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β-甲壳素是由鱿鱼软骨中提取的,其晶型结构区别于α-型。在LiCl/N-甲基吡咯烷酮和NaOH/尿素这两种溶剂体系中,β-甲壳素都表现出比α-甲壳素更好的溶解性能。通过对于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做不同浓度的流变曲线,可以看出β-甲壳素的LiCl/N-甲基吡咯烷酮为假塑性流体,可纺性良好。通过红外图谱分析,LiCl/N-甲基吡咯烷酮体系溶解的甲壳素未发生晶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萃取精馏分离苯和环己烷的二元混合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合溶剂萃取精馏技术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分离技术.通过一个简单实用的气液平衡实验装置考察了多个萃取精馏分离苯/环己烷近沸点体系的二元混合溶剂: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和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性能.结果发现,混合溶刑分离效果比简单溶剂更好,且混合溶剂存在最佳组成;当混合溶剂的摩尔比接近1时,其性能最佳;N,N-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组成的混合溶剂是所有被考察萃取刑中最好的混合溶剂;另外还发现了优于文献报道的简单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聚乳酸透气膜,并研究了其用于猪肉包装的保鲜效果.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乳酸膜,通过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使得薄膜具备多孔结构.对薄膜的透光率进行了测试,利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基团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聚乳酸多孔膜扫描电镜图与聚乳酸纯膜相比,薄膜内部具有均匀的多孔结构.从红外光谱图中可以看出,添加了N-甲基吡咯烷酮的薄膜与聚乳酸纯膜的吸收峰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N-甲基吡咯烷酮在后续操作中从薄膜中分离出来,形成孔洞后并不会影响聚乳酸膜本身结构.在薄膜用于新鲜猪肉的包装中,通过聚乳酸透气膜的包装,猪肉的保质期得到了延长.与保鲜袋、保鲜膜、聚乳酸纯膜包装的猪肉相比,聚乳酸透气膜能有效延长猪肉保质期2~3 d.  相似文献   

4.
采用动态法通过激光监视技术分别测定了大豆苷元在乙醇、丙酮、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6种有机溶剂中281.98~338.75 K温度范围内的溶解度,将溶解度实验数据用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分别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乙醇;Apelblat方程、λh方程和NRTL方程对溶解数据的关联结果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19%、2.172%和2.498%。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从裂解石油制乙烯副产C_5馏分中用溶剂抽提异戊二烯阻聚剂的需要,我们评选一系列有机及无机物,在150±5℃条件下对DMF—IP体系的阻聚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单一阻聚剂如邻硝基酸(ONP),二元混合阻聚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1%)——亚硝酸钠(0.1%),N—甲基吡咯烷酮(1%)——硫磺(0.01),N-甲基吡咯  相似文献   

6.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2,2-二羟甲基丙酸(DMPA)的反应在水性聚氨酯分散液合成中非常重要。本文用二正丁胺滴定法研究了IPDI、DMPA在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IPDI的反应活性较低,其与DMPA反应活化能为Ea=68.7 kJ/mol。  相似文献   

7.
以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引发单体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为接枝单体,连续两次运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以对氯甲基苯乙烯超支化聚合物(PCMS)为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臂的星状接枝共聚物(PCMS-g-PVP).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这种星状共聚物在水中不溶,但可溶于碱水溶液,加热可熔融,因此有望作为非交联型高吸水性树脂应用.同时研究了树脂的吸水率和吸液率与共聚物中聚乙烯基吡咯烷酮链节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缩聚反应热效应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经典的量热技术,测定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的溶解热,以及它们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中的反应热效应。得到缩聚反应热是-199千焦/摩尔。  相似文献   

9.
实验针对焦化汽油催化氧化萃取脱硫中各种溶剂选择性、脱硫率、精制油的收率进行分析,确定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浓度为95%,萃取剂油比为1:1.  相似文献   

10.
实现石墨烯高效、宏量、高质量制备过程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提出一种超临界N-甲基吡咯烷酮插层、剥离可膨胀石墨(EG)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充分利用超临界流体优异的特性,可膨胀石墨层间距比较大的特点,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碳原子层间的结合能和碳-碳原子层间的结合能比较接近的优点。SEM、TEM、AFM、Raman结果一致证实成功获得石墨烯,Raman和FTIR结果表明石墨烯表面在超临界流体过程中不引入任何含氧官能团。该方法为制备高质量石墨烯提供一条非常有潜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N,N'-(4,4'-二苯砜)二偏苯三甲酰亚胺酰氯为单体,分别与4,4'-二(2-甲基苯氧基)三苯二酮(o-Me-DPOTPDK)、4,4'-二(2,6-二甲基苯氧基)三苯二酮(o-Me2-DPOTPDK)采用低温溶液亲电缩聚合成了两种主链含酰亚胺砜基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酮树脂,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为6.6和7.5 mL·g-1.用FT-IR、1H 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DSC、TGA、WAXD研究了其热转变和形态.研究表明:共聚物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8:250,278℃)和热分解温度(5%Td:425℃),常温下能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2-吡咯烷酮、氯仿和间甲酚等有机溶剂中,可采用溶剂法加工成型.  相似文献   

12.
以水作溶剂,N-乙烯基-2-吡咯烷酮辐射聚合得到了聚N-乙烯基-2-吡咯烷酮水凝胶。以乙醇或丙酮作为溶剂时,前者情况下的聚合速度大于后者。这些现象,可用水、乙醇能与N-乙烯基-2-吡咯烷酮形成氢键来解释。聚合反应终止动力学,不受溶剂性质的影响,都属于双分子终止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酮肟钾盐与18-冠醚-6在有机溶剂中的配位反应过程,从而阐明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配方消毒性能的内在联系,采用电导法研究了25℃条件下2,3-丁二酮单肟钾(KBDO)和丙酮肟钾盐(K-DMKO)与18-冠醚-6分别在四乙二醇二甲醚、N-甲基吡咯烷酮、乙醇和乙腈中的配位反应,计算了1: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和摩尔电导率。研究结果表明,在这四种溶剂中,KBD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分布为:乙醇>四乙二醇二甲醚>乙腈>N-甲基吡咯烷酮;K-DMKO与18-冠醚-6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小顺序为: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四乙二醇二甲醚。2种配合物在4种不同主溶剂中形成的消毒剂配方,对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的消毒反应动力学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酮肟盐消毒剂配方消毒速率不仅与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常数大小有关,还与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关,是以上两种主要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双(对羧苯基)苯基氧化膦(BCPPO),对苯二甲酸(TPA)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原料,通过Yamazaki膦酰化法合成聚芳酰胺.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和溶剂体系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对合成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合成的聚芳酰胺可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间甲酚等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在不同情况下对N-甲基吡咯烷酮(NMP)水解的影响,通过水分仪、高效气相色谱(GC)和红外吸收光谱(IR)对水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下,水与NMP形成的氢键起到了抑制NMP水解的作用,当氢键被破坏后,NMP水解明显加剧,水解产物主要为4-甲基氨基丁酸.  相似文献   

16.
实验测定了N-羟甲基硬脂酰胺在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溶解度,比较并确定在N-羟甲基硬脂酰胺的生产过程中选用的最佳溶剂.  相似文献   

17.
一种动力学天然气水合物抑制剂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4):3986-3989
研发低剂量水合物抑制剂部分代替传统热力学水合物抑制剂是目前水合物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提高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性能,采用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马来酸酐合成了聚合物MVP。利用四氢呋喃法研究了MVP的合成条件及对水合物的抑制效果。研究表明,以乙二醇丁醚为溶剂,双氧水为引发剂时,马来酸酐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比为3∶4、反应温度(80~100)℃、反应时间9 h条件下合成MVP对水合物抑制效果良好。该条件下合成的MVP与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相比对水合物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相同加量下能够承受过冷度较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高3℃;最佳加量为0.7%,该加量下水合物生成温度从-2℃下降到-8.6℃。由于MVP性能受过冷度影响较大,研究发现MVP发挥作用的过冷度不能高于10℃。  相似文献   

18.
低温溶液缩聚法直接制备PPTA浆粕基本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浆粕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溶剂体系中低温溶液缩聚反应及熟化成纤过程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聚合工艺条件得到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PPTA浆粕,为采用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低温溶液缩聚法直接制备PPTA浆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合成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的方法,即用单体,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3,3′,4,4′-二苯酮四甲酸二酐(mA)、4,4′-二氨基二苯醚(0DA),在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或N-甲基吡咯烷酮中,低温共缩聚制成三元共聚型聚酰亚胺,给出了合成工艺条件及配方,并对其性能等进行了测试,与其他聚酰亚胺进行了比较.该产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绝缘薄膜、浸渍漆等.  相似文献   

20.
采用N-乙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EP-CaCl2)溶剂体系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聚合工艺进行探索,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聚合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氯化钙(NMP-CaCl2)溶剂体系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提高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并相对延长了反应时间、加快反应速度、提高产物的比浓对数黏度,PPTA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提高了40%.PVP水溶液和稀盐酸溶液的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PVP不是酸吸收剂,溶剂体系中加入PVP不影响PPTA的化学结构.对PPTA缩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可知,在NEP-CaCl2、NMPCaCl2和NMP-CaCl2添加PVP的3种溶剂体系中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PVP在聚合过程中并非起催化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PTA缩聚反应工艺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