ni-...  相似文献   

7.
W型Ba_(1-x)La_xCo_2Fe_(16)O_(27)的微波吸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镧掺杂W型钡铁氧体Ba1-xLaxCo2Fe16O27(x=0,0.1,0.2,0-3)样品。用XRD和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粒径进行表征,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该样品在2-18GHz微波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磁损耗角正切及得出微波反射率与频率的关系,探讨该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与电磁损耗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稀土镧掺杂能改善微波吸收性能,在x=0.2时,样品微波吸收效果最好;当样品厚度为1.90mm及x=0.2时,吸收峰值为16.2dB,10dB以上频带宽度达4.0GHz样品的微波吸收来自磁损耗和介电损耗的共同作用,磁损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离心泵的汽蚀性能,基于喷射原理,以IS100-80-160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不同喷射管数及引流管径的引射吸水室,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离心泵闭式性能实验台对带有不同引射吸水室结构的模型泵进行性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喷射管数的增多,泵汽蚀余量先减小后增大,扬程和效率略有下降,当8个喷射管均布时,引射吸水室的增压效果最好,泵汽蚀性能改善效果显著;随着引流管径的增大,泵汽蚀余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引流管径为17 mm时泵汽蚀余量最小,扬程和效率与引流管径成反向变化趋势;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泵汽蚀余量的最大差值为0.19 m。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线衍射和能谱等显微分析技术,结合力学性能检测,研究超低速压铸条件下慢压射速度对ADC12铝合金铸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以优化超低速压铸工艺及其参数。通过对相同高速起速位置、不同低速速度及不同起速位置、相同低速速度2种超低速工艺得到的铸件比较发现:在超低速压铸工艺下,慢压射速度对铸件密度的影响不明显;当起速位置相同时,随着低速速度的增大,铸件的α(Al)枝晶越来越粗大,其性能降低;在相同低速速度、不同高速起速位置时,起速位置有最佳值,当铸件性能在高速起速位置为260mm时,α(Al)枝晶较细小,其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两种磁性材料与聚苯胺合成的复合物,采用3cm波导式测量线在8~14GHz频率范围内.用多点拟合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对这类复合聚苯胺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聚苯胺在吸收剂中的浓度对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很大.对Mn-Zn铁氧体复合聚苯胺,当浓度为0.23g/cm^2时,其平均衰减为14.767dB,最大衰减为40.260dB,衰减为10dB时的频宽可达3.6GHz,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纳米复合高分子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纳米和非纳米铁氧体(磁粉)在导电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吸收特性影响的对比实验,发现纳米磁粉更有利于复合对微波的吸收,并对纳米磁粉含量与复合物电磁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物的吸波效果优于非纳米复合物,当纳米磁粉与导电聚合物质量分数为20%时,可改善电磁参数,增强吸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雷诺数Re=200~1 800范围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内置宽度交替变化扭旋元件的管内传热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宽度交替变化扭旋元件能够显著提升努赛尔数Nu和传热性能评价因子η,与光管相比分别提高2.2~5.2倍和1.4~2.2倍;换热管局部努赛尔数沿流向呈速降—缓降—速升—缓降—恒定的变化规律,上升速率随扭旋元件径比的增大而提高,而降低速率与径比关系较小;局部努赛尔数在扭旋元件后方半个元件长度处达到最大值,该长度可作为间隔扭旋元件优选间距;流体在窄扭旋元件以及前后反向扭旋元件作用下,形成主、次螺旋流共存流动,局部流线向中心倾斜,径向流动加强,传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3.
可控硅变流装置已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因此,改善可控硅变流装置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可控硅变流装置有许多重要优点,但是它也有两大缺点:①当它的输出电压调节范围较大,输出电压的相对值较小时,它的功率因数很低,无功功率的冲击也很大。②由於在轻负载时,电流产生断续,这就使得拖动系统的静特性和动特性比平稳直流的要差,同时由於输出电压脈动成份的不良影响(如直流电动机换向困难)等等。在主回路中不得不加入电抗器。  相似文献   

14.
机器与推进器裝在船上成为一个复杂的联动机,由机器供給能量,將推进器軸旋转,推进器把此旋转的动能转化为推力动能,克服船的阻力使船前进,所以机器与推进器的能量轉換是相互牵制、相互有关的,这与在試驗台上的机器或推进器單独进行試驗的情况不同。造船設計人員及輪机工作人員經常对机器与推进器的相互关系感到苦惱,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时常遇到风浪、輕載、倒車等各种負荷情况;結果不是馬力不足,就是转数加大,造成机器过負荷。一般我們虽也略知其控制办法,但对其确切的規律则知道甚少,这是由于其中的变数太多;当外界負荷不同时,在机器方面就要牵涉到馬力N,轉速n,轉矩M,工質参数ε,燃油消耗量q,机器效率ηM等的变化;在推进器方面則要牽涉到推进器馬力N_R,船速v,轉速n,轉矩M,推进器效率η等的变化。并且这許多变数中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平衡的,所以螺旋推进器与机器的配合与工作是一个很複杂的問題。現分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探討: 一、机器与螺旋推进器的性能二、螺旋槳与机器在額定情况下的配合三、机器部分負荷特性曲线与外界負荷特性曲线四、部分螺旋槳的工作情况五、轉速与船速的关系六、开車、加减速、回轉、卡住、飞車与倒車的工作情况七、結束語 八、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法制备W型铁氧体BaZn2Fe16O27,将其与石墨按不同配比机械混合,制备出电磁性能优异的复合吸收剂。通过X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相法制得的铁氧体粉末进行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粉体为纯相的BaZn2Fe16O27-W型铁氧体,微观形貌为六角片状。同时,使用网络分析仪在2~12 GHz的频率范围内对复合粉体微波电磁特性进行测试分析,并使用软件YRCompute模拟计算复合粉体的反射损耗,结果表明:铁氧体的磁损耗与石墨的介电损耗发生协同作用,复合粉体的电磁性能得到很大提高;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粉体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明显增加,介电损耗最大值从0.02升高到0.2,而磁导率与磁损耗则是先增大后减小;当石墨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粉体的反射损耗在5 GHz左右达到最大值-40.6 dB,并且小于-10 dB的带宽达到4 GHz,吸波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6.
一 前言 电流密度系指电极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电流强度,根据法拉第定律:当电解时在任一电极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即与电流强度和通过的时间成正比。故电流密度愈高,阳极就溶解得愈快,单位时间内在阴极析出的物质就愈多。近代铜电解工厂为了减少设备的投资,均有走向采用高电流密度的趋势。但是由于提高电流密度,接近於电解质电位的杂质就有一同析出的可能;此外电位降随提高电流密度而增加,因此析出一吨物质的电能消耗也有所增加。苏联铜电解工厂当使用纯净的阳极时,一般采用200~300 A/M~2的电流密度;使用杂质多  相似文献   

17.
以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p H值、H_2O_2浓度、Fe~(2+)浓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污泥比阻(SRF)、污泥抽虑后泥饼含固率(DS)的影响,研究了Fenton试剂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能够破坏污泥的胶态结构,从而提高污泥的絮凝性,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Fenton试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最适宜条件为:Fe~(2+)浓度为0.90 g/L、p H=4.00、H_2O_2浓度为5.00 g/L、反应时间为30 min。当p H=4时,SRF达到最小值6.49×1012m/kg,DS达到最大值27.14%,此时污泥脱水性能最好。当H_2O_2投加量为5.00 g/L时,SRF为5.16×1012m/kg,泥饼DS相对较高,此时污泥相对较容易脱水、脱水程度较高。当Fe~(2+)浓度为0.90 g/L时,SRF值最小为7.24×1012m/kg,污泥相对比较容易脱水。反应时间达到30 min之后SRF基本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8.
烟梗微波膨化基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梗是烟草生产的副产物,对其进行膨胀制粒作为烟卷的填充料不仅提高了装填体积和燃烧性能,而且还能降低成本和改善卷烟品质。采用微波膨化方法研究了烟梗膨化的影响因素和基本规律,实验表明烟梗含水率对烟梗微波膨化率有重要影响,烟梗含水率在18%~21%之间膨化效果最佳,膨化烟梗无碳化现象;微波膨化时间也是影响烟梗膨化重要因素,最佳膨化时间约为70~80 s;在烟梗微波膨化过程中,温度发生明显变化,当温度为85~95℃时,烟梗膨化显著,温度的变化可作为一个重要控制参数;加入适量膨化剂不仅提高烟梗膨化率,而且改善了烟梗膨化质量,膨化剂对烟梗微波膨化有重要作用。微波膨化烟梗加热均匀、快速,温度易控,设备体积小,因此微波膨化烟梗将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铜锌掺杂Z型锶钴铁氧体Sr3(Cu Zn)x Co2(1-x)Fe24O41(x=0.1,0.2,0.3,0.4,0.5)样品。采用X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别用圆柱体法和PPMS-9T型物性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室温电阻率和磁滞回线。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该样品在2~18 GHz微波频率范围的复介电常数、复磁导率,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电磁损耗角正切和微波反射率,探讨该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与电磁损耗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呈六角片状形貌,晶体结构为Z型,呈软磁特性,其电阻率在半导体的电阻率范围内;当x=0.3、厚度为2.5 mm时,样品在频率为11.4 GHz时的最大吸收峰为29 d B,10 d B带宽对应频率为7.7 GHz,是一种宽带微波吸收材料;样品的微波吸收来自磁损耗和介电损耗,但以磁损耗为主。  相似文献   

20.
移相器作为一种可调控导引波输出信号相位的功能性器件,被广泛应用于波束形成网络、相位调制器、相控阵天线等电子、雷达、通信系统并对相关系统性能的优劣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设计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兼具高性能、稳定性、小型化、低成本的实用化微波移相器对于微波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解决当前技术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实现相关技术革新,需从整体上分析各类移相器的技术概况、优劣势与发展现状,精确梳理移相器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融入移相器的设计。基于以上目标,对移相器的发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分别介绍了铁氧体移相器、PIN二极管移相器、MEMS移相器、铁电移相器的移相原理与性能指标,重点分析了基于BST铁电材料移相器的微波电路设计,并结合相关技术趋势对BST铁电移相器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