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云平台调度能耗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云计算平台利用异构网络资源建设资源池,带来的针对IPv4/IPv6异构网络资源的云计算平台进行能耗度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析随机任务变化带来的CPU能耗变化的动态能耗度量数学模型。采用以测试节点为基础,确定数学模型参数值的方法对测试节点CPU频率、CPU使用率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了IPv4/IPv6同构云计算平台虚拟机迁移实验。实验结果得出了IPv4/IPv6过渡前期、中期与后期云计算平台虚拟机迁移能耗;符合云计算能耗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2.
根据IPv4向IPv6网络过渡的策略 ,在分析了NAT PT技术和移动IPv6技术的前提下 ,实现了NAT PT技术和MobileIPv6技术二者在网络层的结合 ,采用IPSec的技术框架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Linux平台下基于Netfilter框架的安全实验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3.
移动IPv6 协议(MIPv6)中的切换延迟一般为2~3 s,这对于实时性业务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快速移动IPv6协议(FMIPv6)通过获取链路层信息来预测切换事件从而大大减少了切换延迟.本文首先分析了MIPv6切换流程及延时,然后引入了快速切换中的二层事件抽象原语,并结合二层事件对切换延迟进行分析,接着给出了Linux平台下FMIPv6软件的设计模型及实现流程,最后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评估.测试结果表明,FMIPv6的切换延迟可以降低一个数量级.文中论述的快速切换机制可应用于各种IP移动性解决方案中.  相似文献   

4.
朱永宏 《科技资讯》2009,(33):12-12
为实现基于IMS的IPv4到IPv6的长期平滑过渡,探讨了将双协议栈技术应用于基于IMS的IPv4与IPv6互连。比较权衡几种目前相关过渡期的技术,论证了将双协议栈技术应用于基于IMS的IPv4与IPv6互连中,相对于其他相关过渡技术,具有极为明显的优越性,是一种很好的过渡技术。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IPv4 的问题已逐渐显露,IPv6替代IPv4 已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IPv4 与IPv6共存以及纯IPv6接入的校园网构建阶段,阐述了IPv4向IPv6过渡的三种主要技术,提出IPv4向IPv6过渡的原则、应用迁移和推广途径。  相似文献   

6.
IPv6协议是因特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如何实现从IPv4过渡到IPv6是IPv4地址逐渐耗尽带来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研究并总结了网络中潜在的IPv6过渡场景及典型的过渡机制并提出ISP网络中核心网和接入网IPv6过渡部署的策略,为网络中部署IPv4向IPv6过渡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IPv6及其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给出了IPv6针对IPv4的主要技术改进 ,详细讨论了由IPv4向IPv6过渡的演进机制和方法 ,特别是双协议栈技术问题。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IPv6的测试平台 6 -Bone。  相似文献   

8.
Internet正悄然无声地发生着一项重大的技术革命,这就是IPv4向IPv6的逐步演进。在IPv4/IPv6过渡时期,如何开发出能够适应IPv4/IPv6过渡环境的网络应用程序,这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深刻理解纯IPv4网络编程和纯IPv6网络编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点,抛弃它们的差异性,吸收它们的共同点,实现了一种与协议无关的Winsock API编程方法,并在自行搭建的一个IPv4/IPv6过渡实验平台上,成功开发了一个与协议无关的网络聊天程序,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IPv4地址在全球即将耗尽,IPv6作为下一代因特网的核心协议,能提供高效、安全、可靠和更好的服务质量,从IPv4到IPv6的过渡成为必然.以湖南城市学院校园网为背景,介绍了IPv6的基本概念、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设计了IPv6技术在我校校园网的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盖凌云  宫丽宁 《科技信息》2009,(28):I0208-I0208
本文围绕图书馆下一代信息网络的建设,探讨了基于NAT-PT技术实现图书馆下一代网络的迁移过程,针对该方案设计实现了图书馆下一代信息网络从IPv4对IPv6的过渡,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SiH3自由基与C6H6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G**水平上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和频率分析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SiH3 与C6H6可以通过两种不同反应通道形成不同产物.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甩带速度对TbMn6Sn6化合物晶体结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甩带冷却速度对TbMn6Sn6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几乎没有影响,主要是由1:6:6型相所构成,其中含有少量铁磁性的Mn3Sn2杂相;随着甩带速度从3900r/min降至1500r/min,试样晶粒尺寸依次为220、170、280和340nm;甩带冷却速度对TbMn6Sn6化合物的室温矫顽力几乎没有影响,以3900r/min甩带制成的TbMn6Sn6化合物的矫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从5K下的1600Oe上升至100K下的11360Oe,然后随着温度继续上升至300K,其矫顽力减小至533Oe.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昆虫一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HPVl6E6蛋白.方法 将HPVl6E6基因克隆入供体质粒pFastBac-HTB),然后再重组入杆状病毒基因组;用带有目的 基因的杆状病毒转染昆虫(Sf-9)细胞,27℃培养72 h,收集被转染细胞,SDS-PAGE,westem-b10t分析鉴定表达蛋白.结果 SDS-PAGE分析显示所表达蛋白分子量约为24KD,western-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为HPV16E6蛋白.结论 利用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HPV16E6蛋白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一套适合于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网络向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网络过渡的平滑演进方案,以此为据指导建设广西电子政务外网IPv6网络平台。【方法】在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虚拟专用网络(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MPLS VPN)技术设计建设的IPv4网络平台基础上,采用IPv4/IPv6双栈技术建设IPv6平面,IPv6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技术(IPv6Provider Edge,6PE)和IPv6VPN提供商边缘路由器技术(IPv6VPN Provider Edge,6VPE),实现在IPv6平面建设完成前的政务外网IPv6用户接入,分阶段实施IPv4网络平滑过渡升级到纯IPv6网络。【结果】完成广西电子政务外网IPv6网络平台总体架构、演进路径设计,最终将政务外网建设成为纯粹的IPv6网络。【结论】平滑演进方案提供了一种持续性的业务迁移方式来实现广西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支持IPv6的能力,并逐步演进为IPv6网络。  相似文献   

15.
应用GAUSSIAN92从头算方法研究了Ge6H6几何构型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主要研究了两种最可能的几何构型,发现最稳定的构型是平面六 苯,平面六锗苯比棱柱六锗苯的能量低20.9KJ/mol,我们也研究了平面六锗苯和棱柱六锗苯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朱亚东 《科技资讯》2007,(35):230-230
IETF工作组提出的移动IPv6是对IPv6协议的改进,它提供了对移动性的支持,但在切换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延迟,如何加快IPv6移动节点的切换过程,减少已有通信连接的中断时间,保证通信流的实时传输,是当前MIPv6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切换性能对移动IPv6的切换延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而如何将IPv6与传感器网络结合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IETF成立的6LoWPAN工作组,专门从事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IPv6协议栈研究工作,从而构建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其中路由协议是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目前提出的两类6LoWPAN网络动态路由协议(Mesh结构与分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衍射和磁化强度测量,研究了Dy1-xSMxMn6Ge6(x=0.2~1.0)化合物的磁性和输运性质.结果表明x≤0.4的样品主要由HfFe6Ge6型相构成;0.6≤x≤1.0的样品主要由YCo6Ge6型相构成.样品的点阵常数和单胞体积随着Sm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Sm含量的增加,样品发生反铁磁-亚铁磁-铁磁性转变.x=0.2,0.4的样品为反铁磁性,其奈尔温度分别为425,430K,并在50K下发生二次磁相转变.x=0.6,0.8,1.0的样品在磁场高达5T下的磁电阻曲线上的拐点可能是由于磁场对费米面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磁矩和洛仑兹力对传导电子散射作用之间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开发基于Libpcap的IPv6协议分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具体的实现方法,详细分析了各函数模块的实现。针对IPv4协议分析作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IPv6下的协议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前基于覆盖对等网络的Voice over IP(VoIP)系统普遍采用基于分布式散列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 DHT)为网络模型.但DHT在设计时未考虑逻辑网络和物理网络的匹配,带来寻路时延过长的问题.在IPv6网络环境下,利用IPv6体系中地址层次性具有物理网络路由聚集的特点,并根据DHT网络本身定位具有相同IPv6前缀列表实现高效寻路这一策略,提出Chordv6模型,并用于SIP-P2P通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