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成都活水公园为例,论述了人工湿地公园的生态特点、景观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海南五源河湿地公园为例,结合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理论,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海南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策略,同时针对海南湿地公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海南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里  周围  陈亮明 《科技资讯》2010,(25):70-70
在湿地公园中,驳岸环境作为一种独特的线性空间,是湿地系统与其它环境的过渡地带,由于"边缘效应"其生物种类异常丰富。本文以湖南望城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驳岸设计为例,阐述了结合实际提出生态、新颖的城郊湿地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理念和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驳岸景观设计的方案,希望能为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城郊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点参考,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4.
城市湿地公园是当前城市湿地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一种重要模式,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理论为基础,以生态设计为手段,对吉林省蛟河市南河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能为当前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镜泊峡谷湿地公园设计为例,从生态的角度阐述了低碳理念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的应用,主旨是修复和重建当地火山熔岩、峡谷湿地的生态系统,展示了一种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成都活水公园野生植物引种与生态景观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都活水公园大量引种野生植物的情况,和园林植物景观及人工湿地系统生态的多样化设计情况进行了调研.讨论了人工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效果和生态多样性要求,指出野生植物用于多样化园林景观营造的一些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叶昌林  邹新  余锦龙  黎湘虹 《江西科学》2011,29(4):529-534,538
随着湿地生态系统的严重恶化,对湿地生态维护显得格外重要。昌樟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药湖大桥高架跨越江西药湖国家湿地公园,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药湖湿地公园功能及湿地动植物的影响进行评价,并对改扩建工程新增和叠加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药湖湿地生态保护措施,并制定了施工期药湖湿地生态监测计划,为维护药湖湿地生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淑玲 《科技资讯》2006,(30):162-163
建设湿地公园,对湿地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湿地公园的设计要注重护岸生态设计和植物配置设计。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湿地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干扰和胁迫,出现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长治湿地为例,选取对湿地生态影响较大的因子: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地形地貌、洪水分析等4个方面7个指标,建立了多要素的空间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和叠置分析模块,采用空间多成分综合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度单因子分析和敏感度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四个等级:低敏感区、一般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以及高敏感区,获得了长治湿地公园生态敏感度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各敏感度等级的控引方案,可以为长治湿地公园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大庆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也是大庆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的生态环境。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大庆湿地受损严重,出现了面积缩小、水位下降、景观破碎、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功能衰退甚至丧失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与完整性遭到破坏。对受损湿地进行生态修复使其生态功能逐步恢复,是大庆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湿地修复措施包括:湿地补水、污水治理与控制污染物排放、生态移民与退耕还湿、污染湖泡的引排水工程、物理清淤与底泥覆盖、移植和引种水生植物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SBE法的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为研究地,以相关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BE法原理建立评价体系,包含生态指标与美学指标两大类,将植物景观分为四类,并拍摄照片作为研究样本.对实验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在原有分析过程基础上,加入了新的分析方式,丰富了SBE法的分析途径,基于评分结果对成都市人工湿地公园中四类植物景观进行了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从植物景观的生态特性和美学特性两方面对植物景观的优劣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给予了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对峒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维管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维管植物1 485种,隶属766属和179科,其中湿地植物(含水生植物)73科186属285种,分别占维管植物总数的40.78%,24.28%,19.19%;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分布有11个类型,属的分布有15个类型;属的地理成分中,热带成分(327属,占46.25%)略高于温带成分(288属,占41.00%),植物区系呈现出一定的过渡特性.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为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颍州西湖湿地风景区水生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颍州西湖湿地风景区水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资料,总结了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观赏特性和生活型。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主要水生植物约29科,45属,52种,其中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水生植物种类居多。同时,对该地区水生植物应用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水生植物应用的对策,以期为水生植物在颍州西湖湿地风...  相似文献   

14.
基于AHP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旅游资源的湿地特色价值(生态)、湿地旅游资源价值、湿地旅游开发条件三方面,对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所占权重最大,生态价值、交通通讯、环境容量次之,食宿条件、生物多样性、服务水平较小。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旅游活动及发展湿地旅游产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分析居民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及影响因素,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贵阳市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居民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知程度,分析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和小车河湿地公园净化空气、旅游休闲、调节气候服务功能高度认知,对废弃物处理、水产品服务功能认知度较低。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度略高于小车河湿地公园。②影响居民对花溪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职业,而影响对小车河湿地公园服务功能认知的因素主要是教育水平、收入。【结论】居民的教育、收入水平与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呈正相关,不同地域居民对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存在的注重生态保护功能、忽视功能布局形式以及功能性体现不足的现象,探寻有助于完善城市湿地公园理论体系及解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5个分布在苏南水网地区,区位优势明显的长广溪、沙家浜、固城湖、昆山、绿水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借助风景园林学和社会学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考察各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现状,结合用户满意度,选取反映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适宜性的相关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的适宜性。【结果】专业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功能布局完整性和适宜性,以及分区功能布局完整性;用户满意度指标包括生态环境、科普展示、游览活动和管理服务满意度几个方面。综合评价认为: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中,沙家浜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为适宜,固城湖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不适宜,其他为一般适宜。【结论】现阶段江苏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功能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生态保护区和生态缓冲区的建设,以及生态保护功能与游览活动功能关系不合理。因此,在进行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时,不能只关注公园的社会经济效益,还应在重视湿地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更重视生态效益,从游客需求角度出发,完善公园内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同时,结合公园的规划设计定位,统筹考虑并综合规划,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划设计方案,使城市湿地公园内的各功能区之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滇池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滇池湿地公园是极具特色和影响的生态资源。采用影子工程法、替代法、成果参照法等评价方法,评估了滇池湿地公园的生物栖息地功能价值、降污净化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科研教育价值、调节空气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物质生产价值、涵养水源价值、保育土壤价值。结果显示,每年滇池北岸西区湿地公园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16.44亿元,其中生态栖息地价值最大(为11.97亿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以安庆市城区的三大公园:菱湖公园、市民广场、新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各公园水体的水生植物进行样地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安庆市公园景观水体水生植物应用现状及配置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共有水生植物33种,分别隶属于23科32属,主要以挺水植物为主,湿生、浮水、漂浮、沉水植物为辅,其中以莲、浮萍、空心莲子草最为常见。三大公园的水景配置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三级中等水平,在三者中新河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综合指数最高,市民广场次之,菱湖公园最低。同时,与同一评价体系的淀山湖、上海植物园进行更深入的比较发现,挺水植物频度可能是景观水体综合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且20%挺水植物频度也可能是它的一个阈值,这为今后水体景观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较强的实操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是甘肃省唯一一个湿地公园,也是全国内陆河流域的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完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市场竞争力和区域条件较差、开展生态旅游既有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又可能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和促进作用.对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采取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完善湿地生态旅游立法制度、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监测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增强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鼓励周边居民积极参与等管理方式,从而实现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孙运锋 《河南科学》2012,30(7):887-889
基于保护和恢复沙河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改善漯河市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漯河市城市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位,将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水资源保护与恢复作为核心环节,着力于沙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综合研究了漯河沙河水系的水资源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与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