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长跑项目是以最短时间完成规定比赛距离的周期性耐力项目,以速度取胜并完成最终的比赛.女子中长跑运动员必须具备冲刺阶段的绝对速度、专项的速度耐力和维持耐力的力量等来达到高速持续跑的能力,综合起来就是要求运动员具备出众的体能,因此女子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显得极其重要.就如何发展女子中长跑体能训练谈几点笔者体会.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进入决赛的344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从结构特征、性别特征、项目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第30届奥运会田径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可划为4个年龄段,20~24岁和25~30岁是运动员争夺金、银、铜牌的主要年龄段.本年龄段运动员心理、生理、身体素质以及参赛经验可达到最优组合;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和奖牌获得者,在人数上存在区别,24岁以前,男子运动员多于女子,25岁以后,女子明显多于男子.男子运动员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女子运动员在25~30岁之间个人竞技能力处于最高峰.田径项目自身和项群特征的不同,使运动员年龄结构呈现出不同分区.分别为快速力量项群耐力类项群全能类项群速度性项群;投掷项目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全能项目短跨项目中长跑项目.同时,男子、女子运动员在项群归属上也体现出年龄段的不同,其中男子方面:投掷类项目短跨项目跳跃项目超长距离项目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女子方面:超长距离项目跳跃项目投掷类项群全能项目中长跑项目短跨项目.竞技年龄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并保持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退阶段(31岁以上).由于项目特征的不同,对运动员个人能力要求也不同,但每个年龄段都具有夺奖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翠红 《科技信息》2011,(13):273-273
皮艇是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国在此项目上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优秀选手群,同世界高水平国家相比,我国女子皮艇竞技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而男子皮艇竞技水平差距确在加大,尤其是力量耐力训练,还缺乏科学性,多数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表现为力量耐力差,激烈竞争时技术动作变形,不能合理有效的分配体力等。因此,我通过近几年的训练和教学实践,从中研究发展皮艇运动员的力量耐力素质.提高该项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不降低其工作效果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对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男子100m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准备期应着重发展力量耐力和最大力量,比赛前期发展爆发力和快速力量耐力,比赛期发展专项力量与专项速度及专项技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王亚军 《科技信息》2009,(24):233-234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部分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素质指标、技术指标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掷类运动员进入高校后,专项力量、绝对力量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专项技术有上升趋势,但无显著性;耐力类项目运动员进入高校后,速度素质、速度耐力有提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耐力素质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提高力量训练效果,对我国22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进行为期41天的综合力量训练试验,并另外随机选取10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7个技术动作进行肌电测试(MegaWin6000-16),结果表明:综合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跆拳道运动员各专项力量素质;在不同的跆拳道技术动作中,各肌肉用力大小、发力顺序、用力持续时间都各不相同.研究认为跆拳运动员在力量训练内容上应突出全面性,加强对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及力量耐力的综合性训练,并提升科技服务诊断功能,对不同技术动作肌群用力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力量训练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纵观甘肃省竞技体育的历史,田径耐力项目一直具有竞争实力,且男子占有一定的优势.通过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甘肃省男子田径耐力项目进行了整体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竞技基础薄弱、科学化训练程度与管理水平不高、省内经济基础较差、文化教育及体育教育事业欠发达、运动员选材不科学等诸多方面形成了制约甘肃男子田径耐力项目发展的不利因素;而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与人类学条件以及甘肃经济的好转与一定后备力量的储备又为甘肃男子田径耐力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运会、世锦赛男子前8名十项全能运动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锦赛运动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撑杆跳高、1 500米、标枪、铁饼、铅球、400米项目上.②全运会、世锦赛运动员各项、各名次的正态性较好(p>0.05),说明运动员各项能力发展不一,各名次能力有强有弱.③73%的中外全能运动员速度、弹跳或弹跳、速度类项群得分最高,其次是力量类,最后是耐力类项目.④建议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投掷项目水平,加强技术性较强的弹跳类项目的训练,缩小耐力项目与国外运动员的差距,并强化速度类项目.  相似文献   

9.
对18名河南省现役优秀女子空手道运动员体能特征进行分组研究.河南省优秀女子空手道运动员的体能特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员上肢较长、上臂围度表现突出;优秀组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氧和无氧代谢水平都高于一般组;优秀组运动员在爆发力、速度力量、专项速度、无氧耐力、专项柔韧和灵敏素质优于一般组.研究认为,优秀女子空手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中速度素质是首要素质,力量素质的爆发力、耐力素质的速度性、灵敏素质的快速性是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黄志平  刘敏  尹彦 《广西科学》2014,21(2):199-202
【目的】通过对广西举重运动员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等速向心测试,研究其在不同角速度下相对峰值力矩和峰值力矩比值,找出薄弱肌群,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美国Biodex System 3Pro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测定广西举重队16名重点运动员在60°/s、180°/s、240°/s速度下两侧下肢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的等速向心峰值力距。【结果】(1)举重运动员髋、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向心收缩的相对峰值力矩男子明显大于女子,并且男女运动员都随运动速度的增加(60~240°/s)而减小;男子左髋屈肌群相对峰值力矩在中速(180°/s)和高速(240°/s)时明显低于右髋,男子右膝伸肌峰值力矩在低速(60°/s)时明显低于左膝。(2)当运动速度从低速(60°/s)增加到高速(240°/s)时,女子举重运动员右髋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男子运动员;男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时左膝和右膝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差别较大,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和快速(240°/s)时左膝和右膝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差别较大;举重运动员踝关节背屈跖屈峰值力矩比值在中速(180°/s)时最大,男子举重运动员在快速(240°/s)时最小,女子举重运动员在慢速(60°/s)时最小。【结论】广西举重运动员下肢三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两侧不平衡,男运动员表现更明显;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薄弱肌群为右髋屈肌群和左踝背屈肌群;男子举重运动员的薄弱肌群为左髋屈肌群和右膝伸肌群。  相似文献   

11.
随着排球运动规则对发球技术的不断完善,发球的技战术得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发展,然而在发球技战术多样的今天,发球技战术效果并没有新的突破,事实上,运动员并没有充分利用规则,突破常规思维,提高发球战术实效,针对发球技战术的进一步提高,在发球时,对发球队员的个人思维从发球的针对性、技术、站位的选择,以及集体思维信息化传递,进行分析、综合,并且对发球时发球队员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概述,明晰在发球时运动员的思维路线,旨在提高运动员的思维水平,明确运动员发球目的,提高发球技战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探讨以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进行热身(runn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KAATSU training,RE-KT)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招募20名大学生男性网球运动员,采用平衡次序分配至两种实验干预,1)跑步(50%最大心率,进行5组,每组120s,组间休息1min)搭配下肢加压(加压部位为股四头肌、腘胂肌群,加压压强为150mmgh)进行热身(RE-KT);2)单纯跑步热身活动(running exercise,RE).结果表明,在心率与运动自觉量表值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爆发力和最大力矩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但在肌耐力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与接受RE干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利用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对网球运动员进行热身能够诱发心率上升、RPE值增加、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累积等生理效应,并且能够促进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矩的表现,但对肌耐力的运动表现没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世界优秀径赛运动员兼项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对兼项运动员在同一比赛中成绩与名次是否具有相关性来探讨项群内稳态。以第21-31届奥运会和第1-17届锦标赛径赛运动员兼项同时取得前8名来统计兼项人次,运用数学模拟及相应统计方法进行了径赛兼项的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在兼项人次上,女运动员显著高于男运动员;世界格局显示,前三名美国、牙买加、英国的兼项人次高于其它国家;运动员平均兼项人次方面,第一集团美国(1.61 ±0.45)与牙买加为首的第二集团(0.96 ±0.26)和埃塞俄比亚为首的第三集团(0.31 ±0.17)显著高于其它国家(0.07 ±0.03)(P<0.05);且速度性项群显著高于耐力性项群(P<0.01);100 m与200 m(115,53.24%)和5000 m与10000 m(49,22.68%)占总兼项人次的75.92%;在平均兼项人次上,100 m与200 m(4.42±1.60)显著高于其它8个项目(P<0.01)。获冠军运动员兼项人次显著高于任何其他运动员(P<0.01)。从兼项名次及成绩相关上,大部分兼项项目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除1500 m与3000 m(女)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在名次相关上400 m与800 m,1500 m与5000 m也无统计学意义。径赛兼项上女运动员优于男运动员;兼项制胜已成为径赛的重要发展趋势,并且在距离结构呈现相邻性原则。100 m与200 m和5000 m与10000 m成为径赛兼项主流,且呈现上升趋势,出现两极化即速度性、耐力性现象。高水平运动员兼项能力比低水平运动员更强。径赛兼项成绩与名次具有强相关性,表明项群内稳态存在。项目供能方式、项群内稳态(SSH)差异和恢复时间可能是影响兼项制胜三个关键因素,提出恢复时间是项群分类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80.8神经类型量表,对福建省男女排球1、2队共计48名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项目和专职位置的特征,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神经类型分布无显著差异。文章认为在选拔排球运动员时应重视其神经类型,在安排训练时,应根据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东 《燕山大学学报》2005,29(6):557-560
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电影摄影和影片解析及体育统计、教学实验的方法,对原中国女排队员、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排球专业大学生及燕山大学排球特招运动员分别进行了调研、统计和实验指出:目前,排球扣球技术动作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屈臂扣球,一种是小抡臂扣球。采用屈臂扣球运动员的肩部肌肉损伤率高于采用小抡臂扣球的。建议采用屈臂扣球的运动员要努力发展自己三角肌前部的力量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16.
40 0m跑属短跑比赛项目 ,与 10 0m、2 0 0m不同 ,取胜的关键是人体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 .制定 4 0 0m训练计划 ,必须依据其供能特点和供能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基因A/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的关联性,通过检索超星医学在线、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EBSCO数据库、PubMed、Science Direct及Web of Science中CKMM基因A/G多态性与耐力、力量速度、混合型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相关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研究进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结果表明:耐力运动员CKMM基因多态性与耐力运动能力、速度力量及混合型项目运动能力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根据人种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亚洲及欧洲人群CKMM基因A/G多态性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及杂合子模型与耐力运动能力均存在显著关联(P<0.05);亚洲优秀耐力运动员表现为G等位基因增加,欧洲优秀耐力运动员表现为A等位基因增加.由此可见,CKMM基因A/G多态性可作为亚洲及欧洲耐力运动员选拔指标,但应考虑不同种族人群A:G等位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18.
足球运动中不同传球方式对体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五洲 《科技信息》2011,(21):I0133-I0133,I0388
地滚球和高空球是足球比赛中最常用的传球方式,两者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球员的体能方面的影响是否有较大的区别,却显为人们关心和研究,本文通过专门设置的传接球实验,对不同方式的传接球对传球者和接球者体能消耗进行了专门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方式的传球方式对传球者和有防接球者的体能消耗影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对推铅球沿步技术速度节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现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推铅球滑步技术的速度节奏为着重点,分析、研究滑步阶段蹬摆动作、身体重心和铅球的速度变化对滑步技术速度节奏的影响。指出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滑步阶段的蹬摆技术不够完善,铅球最高和重心最高速度差值大,从而影响到滑步过程中人体的移动及过渡步和最佳投前姿势的形成。认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滑步技术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