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道德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并在当代德育及学生职业指导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其它都是为此服务的,文章对孔子培养学生道德自觉性、强调道德实践、以身作则、褒贬法和友贤成德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并阐述其现代价值,以期为当今的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其长达几十年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并在其后的发展中演进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孔子教育思想及方法的学习研究,对于我国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令芳 《科技资讯》2011,(12):220-221
人性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据,要进行道德教育就必须首先理清人性论问题。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不但对当时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包括两汉在内的后世儒家道德教育的人性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先秦儒家学者孔子、孟子和荀子提出了各自的人性论思想,他们的人性论影响着两汉时期董仲舒与《白虎通义》中的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5.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对孔子的德育思想进行深入地研究,挖掘其精华,并在当代德育中批判地借鉴吸收,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有关道德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历史中的宝贵财富,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和研读。从学、思、行三个方面总结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学、思、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辩证统一的。这对解决当前研究生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对于我们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作为东、西方教育思想的源头,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探索孔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哲学体系中的教育目的论、教育内容论、教育方法论、教育对象论和道德教育论,分析其异同,以供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借鉴。  相似文献   

8.
孔子与韩非子分别是儒家与法家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德育思想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是“仁”,而韩非子的德育思想核心内容是法、术、势结合的理论,尤其强调法。他们各自主张的德育思想对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仍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和理论基石。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说,是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直接影响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孔子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学说,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美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孔子关于《诗》的“兴”、“观”、“群”、“怨”的思想和“文质彬彬”、“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五美”“里仁为美”、“为仁由已”思想对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深入理解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以及注重素质教育在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素质教育的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代许多道德普及的经验,如尊崇孔子,奉儒家著作为经典;编写蒙书,用通俗浅近的方式教育人;修祠堂立牌坊,编方志,表彰遵从儒家道德的人,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对人民潜移默化。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在这方面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但近几十年来在这方面却出现一些误区。如盲目学外国,极左思潮干扰,理论脱离实际,不重视普及工作等。致使道德教育不力,与社会主义建设不适应。只有使道德教育普及,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更好地继承中国革命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国民素质,加快四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孟子对教育的认识较其前人更加系统化。他明确指出了教育具有光大德性、范导人伦和保民强国的作用,其中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内向性教育思想,重视教育者自身的道德成就,重视对被教育者启发引导,旨在通过道德理念和道德实践的结合启迪唤醒人心中固有的善性,并使之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它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为我国教育事业和教育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他的有关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的主张具有跨越时代、长久流传的顽强生命力,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工作,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为我国道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它增强了人们的规则意识,提供了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政治环境,WTO的一些规则本身就蕴涵着道德教育的内容,极大地促进道德教育的效果。但是,加入WTO也对我国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育开放的承诺、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开放、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道德教育手段的滞后又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效果。道德教育工作者要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寻找对策,应对加入WTO对道德教育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育者没有正确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中出现了"道德性"问题,导致我国道德教育的成效不高。从道德教育内容、手段以及目标方面对道德教育存在的"道德性"问题进行剖析,对以上几方面分别提出合情化、共情化、大众化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三个方面,就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三个新关系:道德、道德教育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关系;道德教育理论与道德教育实践的关系;道德教育与道德自我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唐秀美 《科技信息》2011,(10):81-81,83
人们经常认为教育孩子完全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可是事实证明学校单独的道德教育收效并不可观,必须和家庭、社会联合起来共同进行道德教育,加快道德教育一体化的进程。笔者将在本文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单独进行道德教育的现状以及实行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均须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离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就缺少坚实的基础,难以取得实效;离开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就没有了方向,难以求其完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心理教育更伦理化,同时实现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在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异同。通过对中美学校道德教育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共性和特性,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提供许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